APP下载

海南省水产品出口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

2019-11-05郭建文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出口竞争力

郭建文

摘要:选取CMS模型,采用2010—2017年海南省水产品生产及出口贸易数据,分析了海南省对美国出口水产品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海南省出口美国水产品受到竞争力效应影响较大,受结构效应的影响次之。鉴于此,海南省应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优化出口结构,树立国际品牌形象,从而增强水产品出口竞争力优势。

关键词:海南水产品;出口竞争力;CMS模型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17-0157-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7.04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Based on the CMS model and the data of aquatic products production and export trade in Hainan province from 2010 to 2017,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ainan province on the export of aquatic produc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ort of aquatic products from Hainan province to the United States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competitiveness effect, followed by the structural effect. In view of this, Hainan provinc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quatic products, optimize the export structure, and establish an international brand image, so as to enhance the advantages of aquatic products export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Hainan aquatic products; export competitiveness; CMS model

1  海南省水产品出口概况

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省,海域面积占全国海洋面积的66.7%。海南省拥有长达1 944.35 km的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10,其海洋资源极其丰富,近海养殖条件十分优越。另外,海南省水产品出口贸易额占到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0%,成为海南省对外贸易的亮点之一,且水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增加额。海南省的近海养殖与海洋捕捞,在其对外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海南省水产品出口总额为4.78亿美元、出口总量为14.60万t,分别同比增长了5.29%和15.14%。如表1所示,海南省水產品的生产总量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149.5万t增长到2017年的197.6万t。2012年是海南省水产品的黄金期,水产品生产总量和出口总量都增长较快;2013—2015年,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海南省水产品出口总量、出口总额都呈减少趋势;2016年以后,中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应的产业促进政策,加上全球经济回暖,海南省水产品出口额和出口量有所回升。

2  海南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2.1  出口水产品品种较少,加工企业抗风险能力偏弱

海南省水产品出口主要是以金鲳鱼、带鱼、南美白对虾以及罗非鱼为主,这4个品种占全部出口品种的95%,其余的5%为贝类和蟹类[1],其中冻罗非鱼片出口处于核心地位。2017年,海南省水产品的出口总额持平,出口量增加,但是出口均价有所下降。其中,冻罗非鱼出口均价与罗非鱼片出口均价分别比2016年降低了6.4%和2.6%。受到水产品贸易品种过少的影响,海南省水产品加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偏弱。

2.2  水产品出口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但国际市场仍相对集中

海南省水产品出口市场范围不断拓宽。截至2017年底,海南省水产品出口贸易共面向71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日本、墨西哥等国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贸易往来[2]。其中美国、墨西哥对水产品的需求相对较大,水产品市场的运行态势相对来说较为稳定;在韩国市场的占有份额却呈缩小状态。随着墨西哥、俄罗斯、东盟等新兴市场的水产品贸易兴起,海南省水产品贸易出口呈现出强劲势头。2017年,海南省水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集中在欧盟、美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其中美国、墨西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海南省水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出口总额为3.3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0.9%。其中美国、“一带一路”、墨西哥出口量分别为4.97万、4.21万、1.83万t,出口额分别为1.47亿、1.48亿、0.44亿美元。海南省罗非鱼的出口成功地开拓了非洲市场,出口量与出口额处于不断上涨的态势。但是,相对集中的国际市场分布情况容易导致出口企业的风险增加,一旦遇到进口国的贸易壁垒,将会给水产品出口行业带来较多的贸易损失,甚至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3  CMS模型的构建

3.1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

在对商品出口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时,国际上通常会运用CMS模型。CMS模型由Tyszyski于1951年首次提出,不久便得到众多学者、专家的认可[3,4],部分学者对模型进行了完善与优化[5,6]。在该模型中,假设一国的某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变,那么该产品的市场份额也是固定的。

式中,r为两个时期内世界总出口增长的百分比;ri为两个时期内商品i的世界总出口增长的百分比;rij为两个时期内对国家j在商品i上的世界总出口增长的百分比;V为一国在第一时期的出口总额;Vi为一国在第一时期商品i的出口值;V′为一国在第二时期的出口总额;Vi′为一国在第二时期商品i的出口值;Vij为一国在第一时期对国家j出口商品i的值;V′ij为一国在第二时期对国家j出口商品i的值。

3.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设定

在式(1)中,将一国的出口增长划分为4个分支,分别为竞争力残差值、一国出口的市场结构效应、一国出口的商品构成效益、世界出口的一般增长情况。本研究在对海南省水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的过程中仅将对美国出口作为研究重点,因此将式(1)进行简化,进而得到式(2):

式中,rV代表的是需求效应,主要是指一国的出口受到世界出口一般增长的影响程度; 代表的是商品结构效应,主要是指一国的出口集中在那些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商品组的程度。对此,假如一国的出口集中在需求增长较慢的商品时,则该数值为负值;反之,一国的出口集中在需求增长较快的商品时,则该数值为正值。另外, 为竞争力效应。关于需求效应、竞争力效应和结构效应的具体涵义见表2。

3.3  数据处理

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海南省水产品出口贸易2010—201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因为海南省在2010—2017年的水产品出口额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在该期间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相对容易。根据联合国SITC Rev.3商品分类方法,将水产品划分为034类、035类、036类和037类,这4种商品类型所对应的产品见表3。

在实证研究过程中,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可信度,避免因其中1年数据的差异影响到最终结论,将4年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依据。还将2010—2017年划分为两个时期,其中2010—2013年为第一时期;2014—2017年为第二时期,进行跨期比较分析。在对相关数据整理后得到表4。分析表4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期(2010—2013年),海南省水产品出口额的增长受到竞争力效应和需求效应的作用,其中需求效应的作用最为明显。4类海产品在此期间的需求效应全部为正数,意味着在该时期各种水产品的出口量都是增加的,这与前文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竞争力效应的作用次于需求效应,从侧面体现出海南省水产品在该阶段的竞争力较强。竞争力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034类、037类、035类和036类,其中036类的竞争力效应为负值,说明该产品在此期间的出口量较小。从结构效应来看,只有036类水产品为负值,其余全部为正值,说明034类、035类、037类水产品对海外市场的出口率总体上比目标市场的进口增长率大。

第二期(2014—2017年),可以看出海南省出口额实现了49 580.10万美元的增长。出口额增长主要受竞争力效应的推动,其中036类水产品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第二期结构效应、需求效应的数值都相对偏低,说明其发展不如第一期。从需求效应来看,各个水产品的出口额均为正数,说明美国水产品进口在第二期是不断增加的。从结构效应来分析,035类、036类、037類的水产品出口额均为正值,说明这三种水产品在海南省出口的增长率比美国进口的增长率高。

从第二期(2014—2017年)数据可以看出,竞争力效应对海南省出口美国水产品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结构效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从2013年正式启动,而此时海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水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可看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促进海南省水产品出口效果明显。从表4还可以看出,竞争力效应在第一期、第二期分别为53.21%、84.13%,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说明2014—2017年海南省水产品在美国的竞争力较强;结构效应在第一期、第二期分别为-20.47%、9.30%,意味着水产品结构的作用逐渐增强;需求效应在第一期、第二期分别为67.23%、6.56%,说明需求效应对海南省水产品出口美国作用越来越小。

4  结论与建议

海南省是中国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其水产品的出口贸易发展对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针对海南省水产品出口美国市场的现状,借助CMS模型进行具体探究,发现海南省水产品出口贸易主要受需求效应、竞争力效应和结构效应影响。依据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海南省水产品出口贸易水平的相关建议。

4.1  增加贸易品种,延伸贸易产业链

海南省水产品出口中,034类鲜活冷藏水产品和冻鱼类水产品所占比重最为突出,且出口水产品中品种较为单一。因此,需要健全水产品加工体系,适当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开展新产品创新研发,实现水产品出口品类多样性。以罗非鱼加工为例,罗非鱼主要以冷冻鱼片的方式出口,加工出肉率约为40%,而一些加工副产物为60%[7]。充分开发这些副产品,增加生产线,提高原料利用率,能够有效地提升水产品加工企业的整体效益,推动企业可持续经营与发展。

4.2  强化企业扶持,推动国际品牌营销

国际企业是跨国贸易的主体,为了拓宽海南省水产品出口份额, 培育市场主体的竞争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海南省做大做强水产品出口企业的重点就是加强品牌建设。一方面,海南省政府应该持续加大对水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水产品贸易相关企业构建水产品品牌,鼓励水产品企业创新研发新品种,推动品牌带动企业发展[8],彰显海南省水产品的国际市场影响力,提高品牌溢价,带动贸易附加值增长;另一方面,海南省应该鼓励企业实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参加境内外的展销会,宣传和推广海南省水产品,提升企业的品牌意识,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水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

4.3  把握政策机遇,拓展国际市场

海南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水产品出口,实现了水产品的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海南省第二大水产品出口市场,其水产品出口贸易实现了空前发展[9]。海南省水产品的发展应该抓住发展契机,制定可行的水产品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着重分析未来发展态势,以此拓宽西亚、非洲市场出口份额。一方面,海南省水产品企业应该在维持原有出口国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水产品出口范围,以此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最近幾年,伴随着中国台湾、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兴起,企业应该抓住这一发展契机,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扶持,为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发展拓展新方向,优化市场格局,开发多国市场,合理分散风险,减少因市场波动给企业水产品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东玲,陈文汉.基于“钻石模型”的南海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7(6):85-89.

[2] 李  晨,王佳欢,王丽媛.中国出口水产品质量竞争力测算及评价研究[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9,42(2):106-111.

[3] 郑思宁,黄祖辉.加入WTO对海峡两岸水产品出口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福建与台湾的恒定市场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9):107-114.

[4] 高薇洋,田明华,吴成亮,等.CMS模型中国木质林产品供给波动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9,39(1):8-17.

[5] 韩振兴,朱  涛,常向阳.基于CMS模型的中国草莓出口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农业,2018(12):141-148.

[6] 李瑞滔,秦怡峰,李德华,等.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的中国烟草制品出口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8,24(2):93-99.

[7] 陈廷贵,米  洁,林  敢.中国水产品加工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5-2013[J].中国渔业经济,2018,36(6):54-61.

[8] 杨正勇,陈博欧,廖  凯.产品质量溢价测度及其应用分析——以出口水产品质量溢价测度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11):79-82.

[9] 李  晨,王丽媛.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价值链构建研究——以水产品出口贸易为例[J].宏观经济研究,2018(9):72-84.

猜你喜欢

出口竞争力
中日韩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内向型FDI、汇率波动与中国出口竞争力
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