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阈下的《列子》人物形象研究
2019-11-05郑锦
郑锦
【摘 要】《列子》寓言的叙事性色彩浓郁,大部分研究者多集中于对其寓言语言思想内容等方面研究。本文拟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列子》寓言的人物特征,显然是一种研究新途径。
【关键词】叙事学;人物;情节;叙事意义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6-0239-01
《列子》寓言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刘向在《列子叙录》中说:“其学本于皇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兢,合于六经。”①这几句话准确概括了《列子》一书的基本思想。而列子用来表达其独到思想的方式便是寓言故事。
一、《列子》寓言中的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和叙事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部小说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成功地塑造了人物。人物之于情节、之于叙述者的关系,这都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莫言认为:“塑造典型人物是非常重要的,小说的核心是人物,是作家创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核心有时是他的思想,这个思想的核心又是一种作家的不同流俗的思想的反映。”②
叙事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人物。不论什么作品,人物和叙事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有叙事就一定会有人物的存在。《列子》 寓言具有极其浓郁的叙事色彩,塑造了大量人物,形象千变万化。《列子》寓言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来源于历史人物,有著名思想家孔子、老子;也有诸国国君如周穆王、黄帝等。这些历史人物都是为了寓言寓意表达,宣扬作者思想,所以会适当的进行虚拟化,利用文学创作进行寓言化。以寓言的中心人物为划分标准,重新进行归纳分类,可以分为道家人物如列子、杨朱;儒家人物以孔子为代表;其他各国的政治人物如国君帝王、大国辅臣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物如具有特异功能的、身怀绝技的、道侠人物、虚拟的和神话人物,等等。
二、《列子》中人物的叙事功能
列子将抽象的概念作为寓言主人公,不考虑其他因素,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人物都可以出现在同一篇寓言故事中,就连列子本人都可以出现在其创作的寓言中,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光怪陆离的感觉。
翻阅全书整理发现,《列子》一书中概念化的叙事者占很大比重。例如《天瑞篇》中的“为盗之盗”的故事,一个宋国的贫者“向某”向齐国的富者“国某”讨教如何致富,结果“向某”并未体悟“国某”所说的偷盗的特殊含义而受到惩罚的故事;《说符篇》中的“施氏与孟氏”,鲁国施姓的两个儿子羡慕姓孟的邻居的两个儿子有出息,前去讨教,却因不知投其所好反而遭罪的故事。《周穆王篇》中的周国一户姓尹的富人大治家产,夜间干重活;老役夫白天干活,夜间享福。这两则寓言中的人物都是抽象概念化的,随机择取的姓氏服务于寓意表达。为了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典型運用抽象概念作为寓言主人公的,莫过于《力命篇》中的“墨杘四人”。列子接连使用了“墨杘”“单至”“啴咺”“憋懯”“巧佞”“愚直”等20个概念化的称谓,代表20种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行为。用这些概念来分别指代不同性格的人,表达生动形象,刻画出各色人等的不同状貌。
三、《列子》人物与情节叙述
人物言语和行为虽然不能直接明显地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但是他们可以指引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走向,预示人物命运,设置悬念,等等。叙事的本质是虚构。
一个故事的主体都是围绕着人物情节来开展的。人物是故事的核心,故事情节都是为了烘托人物,强调主体而存在展开的。情节内容是以人物为原点辐射成一张网,必须有人物的参与,依附于人物的灵魂,才能让情节内容获得色彩和生命。
《列子》寓言故事大部分是对话体,比如甲乙两人进行对话,或者一个人陈述其观点,这一对话过程就是情节发展的过程;或者在对话中穿插情节的发展,用这些对情节对叙述者的寓言表达做出解释。例如《天瑞篇》中列子遇百岁髑髅,
“子列子适卫,食于道,从者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顾谓弟子百丰曰:“唯予与彼知而未尝生未尝死也。此过养乎?此过欢乎?”③在与百丰的对话中,说出自己的观点:人不曾有生,也不曾有死。死了值得悲伤吗?活着值得欢喜吗?又如《黄帝篇》中的商丘开,在对话中表明最诚实的人可以感化外物。总之,在对话中表露出的思想倾向以及最终对话得出的思想定论为自己的思想正名,人物的对话等同于情节的发展过程。
四、结语
走进《列子》寓言世界,带给我们强烈视觉冲击的就是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作者的创造,寓言故事中的人物生动起来了,文本中每一个人物的意义也展现出来了,为我们营造出一个个亦真亦幻的叙事空间。
注释:
①王云五,吴曾祺编: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涵芬楼古今文钞简编(五),第35页。
②余新进.重新评估当代文学——与著名小说家莫言对话[N].生活新报,2016-3-18(A26).
③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10.
参考文献:
[1]白本松.先秦寓言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2]谭君强.叙事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