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当下高校志愿者社团发展困境及对策

2019-11-05司宇

戏剧之家 2019年2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瓶颈发展

司宇

【摘 要】自1994年团中央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纷纷响应成立了以学校为载体,在校大学生为主力军的高校志愿者社团。此后广大高校志愿者饱含热情和奉献精神投身于志愿服务中,然而目前他们的服务方式依然停留在简单的“给物阶段”和较低层次的志愿服务水平,制约了高校志愿者社团长期发展。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志愿者社团如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实现自我突破,得到长远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高校志愿社团;青年志愿者;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瓶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6-0150-02

现代的社会志愿服务缘起于19世纪西方国家的宗教慈善服务,西方社会资源结构吸纳了大量来源于政府制度性资源以外的慈善性、志愿性或者市场性资源,有利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展开[1]。自1994年12月5日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各地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以高校为载体,在校大学生为主力军的“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团”,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城市社区的环境改善、留守老人和孩子的教育问题、残疾人的培训和教育辅导还是APEC等大型活动都能够看到广大志愿者参与其中的身影。这也反映了虽然高校青年志愿活动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发展速度之快,涉及面之广,取得成效之大已经得到了社会人士的广泛认同和赞赏。

高校志愿工作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不断地体现出来。一味地倚赖志愿者们的激情和热血已经不能够满足接受者的需求,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最初级的“给物”阶段。而志愿者仍然依靠“对志愿服务事业的热情”这一唯一的参与方式来实现社会参与,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甚至出现拒绝志愿服务的案例,极大限制了高校的志愿者社团的发展。

一、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团发展困难的表现

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团发展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团内部人员流动性强。社团活動的本质是将社团成员的意识通过活动转化为实践展现在高校范围内[2],自由性很强。高强度的人员流动性使得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团很难贯彻一种统一的发展模式。当下管理模式主要以大一新生为主要志愿服务参与者,他们广泛地参与、从事着最基本的志愿服务;通过服务过程选拔出极少数成员转换社团的中层管理者,此时他们减少了直接参与转而担任服务组织和管理的角色,通过部门管理更少的一部分成员成为社团的负责人。这样的社团管理模式使得负责人每年都在发生变化,高强度的人员流动使得社团难以以一种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下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团的发展。同时,因为社团成员之间流动性很强,经常会出现一项社会服务项目因为参与人员的流失而宣告结束。

(二)高校的社团志愿者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更多依靠自身的奉献精神和过往的生活经验进行志愿服务,缺少专业的服务技能,一定程度上达不到接受者的服务要求。部分志愿服务存在着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参与志愿者的流动性较大、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3],甚至出现接受者拒绝接受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案例。

(三)高校的志愿者社团是高校大学生们依据自身的奉献精神自发形成的群众自治组织。因此社团很难享受高校的资金支持以及其他权利保障。社团组织志愿服务的经费主要来自其对外联络部门争取的社会赞助。缺少了高校的资金支持,他们在志愿服务的选择和开展上就要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部分志愿服务活动就不得不谨慎考虑对待。不仅如此,在面对接受者不断提高的服务要求的同时,高校并没有根据社会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为志愿者社团提供接受专业志愿者技能培训的场所和老师。

二、消除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社团发展困境的对策

(一)完善社团管理模式,维护社团长期发展

现在的高校志愿者社团管理模式依然是以“层级制”为主,这样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社团时刻保持激情,但是这并不利于高校志愿者社团的长期发展。在这样的情况,高校志愿者社团应调整管理模式,不能因社团管理者的更替改变社团的发展目标和初衷。对传承下来的经验应当“去其糟粕”,保留其精华部分。对于因更换社团管理者出现的社团体制紊乱情况,指导老师加强干预、做出相应的发展规划,实行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在明确的指导方针下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同时也应当制定最低和期待的发展目标保障社团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宣传力度,改善志愿者社团的形象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但我们在学校或者社会上都很少看到有关志愿者的宣传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志愿者得不到社会和学校的认可,指导老师不能切实地关注和指导社团发展,志愿者也无法感受到自身的付出得到肯定,巨大的落差感削弱了志愿者们对志愿服务事业的激情。

因此,应当加大志愿者宣传力度,通过高校的宣传部门,在学校范围内宣传志愿服务工作。一方面让学校知晓本校志愿服务状况,另一方面可以让志愿服务在大学生之间进行广泛传播。同时也应当积极和社会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社会媒介志愿服务,形成有益于高校志愿者社团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赋权增能”——增强我们的志愿者服务能力

高校志愿者社团发展最基本要素是志愿者自身,要想高校志愿者社团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与服务素养。充分发挥他们作为服务主体的自主选择性,让他们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依靠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进行志愿服务,即对高校志愿者社团和高校志愿者进行“赋权增能”。

“赋权增能”指充分赋予高校志愿者社团自主管理的能力,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组织在管理高校志愿者组织的时候考虑到其特殊性,赋予其足够的自主权。这里的赋权不同于授权,授权指高校或者社会组织在将权力授予高校志愿者社团的同时承担可能因为社团的错误发展带来的不利后果,但是赋权指高校或社会组织完全将权利赋予高校志愿者社团,他们不承担任何的后果。这给高校志愿者社团充分的自主选择权的同时也给了他们一定的压力,为其发展提供自己的想法和智慧。另一方面要为高校志愿者社团“增能”,增加其作为特殊的社会志愿者组织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举办志愿者技能培训、志愿者宣传讲座、独立承办、举办大型赛事能力等一系列促进高校志愿者社团发展的能力。

(四)“开源节流”——拓宽高校志愿者社团的资金来源

高校的社团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能够得到资金支持。在有充足资金支持的背景下,无论是对外展开活动还是广泛的宣传志愿服务活动都很容易。高校志愿者社团是一群以奉献精神为主导思想聚集而成的群众自治性组织,他们很难享受到学校方面的资金支持。因此,高校志愿者社团必须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进行资金的聚拢和使用。因此,在社会方面,主要通过与社会公益组织取得一定程度上的联系,通过与他们进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洽谈从而取得他们的资金支持。在高校内部,依靠高校志愿者取得的志愿服务成就与高校指导老师进行更好的配合,通过指导老师向学校申请高校方面的资金支持。对于志愿者社团本身来说,依然不能够忽略对外联络部门在资金积累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只有在能够独立获得资金来源的情况下,才可以更好地更加自主地组织和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在资金“开源”的情况下,志愿者社团依然不能随意挥霍来之不易的资金支持,“节流”的必要性依旧不能忘记,在举办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需要仔细审度利弊。

(五)拓宽视野,增加志愿服务种类

目前高校志愿者社团的志愿服务重心主要在养老、助残、留守儿童以及环保四个方面。诚然,在过去的20多年里在这些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前往养老院帮助老人们解决日常的生活困难、到特殊教育学校帮助他们与社会人士进行简单的交流沟通、对因父母外出打工在家留守的儿童进行义务支教和看护以及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并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践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宣传口号。然而,仍然不能把视野停留在过去的几个领域。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引起他们精神层次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也给志愿服务范围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提供了全新的服务范围,另一方面也给现有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当开拓我们的视野,立足于时代发展,寻求全新的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出属于我们的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如外来务工人员在参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他们的子女带到城市来导致社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都是全新的社会问题,都是可以作为新的志愿服务项目来开展。总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志愿者社团应当开阔视野,拓展志愿服务项目。

三、结论

高校志愿者社团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公益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其主要成员是新生代的大学生,他们长时间处于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故而缺乏一定的志愿服务能力,也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同时还缺乏一定的社团管理经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进行更好的社会志愿服务,他们能够依赖的志愿服务技能就是满腔的志愿服务热情和长时间学校生活中积累下来少有的生活阅历。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够否认他们对于志愿者事业的热爱和对于奉献精神的发扬,无论是新中国之初的“雷锋精神”还是“铁人王进喜精神”,他们都在我们的新生代大学生身上得到了体现和传承。所以我们不应因当下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團体呈现出的不足现象而忽视他们在协助社会治理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在大学生志愿者社团努力突破发展瓶颈致力于改善社团的志愿服务水平的同时,社会组织、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人员应当包容对待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方面的不足,鼓励他们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应当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形成有利于高校志愿者社团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除此之外,高校大学生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念,明确志愿服务是通过参与社会治理来改善我们社会中不良的方面,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志愿者应当充分认清自身的不足,在课余时间广泛了解和学习志愿服务知识,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和志愿服务技能,以使自己的志愿服务能力可以帮助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协助社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易艳阳.助残社会组织内源发展动因与策略研究[J/OL].江淮论坛,2019(02):137-142[2019-04-24].

[2]潘承亚.基于第四职能的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8(18):207-208.

[3]陈睿玲.养老企业供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34):36-37-41.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瓶颈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绕过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