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艺市场化背景下地方戏曲的发展困境及存在可能

2019-11-05余萍萍

戏剧之家 2019年26期
关键词:文艺戏曲发展

余萍萍

【摘 要】各类地方戏曲及其曲调是我国传统曲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极富地域性的曲调,呈现出戏曲艺术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各地多样的精神风貌。但随着文艺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地方戏曲艺术在其传承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外部文化环境及其自身成长困境的制约。在文艺市场化的背景下,各类小众地方戏曲的存在形式及存在可能也都存在着巨大的变数。

【关键词】文艺市场化;地方戏曲;发展困境;存在可能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6-0029-02

随着影视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文艺市场大量被影视作品所占据。过去曾经作为主流文艺作品的戏曲,如今已经出现了逐渐淡出群众视野的倾向,有些地方戏曲甚至已经销声匿迹,可见,我国的地方戏曲在现在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前景和存在可能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文艺活动的市场化浪潮

文艺活动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人们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外化,是人们心灵世界的外在形式,故此,有人之处皆有文艺。那么何谓文艺,对文艺一词我们又该有怎样的解读?首先,文艺是文学和艺术的总称,有时特指文学或表演艺术,也包括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这一关于文艺的叙述是比较浅层的,从深层来讲,文学与艺术都是人类精神状态审美意识的外化。正如鲁迅所言:“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文艺的精神性极为重要。不论是戏曲还是其他文艺形态,都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而这种独特的精神毫无疑问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民族优势,能在传播过程中引起人们共鸣,进而受到广泛的追捧。[1]

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脱离时代和社会而独立存在,文艺活动亦是如此。王国维曾提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即文学形式会极大地受到时代变动的影响,这是无可否认的,而文学又是文艺的一部分,围绕这一叙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代亦有一代之文艺,即文艺地发展会严重受到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关于这一点,可以进一步考察现今的文艺市场。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大量的新兴媒介,媒介的变化必然引起传播方式及传播内容的变化,而这些内容又往往包含在文化的既定范畴之中,因此也必然会对文艺市场产生影响,这一点从如今网络文学盛行的现状就可以得到证实。[2]与此同时,伴随着网络文学同步发展的还有大量的影视文化。这两种文艺活动甚至已经成为了主流的大众文化,它们极大的占据了文艺市场,而这两种文艺活动中又蕴含着大量的资本流动,进一步推进其发展。换言之,大量的网络影视文化在资本及利益推动下挤压了其他文艺形式的生存空间。这便是当今文艺市场的大体现状。

二、地方戏曲发展困境及生存窘境

在先前的叙述中已经提出了文艺市场的大致现状。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对地方戏曲的发展困境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對这一点进行发掘,可以概括出三个主要因素。

(一)新兴媒介环境下市场的不足受众的缺乏。首先,在相关的原因中,较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中国的戏曲越来越小众化,即使是对于国粹京剧,人们的关注度也不是很高,各类地方戏曲的发展则更为窘迫。[3]关于这一问题,毫无疑问文艺市场的影视化流量化极大地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不止如此,在新兴的媒介环境中,极为小众的地方戏曲几乎失去了在媒介中生存的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文艺市场与传播媒介有着难以分割的关系。一般来说,大多数文艺活动及文艺创作是通过传播媒介进行传播的,当然也有些传统文艺活动会进行口头或地域性的传播,但这往往多发生在传播媒介形式简单人们的生存环境较为封闭的情况下,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各类地方戏曲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一方面,地方戏曲有较强的地域性,有很多基本就是将方言配以曲调进行传唱,能够迎合特定地区的受众;另一方面,群众受到传播条件的限制,无法接触到其他形式的文艺消遣,便进一步去挖掘地方戏曲的可塑性,从而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但随着传播方式的发展,媒介环境的改变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地方戏曲既定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资料表明,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各地剧种繁多,拥有记录在案的地方剧中多达三百余种,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 始,我国戏曲演出率大大下滑,有的剧种一年就演出一次,再加上外来文化以及科技手段的不断冲击,戏曲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4]从这一戏曲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在流行性文艺活动盛行的今天,地方戏曲所遭受的冷待。网络文化环境中,大量的娱乐信息、全球化信息、新兴科技资讯占据了人们的眼球,而戏曲特别是地方戏曲由于缺乏普及宣传,也使人们难以接触到此类独特的文艺形式。

(二)“流量化”市场中地方戏曲发展资金的短缺人才的匮乏。“流量”一词在现今的文艺市场实则包含着一种矛盾,一则“流量”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的文娱爱好,促使文艺的发展在大众文艺市场中有一定的方向性,文艺创作者与受众能达成某种共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流量”的倾向是偏重于娱乐性流行性的文艺产品的,对于地方戏曲此类偏重于艺术性且较为小众化的艺术形式是不受青睐的。而在文艺市场中,“流量”则是潜在的资本流向。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资本人才流向影视文化领域。相对的,地方戏曲的发展除了政府所拨放的一定资金以外,就很难得到其他的投资,这还是对于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戏曲来说的,若是一些民间的传唱曲调这一部分资金也无法得到保证。资金的短缺所间接带来的就是人才的匮乏。没有足够的资金培养人才,地方戏曲就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

(三)地方戏曲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与时代的脱节。同时,地方戏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还可以探寻到地方戏曲其自身发展的困境,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某些地方戏曲加大了宣传力度,关注的人依然少之又少。寻其根由,可以发现大量地方戏曲的内容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寻找新的生长点,进一步进行革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形式固化,内容老旧,墨守成规的问题,这也是限制地方戏曲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政府对地方曲艺的传承保护有一定功效,但仅靠保护是不足以支撑一个剧种的长久发展的,只会造成资金的消耗人才的流失。

三、结语

总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文艺市场化浪潮的到来,文艺活动会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形态,受众的视线将进一步被分散,地方戏曲的革新与保护是极为迫切的,不然像京剧昆曲此类大剧种有时都只能束之高阁,各类小剧种的存在可能毫无疑问是值得商榷的。然而,许多地方戏曲内蕴着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一种极富艺术审美性的文化形态,至少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地方戏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客观来说,文艺市场的良性发展也无法离开地方戏曲而独立存在。在此意义上,关于地方戏曲生存环境的探索是具有良性刺激和启发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孙书文.以中华美学精神为文艺固基铸魂[J].百家评论,2016,(01):26-34.

[2]刘帅池.网络文学:经典之梦与文学之殇——市场化时代的文艺前途[J].东吴学术,2017,(03):84-90.

[3]方丹,李继超.浅谈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J].艺术评鉴,2019,(04):155-156.

[4]赵元.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探讨[J].山西档案,2018,(06):144-146.

猜你喜欢

文艺戏曲发展
1942,文艺之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文艺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