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课堂导入 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2019-11-04耿腊香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兴趣激发课堂导入高中物理

耿腊香

【摘 要】興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本文介绍了笔者在长期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开发并运用的六种课堂导入方法,重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自制实验;课堂导入;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48-02

在江苏省现行的高考模式下,物理作为选修学科高考时成绩划分等级,并不纳入高考总分,因此学生对选修科目的重视程度逐年降低。如何让学生在仅有课时的基础上学好物理学科,首要的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教师要为促进学生的理解而教。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至关重要。其途径是多方面的,课堂导入则是重要形式之一。

1   自制实验导入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师自主开发实验教具,用小实验替代(或部分替代)原有的演示实验方案,并运用于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如《静电场》这章开始时可自制几个静电的实验: 用毛巾摩擦过的气球吸引水流的实验(如图1),“富兰克林铃”实验(如图2:用导线将范式起电机的电荷引至左边易拉罐上,发现中间的金属拉环转动了起来)等。从以上实验中可提取出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进而引发思考:物体间并没有直接接触,是什么使得他们产生了力的作用?从而引出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媒介物——电场。

2   情境导入法

有些人代入感强,一场电影后或热泪盈眶或义愤填膺,正是因为他们进入了电影设计的情境中,全身心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学习也是如此,一旦进入了所学知识的情境中,学生自然会去思考情境中所产生的问题,探寻所形成的规律,总结所使用的方法。

高中物理阶段,物理学科主要分为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学这五个模块。各模块之间的方法虽有联系,但研究的领域或视角各不相同,同一模块中的不同章节也存在截然不同的教学情境。如从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曲线运动》到第九章《机械能守恒》,前者是从力学的角度,后者是从能量的角度解决问题。又如第八章《曲线运动》中的第四节《天体运动》就与上一节《圆周运动》领域截然不同。此时教师可采用情境导入法,给学生先呈现一个视觉上的反差,使学生能迅速自然地进入到所学的情境中来。挑选图片或视频时应尽量贴近生活、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的问题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尽量简洁明了,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本节或本章内容的兴趣与欲望。在学习《天体运动》这章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介绍宇宙结构的震撼视频,使学生迅速融入其中,体会到宇宙之浩淼,自然规律之奇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在学习《摩擦力》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利用了摩擦力的图片,让学生找一找哪些是静摩擦,哪些是滑动摩擦。学生一旦进入了教师设计的情境中,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3   游戏导入法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高中生也不例外。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游戏可以满足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寓教于乐。

《曲线运动》一节中在探究曲线运动条件时,可设置这样的游戏(如图3):装有蓝墨水的瓶子,瓶盖上开有小孔,瓶底也开一小孔。将瓶倒置,水流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请男同学在水平方向给水流持续吹一口气,观察水流的运动轨迹为一条曲线。水流为什么做曲线运动呢?请同学们画出该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受力情况和速度方向,发现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水流做曲线运动。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节中对公式ΔU=Q+W中每个物理量的正负号理解是一个重点。在第二课时导入部分笔者在希沃白板5“课堂活动”中设置互动游戏(如图4)。提前将“系统对外做功”“吸热”“放热”、“绝热”“内能增加”等物理名词输入游戏中。请第一组2位同学上来参与答题比赛:“点一点,下列物理量取‘-的是?”,看看谁的最后得分高。调节游戏难度,再请第二组学生上来参与游戏。学生争先恐后的上台答题,其他同学在座位上也按捺不住参与其中,甚至出现了抢答。学生在欢笑声中,很轻松地掌握了该重点。

4   魔术导入法

相比其他导入方法而言,魔术导入法最具新颖性,也最具吸引力。如在学习《摩擦力》这节课时,在课堂引入时可设置一个乒乓球的魔术。乒乓球上开两个小孔,用棉线穿入其中,竖直方向拉紧棉线,为什么乒乓球没有从棉线上滑下来呢?事先不告诉学生乒乓球的内部构造,学生感到很神奇。揭秘:原来这个乒乓球内部并不简单,乒乓球内部的棉线上还缠绕着一根铁丝,靠铁丝与棉线之间的摩擦力使乒乓球静止不动。

在《重力》这一节课的引入时,可表演如下的魔术。教师将一张纸币呈竖直方向放置并拉直,请同学甲上来帮忙将硬币置于其上,演示中发现硬币每每掉落。此时,教师先鼓励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再进行魔术表演:先松开双手,使银币“站立”,将硬币置于其上不动,再两手缓慢拉直纸币,发现硬币稳稳地“站”在了纸币上。学生感到非常神奇,拍案叫绝,惊叹这么薄的纸币怎么可能使硬币不掉落,犹如“走钢丝”一般。原来后者在缓慢拉动纸币的过程中,自动寻找硬币的重心,最终使硬币的重心落在了纸币上。

5   温故导入法

所谓“温故导入法”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方法。物理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旧知识为基础。温故导入法就适应了这一特点,它在许多物理知识的讲授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温故导入法中回顾的问题要与本节课教学密切相关,难度不可太大,问题要有层次。

6   思维导图导入法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在高三的一轮复习中,学生已对高中物理有了一定的认知,此时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框架,使学生对接下来这一章复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物理的“拎葡萄”式的方法,而不是“捡葡萄”式的盲从地学习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

总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导入设计是有章可循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适当时也可多措并举。然而,不管哪种导入方式,都需要教师用创新的意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兴趣激发课堂导入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