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关于Be/Have范式的历时发展研究综述

2019-11-04韩文燕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国外综述

摘要:Be及Have是英语中使用的高频词汇。Have的助动词用法, 主要功能是构成完成时态。然而,从历时发展的角度来看,19世纪之前,have并不是构成完成时态唯一的主要的助动词,它与助动词be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竞争。本文旨在回顾国外关于Be/have范式的历时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其研究状况,分析研究结果及不足,以期为Be/have范式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启示。

关键词:国外;Be/have范式研究;综述

一、引言

Have具有实义和功能两类用法,是一种具有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的复杂语类,具有三大句法功能:完全实义的主动词用法、完全形式特征的助动词用法以及兼顾形式和语义特征的半助动词用法(情态动词)。所以动词have的句法语义特征是语法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各位学者从生成、认知、构式等不同的视角对have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但其复杂的句法语义特征的对have的习得者提出了挑战。英语初学者经常将have与be混淆。许多与助动词have构成现在完成时态的动词(e.g. The cup has broken) 可与系动词be结合充当谓语成分(e.g. The cup is broken),亦可与be构成被动语态(e.g. The cup was broken by the man)。Have的助动词用法主要是构成完成时态,但在现代英语中,仍有许多动词与助动词be结合构成完成时态(e.g. He is gone. She is changed. The sun is set.)。因此Be/have范式的历时发展研究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关于Be/have范式的历时发展研究,归纳其研究重点,分析其研究成果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此类研究提供一定启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利用国内外学术网站,图书馆等资源搜索下载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章。通过阅读所得论文,对国外Be/have范式的历时发展研究进行总结概括。

三、 研究结果及讨论

通过对已获得论文的归纳显示,国外关于Be/have范式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Be/have范式在英语历史上(古英语至现代英语)的历时发展以及促进have成为构成完成时态主要助动词的因素研究。

3.1 Be/have范式在英语历史上的历时发展

Be/have范式的历时发展研究在英语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分布不均衡,更多的研究集中在早期(包括古英语时期,中世纪英语以及16世纪时期)。与早期相比,只有零散的个别研究注重现代英语的后期。 Mitchell著作的Old English Syntax(1985)是古英语时期研究Be/have范式的代表。在此时期,be/have+過去分词的结构在及物和不及物的使用中都表示“状态”,例如hie woeron gecumene (不及物) 及 hie hoefdon hine gebundenne (及物)。随着时间的推移,be和have被重新解释和语法化为相互范式变化中的时态标记。因此语法上的一致性逐渐丧失,词序的固定性也逐渐丧失,过去分词紧跟在助动词之后。起初,have只与及物动词结合,但在古英语中have已经扩展到了不及物动词、动态动词和非动态动词。在最早的散文和诗歌中,记录着have与动态动词的使用,例如“faran-go”“sittan-sit down”(Mitchell 1985:302)。

中世纪英语时期,Mustanoja(1960)对Be/have范式的使用进行了主要而简洁的探讨, Zimmermann(1968,1973)并对早期进行了补充。在中世纪英语早期,be是构成动态动词完成时态的主要助动词(Zimmermann 1968:202)。然而,在中世纪英语时期,Be/have范式已经开始缓慢变化,have开始与强调“动作”和“完成体”的动词结合使用 (Rydén & Brorstrǒm 1987:16-19)。随着be在被动语态中的使用增多,have作为构成完成时态的助动词也得到了发展(Maustanoja 1960:501; Mitchell 1985:299)。总体来说,从14世纪开始,have作为助动词开始崛起 (Elsness 1989:100; 1991:276-283)。

Fridén为中世纪英语后期Be/have范式的历时发展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Fridén侧重分析促进have成为构成完成时态主要助动词的句法语义语境。在中世纪英语结束时期,be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倾向使用have的特殊句法语义语境除外),总体来说,在16世纪这种情境没有发生变化(Fridén 1948)。研究表明,从1400至1600,have的使用呈现上升趋势。17世纪,have作为助动词构成完成时态的适用范围依然较小,18世纪后期,have得到了迅速发展,最终在19世纪早期,have超越be成为构成完成时态的主要助动词(Rydén & Brorstrǒm 1987)。

综上所述,自从Be/have范式产生以来,have就已是与动态动词结合表示完成体的变体。尽管在古英语时期就被应用,在整个中世纪英语和现代英语早期仍处于劣势,但从14世纪开始呈现缓慢且稳定的增长势头(Trnka 1930:25; Zimmermann 1973:115)。在十八世纪期间,势头增强,并在十九世纪取代了be的使用。

3.2 促进have成为构成完成时态主要助动词的因素

综合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促进have成为构成完成时态主要助动词的因素包括以下三方面:be的句法语义功能;语言内因素及语言外因素。Be的句法功能有三方面:连系动词,完成体助动词,被动语态。其沉重的功能负荷会引起歧义。因此,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是从完成体领域中消除be。换言之,be沉重的功能负荷引起的歧义,使be在完成体的使用上迅速减少,相反,功能负荷相对较轻的have有助于have作为完成体助动词的使用增加。语言内因素包括:静态和动态动词;重复语境;延续语境;条件语境;祈使语境;否定语境;过去完成式;完成不定式;-Ing结构及被动语态(Rydén & Brorstrǒm 1987)。语言外因素包括体裁,作者性别及个人差异 (Rydén& Brorstrǒm 1987)。

四、研究不足及启示

总体来看,以往的研究已经对Be/have范式在英语史上的历时发展及所有促进have成为主要助动词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从历时的角度进行的,因此研究结果主要反映了一般性和普遍性。这一点在前人研究提出的具有促进作用的因素尤为明显。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众多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影响着一种形式对另一种形式的选择,但是很少有研究关注某些作品来探索Be/ have范式的现状,特别是探索特定作品中起作用的促进因素以及每个因素的重要性。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国外关于Be/have范式的历时发展研究的总结分析,发现国外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国外相关研究大多是历时研究,研究结果反映的是一般性和普遍性;缺乏对特定著作研究,特别是促进have成为构成完成时态主要助动词的因素重要性研究。不足的存在也表明了对于Be/ have范式的历时发展研究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Elsness, Johan. 1991. The perfect and the preterite. The expression of past time in contemporary and earlier English [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Oslo.

[2]Fridén, G. 1948. Studies on the tenses of the English Verb from Chaucer to Shakespear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late sixteenth century.[D]. Uppsala: Almqvist and Wiksell.

[3]Mitchell, B. 1985. Old English Syntax [M]. I-II. Oxford: Clarendon Press.

[4]Mustanoja, T.F. 1960. A Middle English Syntax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5]Rydén, M. and S. Brorstrǒm. 1987. The Be/Have Variation with Intransitives in English,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Late Modern Period[M] (Acta Universitatis Stockholmiensis 70), Stockholm: Almqvist and Wiksell International.

[6]Traka, B. 1930. On the Syntax of the English Verb from Caxton to Dryden [M]. Prague.

[7]Zimmermann, R. 1968. Untersuchungen zum fruhmittelenglischen Tempussystem [M]. Heidelberg: Carl Winters Universit?tsbuchhandlung.

[8]Zimmermann, R. 1973.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English Auxiliary System: On the Replacement of Be by Have [J]. Folia Linguistica, 6: 107-117.

作者簡介:

韩文燕(1992.03-),女,山东省泰安人,硕士研究生,泰山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历史语言学

项目基金:泰山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Be/ Have范式的历时发展研究-以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鲁宾逊漂流记》及《呼啸山庄》为例”(项目编号:QN-02-201816)

猜你喜欢

国外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国外社区矫正制度代表性模式探析
国外学前教育特征分析与启示
探析国外税务会计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