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性教学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开展

2019-11-04李莉花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实验课堂研究性教学高中化学

李莉花

【摘 要】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各个阶段的教学都在寻求创新,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摒弃了以往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向学生综合能力考查的方向改进,重点考核学生实验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因此,如何增加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积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升,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性教学方式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研究性教学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高中化学;实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89-02

1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实验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从本质上来讲,化学课程其实是一门以实验为主要载体的学科,它通过实验结果来探寻相关的化学原理和化学规律。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可以维护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课堂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学习积极性较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容易,而且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学生在自己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实验原理运用到实际当中,真实体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并思考如何设计化学实验,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

2   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策略

2.1  转变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主要强调的是控制学习者的行为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他们认为只要通过“联系——反馈——强化”这种方式,通过反复引导、反复强调,就可以塑造有效的行为目标。这种模式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向学生的简单传递,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这种单向的知识传递,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只知道将自己了解的化学知识传递出去,但是学生是否接受和理解,教师并不知道。这种单一模式化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和学生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导致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难以更好地实现。在这种模式下,容易导致化学实验课中的学生,处于观望化学实验的状态,或者只是简单的操作一下实验器材,很少主动思考。这样不利于培养出实用性的化学人才,不能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为此,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更新教学方式是发挥研究性教学价值的重要基础。

2.2  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化学是一门对学生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对一些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较难理解的学科。学生一旦在某个学习阶段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就很难再追赶上来,久而久之,就会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恶的心理。化学实验课会涉及到许多实验,学生会因为对实验产生好奇心而变得主动起来。因此,教师要紧紧把握这一时机,对学生的积极行为进行鼓励和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实验的机会。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好奇心会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加深记忆,还可以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认可,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

以高中化学中的“电化学基础”教學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来进行简单的电池制作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2H2+O2=2H2O的化学方程式,了解这种化学方程式的真实性,加深学生对该方程式的记忆。在实验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渐渐理解普通锌锰电池的总反应原理:Zn+2MnO2+2NH4CI=2MnOOH+ZnCI2+2NH3↑,其负极反应为Zn-2e-=Zn2+,其正极反应为2MnO2+2NH4++2e-=2MnOOH+2NH3↑,学生通过实验步骤,对这些化学方程式进行验证,能够很快理解这些方程式的原理。在学生掌握这些反应原理后,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些方程式和实验过程进行讨论。讨论哪些步骤是该实验中十分重要的步骤,哪些步骤的顺序是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的,还有哪些注意事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化学电源的制作原理和化学反应,还能提升学生的化学实践应用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

2.3   摆脱实验研究教学的形式化

研究性教学的开展不能流于表面形式,而是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层次的教学。

如教师可以研究程序作为基础,针对化学实验问题进行情景假设,然后提出问题和证明的案例来加以说明,最终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在教师的情境和化学实验假设中,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要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去记忆,按照教师制定的方案去实施,很快就会得到实验结果。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空间得到了拓展,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去决定如何开展实验。这种良好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学生是占据绝对主动地位的,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去开展化学实验,教师只是负责对学生进行引导,负责为学生答疑解惑[3]。

3   结语

在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应试教学的延续时间较长,学校、家长、教师都将学生考试成绩当做衡量学生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容易忽略化学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发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丽娜,吴英迪,崔雪梅.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J].山东化工,2017(03).

[2]靳会霞.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09).

[3]谭应干.探究式教学:化学教学改革的热点[J].河池师专学报,2003(S1).

猜你喜欢

实验课堂研究性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初中生物实验课堂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策略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基于研究性教学的数字电路与系统实验教学改革
水质工程学课程群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研究性教学理念下的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
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高中化学实验课堂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