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分析
2019-11-04王海燕
王海燕
【摘 要】:目的 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与西药组34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再给予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炎性标志物的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等各项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桑白皮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3--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属于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肺部疾病,此病症发展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简称AECOPD)时,患者的咳痰、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会出现加重的跡象,且痰量也出现明显的增多,呈现黄痰,需要及时更改用药方案[1]。本文为探讨应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AECOPD疾病的效果,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与西药组34例。观察组内有男19例,女15例,年龄41-83岁,平均(64.34±6.45)岁;西药组内有男18例,女16例,年龄41-82岁,平均(64.28±6.4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西药治疗,根据药敏检查结果给其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再给予具有支气管扩张效果的药物,实施低流量吸氧操作,并给予止咳祛痰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给予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此中药汤剂主要成分有:桑白皮12克、黄连3克、贝母12克、苏子10克、黄芩12克、栀子6克、杏仁10克以及半夏10克;若出现身热夜甚现象时,再添加12克知母与10克石膏,以达到清肺热的目的。对于出现痰多黏现象的患者,再添加12克枇杷叶和12克瓜蒌,以达到清热化痰的效果。对于痰中有血的患者,应添加8克茜草、10克白茅根以及10克侧柏叶,以起到凉血止血的效果。将所需要的中草药水煎煮,留药汁400ml,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服用200ml,连续服药14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等血清炎性标志物的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软件进行计算,组间数据用T值检验,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之前各项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对比,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过相应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等各项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COPD疾病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的气流受限现象,与有害颗粒、有害气体以及炎症反应能因素刺激肺部有关。现今临床上大多是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给其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并让患者远离污染、戒烟,同时辅助肺康复训练、氧疗等措施进行巩固治疗,但是患者症状容易反复,长时间服药还容易出现耐药性,临床效果不佳[2]。中医将COPD疾病归为“肺胀”的范畴。需以降气化痰、清泻痰液为目的进行治疗,本次试验使用的是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方中君药是桑白皮,具有降气平喘和宣肺化痰的功效,在添加具有清泻肺热作用的黄芩、栀子以及黄莲,以及具有止咳平喘和降气化痰功效的苏子、半夏、贝母以及杏仁等。上诉诸药配伍可起到清泻肺热和降气化痰的功效。若出现身热夜甚现象时,可添加具有清肺热作用的知母和石膏,若出现痰多黏稠现象时,可添加具有清热化痰效果的批把叶和瓜蒌,进行随证加减医治[3]。本次试验数据也证实了,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桑白皮汤加减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内各项血清炎性标志物的水平,相比单独使用西药治疗的效果要更好。表明桑白皮汤剂能缓解患者肺组织损伤,进而减弱肺部炎性反应。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能有效降低机体内各项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蔡佳佳,陈扬波,陈勇毅.加味桑白皮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56例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11):793-794.
陈兰,翟金海,夏清清.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2):59-61.
吴成明,程玉峰,赵园园.桑白皮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