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的心得与体会例谈

2019-11-04王林艳

读写算 2019年23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小学体育教学

王林艳

摘 要 体育课是一门以室外教学为主的特殊学科,受场地、器材、气候、环境等各因素影响较大,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笔者结合多年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在此谈谈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 小学体育;激发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87-01

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地进行课改,也一直对新课改进行不断的推行,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也在持之以恒地进行一系列的探讨。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为基础分析,总结了多年从事小学体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多管齐下,激发学习兴趣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一至三年级为充分活动阶段,他们多选择游戏、跑步等简单、富有趣味的活动;四至六年级为变化阶段,他们喜欢各种球类运动,尤其是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这些项目要求掌握一些简单的动作技术。但小学生兴趣均不稳定,对呆板、单调的活动都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增强成功感,增强兴趣

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技能进步时,他们会因成功而产生积极体验,对此项体育活动会兴趣更浓。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笔者会努力引导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如教跨越式跳高时,首先让学生讨论什么动物能跳、什么动物跳得最高,再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模仿这些动物跳的动作,对跳高逐渐有了兴趣。然后笔者再引导学生,要想跳得高,必须要有正确动作技术,通过示范教学,让学生模仿学习标准动作。最后,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用最简单、最容易跳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地跳过。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成功,增强了积极性,从而对跳高有了浓厚的兴趣。

(二)增强愉悦感,培养兴趣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欢乐,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愿望。愉快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有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以及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用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在教学中建立起师生之情。

(三)增强满足感,提高兴趣

小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明显。好奇心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探索事物或获得知识的认识需要。学生希望教学内容常换常新,希望每节课里都有新东西、新收获、新活力。故而,体育教师要尽量在“新”字上下工夫,增强学生的满足感。

二、讲究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以下是常见几种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如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很难较长时间的集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后,不仅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还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教《跳跃》这一课时,笔者将其设计成到“森林公园”游玩这一情境,在“森林公园”里贴上一些小动物图片,并为同学们准备好动物头饰,把垫子作为“小河”,在“河面”上画上小鱼。这样的布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游玩“森林公园”中体验到练习的快乐,掌握了运动技能。

(二)分组教学法

为了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采用了以下分组形式:一是自由结合的分组。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一般按男女、高矮分成四组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八人一组,从而让兴趣一致、关系良好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有利于体育竞赛的顺利进行。二是互帮互学的分组形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及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程度的不同,调整小组成员的分布,每个小组适当安排优秀和稍差的学生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组员互帮互学来提高练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一种规则宽泛、有一定弹性空间的运动,可以自由调整动作的难易与数量。例如双人摇繩跳,只规定不能踩死跳绳,而进出的方向、跳动的次数均不加限制;“网鱼”游戏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而跑直线还是折线、曲线,是急停急起还是跑跳结合均不加限制,只要跑动者不被围捕者逮住即可。体育课中使用游戏法,可以激起学生的运动热情;课程结尾可让学生在伴奏中跳迪斯科来放松肢体,或用听信号大声笑的游戏放松情绪。班级体育活动中亦可引入体育游戏,比如跳绳、登山、小群体的竞赛等,均可协调学生关系,增强凝聚力。

三、科学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用“好”“坏”来片面评价学生。《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实施全面评价机制,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互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的提高,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方法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课堂的全过程来,实现“我运动、我参与、我快乐”这一宗旨,并不断研究、探索、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使体育课堂朝着科学化、现代化教学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仲佳.巧用微课,助力小学体育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小学体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