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语言文字运用之美 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19-11-04苏秀媚
苏秀媚
【摘要】人才是国家实力的见证,我国对于教育非常重视,倾尽全力在扫盲。在新世纪,国家对建设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提高核心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素养,让其具备融入社会的能力变成了极其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学教育这一块。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全的意识,只知道接收外来的信息,却没有办法完全消化,这时只能依靠教师和父母的引导。国家此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那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本文将会通过讲述小学语文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来阐述一下上述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由于中国存在严苛的高考制度,因此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雷同。教师会根据国家统一发放的教材来修改教学方案。这种刻板方式所培养的人才,绝对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于是便推行了新课程,首先从小学语文开始。中国的语言文字运用起来非常优美,比如文体有诗歌、散文,表达形式有回文、拟人、比喻。欢喜可以说“酒逢知己千杯少”;爱情可以说“在天愿作比翼鸟”;逆境可以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就是语言文字运用得好的例子,小学生通过学习得到成长,这种结果才符合所谓的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语言文字之美
中国的文字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仓颉造字,那是字的雏形。后来,字发生了变化,甲骨文、大小篆、隶书等等,字的数目越来越多,含义越来越深刻。同时,由字组成的语言文字越发有美感。
(一)意境美
1.清丽之美
它的主要代表诗人就是李白、孟浩然。所谓的清丽之美主要体现在诗人仅仅用语言文字就表达出了山水的动人之景。语言和绘画不同,一个需要凭借个人的想象力来幻想出诗中描绘的景物,一个是非常直观地就能看到作者想要表现的情境。相对来说,用语言来表述会更难一些。例如孟浩然的“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描绘了夜晚寒月孤凄的动人之美,使人感同身受。
2.气势之美
这种美要表达会更难一些,诗人往往要将夸张、直抒胸臆等手法融入语言文字中,才能够表现出人物本身的情感,却不显得突兀。例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具有壮阔之美,气势浑然雄厚,不可阻挡。
3.悲壮之美
要展现这种文字之美,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比如国家灭亡。诗人内心充满着愤怒与悲伤,在情绪极其激动时就会写下悲壮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只有强烈的情感,才能展现出语言文字的美。这是情与字的交融,语言变成提升情感的阶梯。
(二)工艺美
这种美就比较“接地气”了,指的是利用诗歌的体式来创作。唐朝之前,诗人可以随意发挥,不需要受音韵、字数等诸多要求的限制,但唐代時,文人对诗歌进行改变,限定了框架,创作更不容易了。要求遵循一定的音韵,颔颈联对仗工整,结合比兴、象征等常用手法,从旧材中提取新意。最后才能够达到文字与意境的完美融合,突出自然和谐之美。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学习课本,培养个人的基础能力
国家统一发放的课本是非常具有权威性的,在印刷前就先邀请了全国比较有知名度的学者统一研究,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削减得非常简洁,同时又保留了文化中最精华的一部分。因此,即便课本再古板,小学生也是必须要学的。老师在课堂中教学的时候,会把书中的内容先解读一遍,让学生能够通晓大致意思,以便接下来的教学能够更好进行。学生通过六年的学习,个人的阅读能力明显提升,可以自主去学习如何凸显语言文字运用之美,比如可以着重加强一下复述能力。这种能力往往会体现在阅读题和作文当中。好的作文除了立意要深刻以外,还要运用大量的典籍以及事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平时阅读大量的书籍,从中提取最精华的思想记在脑海中,如此才能够在文章中体现出来。我们的教材中的有哲理的故事也可以作为其练习的内容,如《朱德的扁担》一课,可以请学生进行复述,能够将复述能力发挥到极致,就能成为优秀的写作者。对小学生而言,他们不需要拥有很强大的复述能力,但也要掌握最基础的。学习语言不困难,如何应用语言之美更关键。
(二)加强训练,提升个人的语言能力
除了日常的教学以外,学生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进行额外的加强训练。老师的教学只是基础,将大致的方向告诉学生。学生在此基础之上要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巩固,但能够完成这项任务的只有少部分学生,最后他们就变成了社会的精英。老师能够在这项任务上提供什么帮助呢?他们可以给学生布置额外作业,让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用笔记录下来,老师可以选择是否批阅。如果批阅完成以后,可以将优秀的作品分享给大家。班级氛围较好,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念自己的文章,让他们从中获得自信的同时还能提高语言能力,变得更爱学习语言文字。学生有兴趣以后,会主动阅读难度更大的书籍,如《时间简史》《歌剧魅影》等等。这是一种比较高效有趣的教学方式,很多学校都采用了此种方式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时候能收到或多或少的惊喜。
(三)开展活动,锻炼个人的运用能力
在一些乡村学校,可能因为设施不是十分健全,以至于学生只能够在教室里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在比较发达的城市,学校因为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有能力举办更丰富的课外活动,所以学生会有机会去参加提高个人能力的比赛,不管是诗歌朗诵,还是情景剧表演,都比较考验个人能力。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去参加各种比赛,便可以通过这些训练,认识到语言文字的美好之处,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素质。小学课本里有一篇散文叫《一夜的工作》,主要讲述的是“我”看到的周总理为了国家大事而忙碌的事情。如果学生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编出一个小短剧,就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了。在小学,学生有丰富的上台经验。要是能好好珍惜,可以从中获得不少的好处。真正的运用不只是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需要把其他方面结合起来,比如说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角色的形象是比较单薄的,只有不断地填充东西,才能够使整个人物变得立体饱满。如果不想自己演绎的人物和其他人雷同的话,那么就需要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在思考作者情感的时候,就需要将自己代入进去,由此才能够将最深沉层次的含义发掘出来,得到最后的正确答案。
新时代对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了新要求,那就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这就需要联系到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生只有多看书,了解到语言的美,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将以后的旅途铺成阳光大道。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来修改教学计划,做到不与时代脱轨。现在这个时代对老师的个人能力也提出要求,他们必须继续学习,才能够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来为学生解惑。然而,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计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8(17).
[2]程杨.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言文字训练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
[3]陈萍.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言文字训练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