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先生”发声,让“小伙伴”发展

2019-11-04吴晓燕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刘同学组员伙伴

吴晓燕

“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这是陶行知先生对“小先生制”生动而朴实的诠释。

在小学阶段,学生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主要表现为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态度,开始尝试自己做出判断。有种“小大人”心理,尝试独立自主地做事情,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恰恰符合“小先生”制的要求,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抓住”小大人”心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

一、扣问:“小先生”制存在的现实意义

近现代,人们不断发现教育不是一个人的学习,更是一个群体、一个社会乃至一个民族的整体行为。伙伴的本质是人,教育伙伴的主体是学习者。学生在学习路上需要与志同道合的人携手,一起发现学习的宽度,共同领悟学习的深度。但伙伴学习并不是简单的“1+1=2”的过程,可以说,它是一种创造的过程。通过伙伴学习解决旧有的问题,发现新的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创生新的认识。

以“好关系 好活动 好伙伴”为理念基础,我校越来越深入开展伙伴学习,结合自己的班级特色和思考,我开展了“小先生”制伙伴学习。它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助推力。

二、探寻:“小先生”制伙伴学习模式建构

(一)“小先生”的岗位动员与选拔

孩子们对“小先生”制伙伴学习比较陌生,特别在选拔组长的时候,很多孩子担心自己做不好,通过宣传和动员,详细介绍“小先生”制伙伴学习模式,即由前后桌四人组成一个伙伴学习小组,设小组长一人,副组长一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本组的组长即“小先生”,副组长则为“小先生”的助教,两人合作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随时随地检查督促和给予有效帮助。宣传并选拔“小先生”时告诉学生,担任“小先生”是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能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会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二)“小先生”的岗前培训

新上任的“小先生”在教别人方面都是零基础,对具体的操作也没有深入认识。所以,进行岗前培训尤其重要。我的培训主要分为两方面:伙伴学习小组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

每个小组要想顺利开展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活动制度。例如,作业收发制度、作业批改及订正制度、背书检查制度、个人德育成果积分制度等,每一项都有相应的详细评价原则,上岗前对“小先生”进行逐项培训,让其充分了解伙伴学习的制度,帮助他们更好地运行并管理好自己的小组。

除了要进行制度建设,一个小组要想保持活力和创造力,还得有小组的精神文化。小组建设之初,我便让“小先生”们召集小组成员,想好自己富有特色的组名,孩子们的组名别有生趣,如,追梦小组、翔鹰小队、美食小组、阳光天使小队、顶尖者小队、学海无涯小队等等。有了自己的组名,在班级总的学习制度之下,“小先生”可以和组员商量制定本小组的特色方案,并通过小报或者宣传画等形式张贴在班级“三好跬步吧”,各小组的成员各项评分也会实时反馈在“三好跬步吧”,让“小先生”们更直观地看到自己组的优点与不足,及时查漏补缺,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对儿童成长的一种助推,同时也是富有班级特色的文化建设。

(三)“小先生”制伙伴学习的实践过程

在实践开始阶段,我将“小先生”制伙伴学习充分运用于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中。进行了第一次岗前培训后,我逐渐深入各学习小组,定期选择小组进行“小先生”课堂观摩,及时做好记录,小组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并不断丰富新的内涵,再对“小先生”们进行新的培训和引导,就这样,不断思考、实践、反思、再实践,我的“小先生”制伙伴学习模式不断完善。

1.“小先生”制伙伴学习实践片段:

刘同学,个儿高,胖胖的。总爱偷懒,不爱背书。有次课间,小樊跑到刘同学座位上,问:“第22课背的怎么样了?”“嗯——”还没等他说完,小樊就拿起书,刘同学开始背了“上海—海—宋庆—那个龄—故居—嗯,有—有—有两棵樟树。”他背得很吃力,还用手比划着,小樊看着急死了,随口冒了一句“真笨!”刘同学听后很失落,默默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本来就不自信的刘同学眼眶里似有泪珠微微打转。见到这一幕,我悄悄走到小樊身边,先倾听并安抚了小樊,随后告诉了她处理的不当之处,小樊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走到刘同学身边,微笑地告诉他:“对不起,我不应该说你笨,是我太急了。来,我们来想想怎么才能背出来,我觉得背书最好的方法是——分段想场景。文章是有顺序的,读的时候,心里想象一幅場景,然后按照规律,一段一段背。一段想一幅场景,把语言连在一起,不就成电影了吗?而且文章要理解着去背,知道吗?嘻嘻~”“知道啦,谢谢小樊先生。”按照小樊的方法练习了几遍,刘同学又一次主动找到了“小樊先生”,“小樊,我给你背背第22课……”刘同学背得很流利。小樊自己说仿佛有一股成就感流遍全身。

“小先生”毕竟都是孩子,容易有自己的小情绪,很难像老师一样做到换位思考和耐心鼓励,此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这件事后,我给“小先生”们开了一个小小交流会,倾听了“小先生”们在帮助别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肯定他们工作的同时给予了方法的指导,“小先生”和组员之间的矛盾少了不少。

2.模式创新点

在传统学习小组的基础上,我在构建“小先生”制伙伴小组时还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伙伴互助微镜头】

生活是场电影,处处上演着故事。在开展伙伴学习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在上演,我拉近了镜头,记录下了许多温暖瞬间。为此,我特意创建了“伙伴互助微镜头”专栏,平时用手机悄悄记下的动人瞬间,通过文字整理,与孩子们交流分享。

其中的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萌萌和辰辰来自同一小组,萌萌热情大方、学习认真,是阳光天使小队的“小先生”,辰辰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有点自闭,学习成绩不尽人意。萌萌看他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很替他担心。后来萌萌给辰辰制定了一个专属的学习计划——每天给他做8道竖式计算;每隔一天检查一次背书。刚开始时,辰辰有时只对一两道题,课文也很难背完整,但随着萌萌每天的坚持督促,辰辰有了很大进步,有时甚至一点错误都没有。最近我在辰辰的《硬笔习字册》上还发现了一句暖心的话“加油,你已经写得很棒了!”,留言来自萌萌。我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了其他孩子,类似这样的伙伴互助微镜头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不仅在学习上互帮互助,还温暖着彼此的生活。

每到午饭时间,班里总是响起此起彼伏的“送货声”“咩咩外卖”“彩虹外卖”“阳光天使外卖”……有时小组成员作业没完成耽误了吃饭时间,其他成员会帮他们拿好饭盒并以外卖形式送到座位,真是温暖又可爱!

【阅读共同体】

犹太人的聪慧举世公认,而他们同样以爱读书闻名世界。据说在每一个犹太人家庭,在孩子稍稍懂事时,妈妈就会翻开《圣经》,滴一滴蜂蜜在上面,小孩则会去亲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感的用意不言而喻,意在在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我也想将书本的甜意传递给孩子,于是借助“小先生”制,我构建了小组阅读共同体。

要想开展阅读共同体,书本是孩子们必要的伙伴,而选择哪些书本,成了大家烦恼的问题。经过班级交流讨论,我们一直认为,大家喜欢的就是适合的。于是,各小组一周挑选一本书,小组成员共同打卡,在“小太阳”读书存折上记录自己的进度和阅读感受,由“小先生”定期组织开展小型读书交流会,可以是课间零碎时间,也可以是自习课,甚至可以在网上组织小的讨论群,形式多样,确保孩子们全员参与,快乐阅读,幸福阅读。

【人人都是小先生】

在班级图书角,有一个彩色的求助箱,上面写着几个字“人人都是小先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各有特点。但在班级教学中,由于集体授课,老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在一年级入队仪式时,我们这样教育孩子:学会求助!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只要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可以在求助卡上写上自己的问题,塞进求助箱,总有“小先生”过来帮助他。陶行知先生觉得“人人都可以当小先生。”每个人都渴望受人尊重,被人赏识,那些平时接受帮助的孩子们也有很强的表现欲,希望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和鼓励,而“人人都是小先生”这个小纸箱,帮助他们实现了这个愿望。

三、审思:“小先生”制伙伴学习实践总结与思考

(一)“小先生”眼中的“小先生”制伙伴学习

“帮助别人好快乐啊,特别是对方成功的那一刻。”——小田

“这次帮助别人,真的是很开心呀!不仅帮助了别人,还帮我温习了功课,真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啊!”——轩轩

“与人常交流,体验心里留;知识变体验,思维快如电;知识变体验,记忆超十年。”——小杨

“在给他讲的同时,我也有了进步,因为给他讲了一遍,自己也加深了一遍印象,也更让我懂得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文文

(二)组员眼中的“小先生”制伙伴学习

“成立了伙伴学习小组后,我就有了四年级最暖心的一件事。我的组员在考试时和我借了一下鉛笔,放学时她又一次找到我,悄悄给了我一颗蓝色的爱心。那是一颗蓝色的爱心,但它在我眼里,是一颗暖洋洋的红心。”——宁宁

“我做事情比较慢,而且总是忘东忘西,自从有了学习小组,我的小先生非常敬业,每天中午都会询问我上午该完成的东西是否都完成了,还会帮助我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列成清单,这样坚持了好几个月,我的一些坏毛病有了改善,真得感谢我热情的小先生阳阳。”——小虞

“我们小组组员辛辛最近比较难过,我特意去问了原因,她说马上就要音乐考试了,但是她都唱不好。听完我觉得我应该去帮助她,我利用了我一切可利用的下课时间陪她练习,虽然有时会因为作业没及时完成被妈妈说,但看到辛辛唱歌有了进步很开心,我心里也甜滋滋的。”——沁

(三)教师眼中的“小先生”制伙伴学习

自从班级实行了“小先生”制,我的工作负担明显减轻了,许多事情可以交给“小先生”们去做,而且孩子们都很细心,也很有干劲,对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如上所述,我们班级在实行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教育创新,这些都为我的教育科研提供了契机。伙伴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交流讨论,孩子们在交流中,思维能力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但是,这种教育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小先生”们的认知水平不能全部满足于课堂需要,对于组员提出的一些问题,“小先生”的解释可能出现不到位的情况,在推行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教师的干预和指导。另外,“小先生”要肩负起督促全组的责任,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要求,因此在选拔过程中不能完全做到公平,让全员参与。最后,担任“小先生”必然会占用一定的课余时间和精力,这个有时难以得到所有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陶行知先生指出:“民众教育的根本主意就是把知识扩散给大众。要把教育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济众生,人人都得呼吸。要把知识变成空气最好的办法是运用小先生。”“小先生”制式伙伴学习小组的构建,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多元、开放、主动的平台,让人人参与,取长补短,获得集体智慧。然而,“小先生”制伙伴学习的有效推进,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的各方支持和努力。相信孩子,给“小先生”发声的空间,让“小伙伴”共同成长!

(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

猜你喜欢

刘同学组员伙伴
我的“好伙伴”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小小组长不好当
“卡住君”
幸运绳
还是不错的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