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务本共生内涵 探寻有效教学路径
2019-11-04曹学兰
曹学兰
一、现象描述:
近期在学校举行的五年级数学调研分析中发现有一题解方程:2x-3.8+4.2=10的错误率极高。我们几位数学教师在办公室对各自所任班级的解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最好的一个班错3人,有一个班错7人、一个班错17人、一个班错20人、一个班错25人。交流中发现前四个班在调研当天的中午刚刚复习过类型一样的解方程,最后一个班级当天没有复习。某老师感慨道:讲与不讲差不多的,从数据上看后两个班的情况确实差不多。数据表明:学生听课的效率是不高的,因为听课效率不高,导致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差(后两个班在同年级中确实居后)。这是一次调研中出现的情况,事实上,平时学生的作业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听课效率低下,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二、问题诊断:
纵观这种普遍现象的存在以及所任班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种种表现表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投入,学习效率就高,成绩就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不積极,专注度差,效率就低,成绩就差。尽管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但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的有效性中还是起到很大的决定作用。如何使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保有持久的学习动力,让学习真实发生?
三、教学对策:
我们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务本教育”文化。它以百年校训“自强、自学、自治”为教育之本。“务本生道”成立学校校本特色的主导思想。
“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基于此,教育之本是在自我之中寻求更好的自己。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教育的根本,从身心、知识、管理等领域抓起,还要注意对学生自觉、自习、自我管理的培养,唯有此,本才能生发、生长、才能生道。下面拟从三方面来探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一)从学情出发:順木之天 以致其性
由上述的现象,联想到我平时上的每一堂课,学生的状态真的千姿百态。课堂上,每一个不同的学生所表现出的姿态,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的遗传素质、家庭教育、学习习惯等因素引起的,同一班级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差异纷呈的独特性,形成不同的层面,这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产生不同的需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有八种智能,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差异。面对必然存在差异的学生,如果老师仍然运用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势必顾此失彼,难以调动全体学生,造成涣散的课堂氛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又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统一的目标会使许多学生达不到要求,难以享受成功的喜悦。
“差异”换个角度看就是多样性。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会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多样性,还可以把这种多样性作为教学的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将自己原有的知识外化出来与全班分享,教师在关键处追问、设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以自己的“节奏”和“速度”向前走。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就是要遵从树木生长的规律,让树木充分实现自己的本性。教育其实也是这样,作为教师应尊重孩子,善于从孩子的经验入手,还给孩子一个自我成长的空间,让他们学会在研究中充满活力,主动有效地学习,积极建构从模糊到清晰,从单一到整体的知识体系。
(二)以问题为驱动: 学以致用 深度学习
“问题驱动”源自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提出的数学教育四条特有的原则之一。问题是好奇心的一种表现,它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如设计一些环环紧扣、有价值的问题,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体验、理解学习内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它的存在最能激发人的思维,让学习真实发生。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好问题,善于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我看到一位教师的《真分数和假分数》课堂实录,他通过暴露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会举例说明怎样的分数是真分数?怎样的分数是假分数?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激发困惑,让学生提出问题深入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是怎么来的?假分数是不是分数?如果是,为什么叫假分数?假分数假在哪里?真正的学习从学生自己的疑问开始。在这节课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选择数形结合的方法,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全身心地积极参与、体验成功、最终获得发展。
再如,当学生学习了圆面积之后,教师再次出示《欧拉智改羊圈》的故事来激趣引入并追问学生:如果你是欧拉,怎样不改变篱笆的总长而使得羊圈最大?教师将新旧知识进行碰撞,在追问中引发冲突,启迪思维。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小组同伴合作,通过画一画、算一算,积极踊跃地融入课堂,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明白数学是有用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以成长为基调:务本生道 和谐共生
社会学者认为: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共生不仅是种自然状态,也是一种可塑形态。共生理论它反映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要求社会的人合理地发挥本身具有的能动性,不仅在意识之中,而且在行动上体现共生的理念,处理人和社会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使这种关系朝着有序、有效、和谐的方向发展。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共生关系,即师生间的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在我班上有这样一名男生:上课总是摇头晃脑、心不在焉、面无表情、一脸茫然,如果你提问他总是一问三不知,他的听课效率几乎为零。课后我问其他教师该生在课堂的表现,发现也是如此。所以就成绩而言,肯定是所谓的“差生”。某一天的数学课,为了更清楚讲解内容,我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手段,忽然发现该男生两眼放光,兴趣很浓地听老师讲解、演示,当堂课的反馈要比以前好。这件小事让我猛然醒悟:这批学生平时在家电视、手机、电脑估计不离手的,对他们而言,有声音、有动画、有色彩的画面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更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此以后,我每节课都要应用多媒体的手段,自制或借鉴一些好的课件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时,由于我刚调入新学校,对设备的使用不是很熟练。每当出现一些小失误、小插曲时,他会提醒你怎样操作(平时电子设备肯定不离身、不离手的),这提高了我自身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也提高了我的教学专业水平。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互动中,彼此互惠互利,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必然会建立和谐共生的正向师生关系,为有效的教学助力。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