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追求

2019-11-04车敏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艺术创作

车敏

摘 要:在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通过对工笔人物画的进一步剖析可以发现,随着当代艺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已经不再停留在表面的造型以及形式方面,在精神以及思想层面,其也越来越远离传统。在这种背景下,文章对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追求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和剖析,希望可以为工笔人物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艺术追求;艺术创作

新时期,时代发展水平提升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实际的工笔人物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在积极引入了西方绘画元素,从而使得人物工笔画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进程,应该强化对中国画的重视,正确看待西方绘画艺术,明确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追求以及特点,确保可以有效提升工笔人物画水平。

一、当代工笔人物画简述

在我国,工笔人物画的历史比较悠久,并且在我国绘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早在20世纪80年代,东方和西方文化就在不断融合以及发展,从而使得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繁荣。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当代画家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对工笔人物画创作技法进行了优化,同时也有效吸取了西方绘画的写实性。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合理地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技法得到有效创新。当前,当代工笔画家的创作理念以及题材内容等,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下,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1]。

现阶段,随着艺术的蓬勃发展,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更加具有发展空间,很多画家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西方的绘画精华进行了吸收,同时对日本画作的用色进行借鉴,在此前提下,适当进行发展和创新,保证绘画的表现形式可以变得越来越多样。综合而言,我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侧重对主观思想的表达,现代工笔人物画其整体的造型特点更加具有写实性,并对西方的透视解剖以及光影等进行应用,合理地将传统的“情境交融”特色等融入到新的语境中。

二、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追求分析

(一)构图层面结合了中西观念

通过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分析以及研究可以发现,在构图层面,其比较注重“章法”,比较强调作者对于画面的主观处理。并且,传统绘画在构图过程中,比较善于应用留白来对空间进行营造,力求将画面中的主次以及聚散等关系处理好。而当代的工笔人物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对西方的绘画语言进行了有效的吸收,使得绘画作品可以更加满足现代审美艺术形式[2]。同时,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对绘画的虚实处理方面,虚的地方比较淡远,常常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并且,在绘画中,还会体现出一丝节奏的韵味,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此外,当代工笔人物画通过有效地对西方绘画光影以及明暗等进行应用,营造出一个相对写实的画面,侧重对真实环境的描绘,有效地将表现对象凸显出来,保证画面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二)更加侧重西方写实造型

传统工笔人物画在造型方式上,比较侧重应用线造型。而通过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有的画作不勾线,有的勾淡线,在实际的填色期间,故意不突出线条,并将其合理地隐藏在色彩中,保证可以将画面的空间全面体现出来。同时,在传统的工笔人物画中,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侧重写意造型,而当代工笔人物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绘画观念的影响。比如,在徐悲鸿的画作中,其将素描有效引入到了中国画教学体系中,实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有效结合。此外,写实性的工笔人物画在体现东方韵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西方素描的写实特点进行了研究和吸收,使得绘画更加具有真实感,更好地迎合了当代人们的审美特点[3]。

(三)对中国画的装饰色彩进行了丰富

传统的工笔人物画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重彩,另一种为淡彩。并且,对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分析可知,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平面性以及装饰色彩。当代工笔人物画有效吸收了西方绘画色彩原理,对画面层面具有较强的丰富性,形象也变得更加鲜明,具有自身特色,同时,在画面方面,比较侧重色调与冷暖的对比,保证色彩的关系更加具有丰富性。在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创作中,我国工笔画家强化了对墨色的应用,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我国作家也逐渐意识到了应用色彩的重要性,有效地对西方色彩体系进行了借鉴,完美地将画作主体凸显了出来[4]。

(四)强化了对综合绘画技法的应用

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在材料方面,比较侧重对麻布以及帛等的应用,并将其作为工笔人物画的载体,采用染以及勾作为工笔画的主要技法。新形态下,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改变,画家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也相应地对自身理念进行了改变,不再单一地对传统笔墨材料进行应用,而是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绘画材料以及技法的改进层面。当代工笔人物画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将传统画作作为主要的依据,并且对一些比较特殊的肌理进行应用,有效地对画面的表现进行强化,使得画作在笔墨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多大胆的改变以及突破。此外,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在具体的绘画工作中,不仅对大排刷以及喷枪等进行了应用,也运用了拓印等绘画工具,并且,为了让画面变得更加生动,适当地将水彩技法与水墨技法应用在了绘画作品中,使得画面具有较为丰富的艺术语言变化[5]。

三、工筆人物画的创新分析

(一)工笔人物画题材内容的创新分析

在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创作过程中,仕女以及宗教人物一直是其创作的主要题材,在对画作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其采用的方式具有较强的多样性。而随着艺术文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画坛也不断创新和改进。尤其是在工笔人物画题材内容方面,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优化。一方面,出现都市题材。由于时代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画家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内容方面也在积极迎合时代发展,尽可能地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有效地对都市题材作品进行了重构。而针对这种与现实生活比较相近的题材,绘画的处理更加科学和生动。另一方面,出现少数民族题材。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少数民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中,其人物的衣着颜色具有较强的丰富性,因此,画家在对画面进行表达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提升作品的整体审美性[6]。

(二)绘画语言的创新

现阶段,工笔人物绘画除了对题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之外,在绘画语言层面,也进行了适当的创新。一方面,线条的创新。在平面空间中,点和线是非常基本的元素。线条更是绘画作品的精髓。因此,在工笔人物画艺术的实际发展过程中,针对线条,也进行了适当的创新,当代工笔人物画家积极地将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有效结合在一起,尽可能摆脱传统的工笔人物画中的束缚以及用线规律,从而使得这一艺术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色彩的创新。在实际的工笔人物画创作阶段,作家在完成勾线之后,一般是不会再进行着色了。在以往的传统绘画中,作家在着色的基础上,其在保证线的独立性基础上,尽可能地不对取线的位置进行剥夺。通常而言,在一幅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在开始着色之前,应该先绘画小色稿,并在其基础上将最终的效果体现出来,然后参照小色稿对作品进行染色。而这也要求画家对表现对象必须深入了解和明确,科学地进行处理,保证绘画作品的美觀性。

四、结语

近年来,在时代不断进步以及发展的新时期下,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工笔人物画,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方面,还是在语言表达或者审美观念等层面,都应该将传统的文化作为主要的依据和基础,保证工笔人物画可以形成属于自身的文化特色。同时,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对工笔人物画的特点以及艺术追求进行分析,侧重对绘画精神层面的表达,让工笔人物画朝着繁荣的方向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媛媛.线条律动中工笔人物画技法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19):48,50.

[2]陈芝瑾,张海婷.浅析当前形势下工笔人物画现代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120-121.

[3]汤小锋,李玉婷.侗族女性服饰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探究[J].大众文艺,2018(4):111-112.

[4]卜维芳.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观念性表达[J].美与时代(中),2018(2):122-123.

[5]季凡.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线条语言的创新藴[J].美术大观,2017(12):160-161.

[6]王倩.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新发展[J].艺术科技,2017(7):218-219.

作者单位: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文联

猜你喜欢

工笔人物画艺术创作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工作室教学模式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继承与发展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中国新唯美主义工笔人物画创作技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