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方法
2019-11-04李晓玲
李晓玲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学者和教育人员思考的重点。现在的学生对国家传统的文化知识没有足够的兴趣,教师要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国家的传统文化和知识,让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方法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指引,在中学语文课堂中,要开设传统文化大课堂,通过对传统节日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帮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对国家的传统文化知识不了解,没兴趣。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育方法,用学生能接受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唱歌、作画等活动进行教育,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教学中,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能更好的学习和应用,树立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让学生通过朗诵来积累文化底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其中朗读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朗读活动,例如,每天坚持15分钟的朗读,两年下来,对学生的傳统文化知识有了从量到质的飞跃。语言文字的东西重点在于培养语感和底蕴,需要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厚积而薄发,才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老师可以选择在早自习或者课堂上多出来的时间进行集体朗诵,鼓励学生看到喜欢的词句摘抄到笔记本上,闲暇时间拿出来品味和欣赏一番。
二、老师发挥指引作用,提高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知识
老师是课堂教学上的引导者和决策者。在语文教学里,老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还应具备相当扎实的语文素养和文字功底,这样才能和学生一起拓展、传播和探索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在学习《陋室铭》的时候,老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古人对世界观的理解,让学生对作者在写作时的环境有所了解。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老师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量能对答如流,学生们自然会对教师有钦佩之情,在学校里把老师当成最崇拜的人,能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老师应多阅读,为课堂教学准备好充足的资料,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阅读、了解和学习文章中的含义、表面意思和深层次的含义,学生在老师正确的引领下,对国家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挖掘教材里的传统文化内涵
老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初中语文的教材里不止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同样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美。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要求学生在每堂课开始之前,预习课文,把课文里的重点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勾画出来。比如,老师在讲解《背影》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歌颂父爱的视频或者歌曲,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父爱的伟大。然后,在课堂上,老师应当教育学生发展传统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人生观。比如,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课本里面很多单元都是以分组的形式来教学,不同的单元有不一样的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不变的是同一个单元里面的文章包含的主题大部分意思都是相近的。老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熟记不同单元文章的主题,讲解的时候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老师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文章(《信客》、《台阶》《背影》《老土》)时,老师应当熟记和了解这一个章节里面的内容,要知道这一章节所要表达的内容是传统文化内涵“爱与美”和教学主旨“平凡中的平凡”,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里能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四、教师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渗透传统文化的知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里,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慢慢的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感兴趣,老师应当创造好的班级学习气氛,把传统文化的教学情境渗透到课堂上来。比如:老师可以每周开展一次读书活动,每次班级读书活动结束后,把学生分为几个讨论小组,布置作业,让学生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这样一来,学生也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也能通过这样的讨论形式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的教学过程里,老师需要组织学生去阅读和学习传统文化,让学生能更容易接受传统文化,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这样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弘扬和发挥。
五、结束语
传统文化在经过五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其汇聚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其可以对初中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老师在对自己所教学生的了解基础上,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怎样鉴赏、怎样朗读、怎样理解,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主动的传播、学习以及发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黄建荣.关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探索[J].学苑教育,2016,(04):56-57.
[2]王晓艳.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7,(1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