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地
2019-11-04扬阳
扬阳
走了一山又一山,
抬头望望还是山。
山上火烧芭蕉树,
树皮死了芯不干。
山歌是老百姓的朴实心声,也是乡亲们描述其生活状态的生动语言。这首流传于滇东南峡谷村寨的山歌,道出了乡亲们艰难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渴求美好生活的期盼之情。
艺术家们眼里和笔下或连绵起伏、或巍峨雄壮的大美高山和壮丽峡谷,多少年来,在乡亲们的生活中,却是一道道阻隔山外世界的天堑,是一条条阻碍通往小康的天障。曾经,乡亲们说,“小康在天上,我们在地上。”
但是,不管乡亲们对这高山深谷爱也罢,恨也罢,仰天长叹也罢,千百年来,它就一直骄横地横亘在这里,令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无可奈何、束手无策。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当“时光之河”流到了公元21世纪,随着国家缓缓驶向小康生活的“幸福列车”不断提速,高山深谷沿岸乡亲们的生活状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发展的历史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乡亲们谁也不曾想到,大峡谷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高山依然高耸入云,峡谷依旧深不见底。所不同的是,一条产业道路从山顶走来,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天地间,像一座巨大的“天桥”,把山外的世界延伸到了深山峡谷里。对于乡亲们来说,这条长数公里、宽4至5米的道路,更像是寒冬里的一道绚烂火光,不仅融化了制约山区致富的冰窟,更提振了乡亲们追梦小康的信心,让他们从来没有如此深切地感受到:高山深谷里的小康之梦,说来就来了。
一、人背马驮的历史
别说老一辈,也别说50后、60后、70后,就是80后、90后的乡亲们,都永远不会忘记,深山峡谷里那些人背马驮、土里刨食的日子……
站在几乎顶天高的河谷里,无数人不止一次地感叹:山,实在太高了!
乡亲们记得,这条产业道路修通之前,从山顶上的村庄到河谷底部去耕作,狭长的山路如同老奶奶的裹脚,层层叠叠缠绕在大山身上,从家里到地里,远的得走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为了节约时间和体力,确保能够按节令栽种下去,或是为了提高中耕管理的效率,乡亲们不得不带着干粮、赶着牲口,在田边地头搭起窝棚,吃住在田地里,直到耕种或中耕管理结束,方才回家。吃住在田地里的这段时间,人和牲口都不得不忍受着“晴天蚊虫叮咬,雨夜站着睡觉”的不堪痛苦之经历。由此,一个新的耕作名词随之被“发明”了出来:歇山。
歇山,就是在白天在山谷里劳作,夜间在山谷里住宿的意思。如果单单从字面上看,“歇山”是多么诗意的名词,与露营多么相似的近义词。可当其作为一种顶着烈日干活、就着咸菜吃饭、忍着蚊叮睡觉的耕作方式,“歇山”除了痛苦、无奈,乡亲们没有谁会去选择这疯狂的“诗意”和“浪漫”!
似乎比天还高的山,不仅给乡亲们的耕作和中耕管理带来了极大痛苦和麻烦,即便千辛万苦种出点庄稼,收获回家或是上街变卖也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
大峡谷里的乡亲们深刻地记得,道路修通之前,家里好不容易养了一头肥猪,宰杀后驮到距离村子20多公里外的集市去售卖,为了保证肉质新鲜,五六个壮汉凌晨两点时分就得起床,微弱的灯光下,烧水,屠宰,刮毛,清洗。待一切收拾妥当,公鸡开始打鸣了,不觉中忙到了凌晨四时左右。此时,饥肠辘辘的汉子们来不及享受肥猪的“头刀菜”,匆匆扒了一碗干饭之后,每人背上一块猪肉开始上路,因为赶集必须得赶早。当汉子们一个个汗流浃背出现在集镇的街头时,时针已经指向了上午九点多钟。
“隨便找个摊位,将鲜肉摆放在事先准备好的芭蕉叶上,只要有人还价,就得赶紧卖了,不然,这么远的路,无法再背回去,即便勉强背了回家,已是臭肉不能吃了。”乡亲们说。
也正因为村子距离集镇较远的劣势,成了买肉者一再压价的筹码。十分廉价地将肉卖了,时间到了下午两点时分,立马找个小摊,快速地吃碗米线,再花点时间买上些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就小跑着往家里赶。
“过去赶集,星星月亮升起了还在回家路上的日子多着呢。妖魔鬼怪是骗人的,没什么可怕。倒是过去人烟稀少,老一辈的人们,在赶集回村的小毛路上,被野兽袭扰的事情还是发生过的,好在一同回村的不止一个人,不然么,后果真是不敢想的。”提起长辈们讲过的故事,乡亲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除了人背,就是马驮。乡亲们仍然清晰地记得,前些年,河谷地里的西贡蕉长得可好了,兴高采烈的,从地里砍了两箩,架在马背上去赶集,可高一脚低一步的山路,让西贡蕉在马背上无数次前颠后簸、相互撞击,待到街上卸下驮子,西贡蕉曾经金灿灿的卖相早已荡然无存,在买主挑剔的目光里,最终只好以十分低廉的价格成交。
“两箩120多斤的西贡蕉,就换得一点洗衣粉和盐巴,想吃一碗米线都不敢。”是不敢,更是舍不得。待饥肠辘辘地走完十多公里的山路回到家中,同样是夜幕深深、月明星稀。有时,为了不摸夜路,在去赶集的途中,或是回家的路上,都不得不小跑着,不敢有半点的懈怠。
“距离街道较近的村民笑我们:‘花山佬,走路过跑。没办法呀,连小跑带干颠地赶路,回家都还得摸黑,谁不想悠哉悠哉地走呢。”提起“花山佬”这个称呼,虽有打趣的成分,但家在河谷底部的乡亲们至今仍认为,听到被人称为“花山佬”,就觉得自己似乎比集镇附近的人瞬间矮了半截。
二、层层叠叠的橘子地
“人背马驮,连解决温饱都难,更别想走上小康大道!”
一位从峡谷里的村寨里走出来的乡干部,说起这片橘子地项目的开发,联系到乡亲们的小康,他的眼里充满了坚毅。他如此坚毅的底气背后,是因为有了各级党委、政府对贫困地区群众奔小康给予的政策、资金和项目上的强力支持。
由此,山虽然还是那些山,地也还是那些地,所不同的是,如今,曾经的陡坡变成了梯地,曾经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4米多的砂石道路,地里种植的庄稼不再是零星的包谷、甘蔗和芭蕉,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橘子苗。
“橘子基地的建设,地租、务工收入、果子收入等加在一起,每户人家的收入都将会大幅度的提高。”望着长势不错的橘子苗,乡干部心中的这本账算得十分清楚,说起来如数家珍。
是啊,干旱不怕了,因为从岩头上用钢管引来的河水,可以解决桔苗的灌溉问题;缺肥也不用怕了,因为通畅的道路上,货车已经可以往基地运送各种复合肥、农家肥……
“怕只怕我们的橘子太好吃了,不够卖。”个别曾经是基地建设的所谓“钉子户”,经过乡村干部无数次苦口婆心的说理、感化,如今成了基地建设的坚决拥护者,并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不菲的务工收入。如今,他们没有回避自己当初不理解这一项目的真实想法,还幽默地开起了玩笑。其实,乐观豁达的玩笑和开朗自信的背后,是触手可及的小康之梦啊。
三、用汗水筑梦的那群人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教导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
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站在充满生机的这片橘子基地上,每一条道路,每一块梯地,无不凝聚着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的心血汗水。可以说,基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饱含着无数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产业道路上的砂石和橘子树的果子,多得数也数不清。
为确保全乡如期脱贫,乡干部把基础扶贫、产业脱贫作为工作重点,全乡经济产业初见成效,村民已经享受到了银杏、烤烟等产业带来的实惠。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民小组不仅逐步通车了,而且道路也正在硬化,过去赶集需要走5个多小时山路的村民,如今骑摩托或是坐上微型车,不用1个小时就可以来到集市上。为了这片橘子基地的开发,乡干部记不清多少次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记不清多少次陪同有意向的企业老板到基地考察调研、协商洽谈。
“以前道路不通,都是把车子开到村委会,然后步行,一个来回得走2个多小时。最长的一次,有位老板考察得很仔细,陪他走了一天时间。来考察过的老板不少,每次都得认真陪同,虽然很累,但最终基地建成了,所有的付出都是很值得的。”
“不僅要让橘子地项目落地生根,更重要的是要确保其真正开花结果见效益,这样,我们的一切努力才有意义……”
虽然不少乡干部在争资金、跑项目、求支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却对自己在基地建设中个人所作的贡献谈得很少,甚至他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愿意过多提及,但从他们的话语间,还是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基地建成后的浓浓欣慰之情,以及对基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除了乡干部,村干部在基地建设中同样功不可没。他们对基地里每一块土地的主人是谁,其性格如何,家庭情况是什么,工作的切入点在哪里,他都了如指掌。在他们的多次努力下,农民的思想观念慢慢发生了变化,对项目从不支持到理解支持,成功调处了土地流转和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多起纠纷,为项目如期建成提供了坚强的用地保障。而每一位群众疑虑的化解和每一起纠纷成功调处的背后,都充满着外人所无法体味到的艰辛,其工作价值不低于看得见的产业投入。
正是这些不胜枚举的乡村干部和他们无数细微的工作背后,让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变成了现实。看似不可能的道路通车了,看似不可能的引水工程通水了,看似不可能的基地建成了……让祖祖辈辈生活在高山深谷中的乡亲们,从来没有如此深切地感受到,曾经遥不可及的小康生活,如今也近在眼前了。
四、峡谷中升起的幸福霞光
几经修改,在这篇小稿收尾的刹那间,我突然想起了冰心女士的名作《小桔灯》。这篇清新婉丽、如诗似画的散文,以平实秀美、从容灵动的语言,不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美丽温情、动人心肠的故事,更为重要的是,即便到了今天,“小桔灯”焕发出的动人光彩,仍然像一束温暖的光线,一直照亮在亿万读者的心中,激励着大家奋勇前行、奔向幸福生活的路。
现在就给这片基地的具体产值下个结论,似乎为时尚早,但在我的内心深处,却总有一片灵光、一个愿景,那就是:在崇山峻岭的峡谷间,在这片规模可观的橘子地上,由无数个金黄橘子点亮的千万盏通往小康之路的“小桔灯”,汇聚、升腾成一片耀眼的光芒,那是高山深谷地区的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光、幸福霞光!
再一次造访橘子基地的时候,春雨刚刚下过,新整理出来的梯地里,橘苗如同初生的婴儿,正嗞嗞地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成长,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雨水和新泥混合而出的芬芳。随之,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幅幸福的美丽画卷:云雾缭绕的高山峡谷里,层峦叠嶂的橘子树林在朝晖的映照下,遍地金黄,漫山飘香,勤劳朴实的乡亲们,挥洒着汗水,将一筐筐美味的橘子装上了来来往往的大卡车,然后幸福地数着一张张崭新的钞票,并唱起了几百年来流传至今的山歌。山歌音调未改,只是歌词有了一些变化:
山虽还是那座山,
公路通到河谷湾;
昔日芭蕉变橘子,
幸福生活比蜜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