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以来邵阳文献语言研究综述
2019-11-02钱寒鑫
唐 莉, 钱寒鑫
(1.邵阳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2.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邵阳地处湘中偏西南,湘中湘西南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文化研究取得了重大发展,获得了一批重大成果。但就区域而言,邵阳文化研究有待加强,特别是晚清以来邵阳文献(1)“邵阳文献”包括邵阳地方史料、邵阳人士论著等。“邵阳”史称“宝庆府”。从单独建制至1977年,新化县一直隶属宝庆府。宋神宗熙宁五年置新化县,隶属邵州。南宋宝庆元年邵州改为宝庆府,新化属宝庆府。元代属宝庆路,明清两代属宝庆府。1949年10月21日成立新化县人民政府,属邵阳专区。1977年改属涟源地区。1982年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立足历史的角度,将今属娄底地区的新化籍邓显鹤所著文献列为邵阳文献范畴。的语言研究更需加强。本文简单梳理晚清以来邵阳文献语言研究成果,以引起学界的关注,从而促进邵阳文献的语言研究。由于学术视野的限制,晚清以来邵阳文献语言研究的现有成果不能尽举,还请方家指正。
一、魏源相关文献的语言研究
魏源著述颇丰,其中相关文献含有丰富的语言信息。具体而言,魏源相关文献的语言研究主要包括训诂、音韵、语言哲学等。
1.沃兴华《论魏源的小学观及其成就》[1]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魏源的小学观点,认为魏源“有很好的小学素养”,其小学研究与其“力求大而通”的治学风格相吻合。在“《说文》学”即传统语言文字的认识上,魏源对“六书说”有自己的新见,这些观点主要集中于《会意谐声指事象形释例》《转注释例》《假借释例》《说文儗雅》等,尤其是《转注释例》《假借释例》二文对转注、假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李汉武《魏源传》[2]213-218、张其昀《“说文学”源流考略》[3]242,390对魏源的“《说文》学”观点加以评述,认为系一家之言。
2.由于时代的局限,同时又受文章内容的影响,《海国图志》存在大量的外来词。外来词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外来词,一方面能够反映出翻译理论和实践,另一方面可以显示当时汉语外来词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其与汉语其他外来词作比较,以进一步探讨汉语外来词的特点及发展规律。[4]张惠民《〈海国图志〉的对外关系用语和新词研究》选取对外关系用语、新词语两个方面对《海国图志》的语言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海国图志》中对外关系用语的特点,探索《海国图志》中新词语的构成形式及特征。[5]李运富、牛振对《海国图志》国名译词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海国图志》所载欧美主要国家国名译词的用字“总体上呈混乱不一的状况,反映出鸦片战争前后国名译词用字的基本面貌”,“这种情况的形成与汉语方言的影响等外部因素有关,更是选用同音(音近)字和异体字、字形讹误等汉字系统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名译词用词应该规范、统一,表音的准确性、字面意义的积极性、字际之间的区别性、字形书写的简易性、同音类聚的统一性应该成为译名用字的优选原则”[6]。同时指出“《海国图志》卷三十七至卷六十九欧美主要国家的国名译词歧异严重”,其成因“主要在于不同的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或者同是音译而源语词不同,同是意译而取义理据不同,也有音译者对同一源语词的语音感知不同而译音不同的。面对歧异,当时学者采用文中加注的方法沟通说明,虽有利于读者理解,但治标难治本。歧异的国名译词可以通过汉化和优化,逐渐走向规范而最终融入汉语系统”[7]。
3.潘洪利《〈老子本义〉训诂资料测查及分析》以魏源《老子本义》中的词语训释为研究范围,从训诂内容、方法、术语和体式几个方面对这批材料进行了分析,并在与其他相关训诂资料的对比研究中,探讨了《老子本义》正文训诂资料的特色与价值。[8]
与《圣武记》《默觚》《海国图志》相比,魏源《蒙雅》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其学术价值仍不可小觑,它将蒙学与雅学有机结合的撰写风格,“四字韵言”的表现形式,偶用方音的韵律风采,堪称古代蒙学文献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9]
4.据《魏源全集》第十二册著录,魏源的已见存世诗作900余首。古代诗歌是研究古代语音的重要材料之一,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诗歌用韵,不仅可以反映出当时通语的语音面貌,而且可以反映出当时当地的方音特点。因此,魏源诗歌用韵的研究,一方面能够让我们了解魏源所处时代汉语通语的语音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对诗歌用韵中与《平水韵》以及当时通语用韵不相符合的韵例分析,能够发现某些方音信息,同时结合现代方言的语音特征,来论证这些方音的归属,从而窥探魏源所处时代方音特点。[10]
5.吴根友对清代名儒如段玉裁、戴震、龚自珍等语言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认为“段玉裁是一个有哲学追求的语言学家”[11],戴震的语言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名实之辩、以句法分析重新解释传统哲学命题等之上,“乾嘉考据学实际开启了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12],龚自珍是“使这一语言学转向发生新的历史转折的关键人物”[13],而与龚自珍有较深学术渊源、且为莫逆之交的魏源有着较丰富的语言哲学思想。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杰出的思想家,魏源学识渊博,遍览群经,广交师友,受业于清代常州派代表人物刘逢禄等思想鸿儒,而且受到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影响,从而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这是其整个思想结构的基础。魏源的语言哲学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源语言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说文儗雅》《说文转注释例》《皇朝经世文编》《诗古微》的编纂以及“道”与“一”的问题等。受其经世致用思想的制约,魏源语言哲学思想的精髓亦可概括为经世致用。[14]
二、邓显鹤、邹汉勋相关文献的语言研究
1.邓显鹤相关文献的语言研究
2.邹汉勋相关文献的语言研究
邹汉勋,是清代著名学者,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舆地学家,中国近代舆地学奠基人,一生著述丰富,主要有《五均论》《读书偶识》等。李葆嘉探讨了邹汉勋“古音二十纽说”,认为他“在古声纽研究史上是大有建树的。由钱大昕的个别立论,经邹汉勋创说与构想,古声纽进入系统期,从而导致了黄侃古音十九纽的产生”。[15]
三、陆蔚奇等相关文献的语言研究
1.陆蔚奇《君莫笑》语言研究
陆蔚奇系民国期间湖南邵阳人,其著作《君莫笑》是私塾馆必读启蒙读物。其体例仿清车万育《声律启蒙》。《君莫笑》是针对湖南邵阳地区儿童编撰的启蒙读物,其内容贴近当地百姓生活,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君莫笑》收录了许多湖南邵阳方言词汇并透露出一些方言语音信息,如读“黄”为“王”,读“鞋”为“孩”,形容“雪白”为“空白”,形容“很红”为“飞红”等等。文中前鼻韵字与闭口韵字混押、后鼻韵韵段夹杂个别前鼻韵字。这透露出当时湖南邵阳方言后鼻韵(如曾、梗摄)读为前鼻韵(如臻摄);闭口韵中咸、山两摄韵字可能读成鼻化韵,深摄韵字则读成前鼻韵(如臻摄)。此语音现象至今仍保留邵阳方言之中。《君莫笑》不但有助于我国童蒙之作的研究,而且能还为清末民初湖南邵阳方言词汇及语音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资料。[16]
2.邵阳无名氏《三字杂》等童蒙之作的语言研究
邵阳无名氏《三字杂》是我们新近发现的手抄本。据尹喜清初步研究,为民国期间邵阳洞口县童蒙之作,是探讨民国时期当地方言的重要史料。《三字杂》共计2058句,6174字,内容贴近当地百姓生活,主要涉及家庭伦理、道德训诲等七个方面,它运用方言口语,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实用价值。它反映了洞口山门方言的一些特点:含有大量方言词,全文音韵和谐,偶句押韵,用韵中不乏方音现象。[17]尹喜清还对民国时期流行于湘西南地区的其他重要童蒙教材进行了探讨[18],同时研究了邵阳杂字文献俗字的类型及疑难俗字的释义。[19-20]
四、邵阳地方志、地方戏曲等文献的语言研究
地方志中包含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如其“风俗”篇往往记录地方语言,通过对地方志中语言材料的剖析,可以挖掘出邵阳地区语言的特征。[21]另外,邵阳有大量地方戏曲、地方歌曲,如花鼓戏、祁剧、丝弦、傩戏、山歌等。地方戏曲、地方歌曲的产生与地方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它不可避免地将地方语言融入到戏曲的创作和表演中。游汝杰《地方戏曲音韵研究》曾探讨了邵阳花鼓戏的音韵特征。[22]453-462刘淮保对湖南隆回虎形山“花瑶山歌”的音乐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揭示出“花瑶山歌”歌词的方言特色。[23]湖南武冈丝弦音乐是湖南丝弦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曲词简洁流畅,清新自然,具有鲜明的民歌民谣风味,同时也不乏词藻华丽类的文人创作风味,平仄相间,主要押十三辙韵,韵律和协,因而抑扬起伏,极富音乐美感,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运用长短句、七字句,活泼明快,自然顺畅;运用衬字和多种修辞手段如比喻、反复等来塑造人物;而且运用了大量方言俗语词,收到了奇效。[24]
综上,晚清以来邵阳文献的语言研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缺乏全面系统性研究,零散碎片化现象严重,因此,亟待对晚清以来邵阳文献展开全面系统的语言研究,如进一步总结魏源小学成就及特色,进一步挖掘邵阳地方志、地方戏曲、地方歌曲的语言信息,继续开展填补空白式的研究如邓显鹤《〈玉篇〉校刊札记》与《〈广韵〉校刊札记》、陆蔚奇《依样葫芦》、无名氏《全家训》的语言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