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发性左位心一例

2019-11-02陈松涛刘红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胸廓右肺导联

陈松涛 刘红平

患者男,65岁,因受凉后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一月余,偶有胸背部疼痛入院诊治。为系统诊治,该患者转诊至我院就诊。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口唇发绀,胸廓左侧塌陷,双侧呼吸动度不一致。入院初步诊断:① 继发性肺结核;② 左侧毁损肺;③ 双侧胸腔积液;④ 肺部感染;⑤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⑥ 肺源性心脏病;⑦ 肺大疱。

入院常规心电图(图1)示:Ⅰ、aVL导联P-QRS-T波均向下,aVR导联呈qR型、P波向上,肢体导联QRS低电压;V1导联呈qR型、V2~V4导联呈QS型,V5、V6导联R波递增,V2~V6导联ST段抬高0.05~0.1 mV。排除左右手导联电极错接后,心电图诊断:① 窦性心律;② 右位心?③ 偶发房性早搏;④ 肢体导联低电压;⑤ V2~V4导联呈QS型。

图1 入院常规心电图描记

左右手反接矫正后,描记心电图(图2)示:Ⅰ、 aVL导联P-QRS-T波均转为直立,Ⅱ与Ⅲ导联、aVL与aVR导联图形互换,aVF导联图形不变。再按右位心校正后,胸导联心电图(图3)并未出现V3R、V4R。

常规心电图显示,此病例疑似左右手反接或肢体导联镜像右位心,但经确认,左右手连接准确,因此,为进一步确诊,对疑似右位心心电图校正后再进行导联描记。图2为左右手反接后描记,心电图显示:肢体导联Ⅰ、aVL的P波由倒置转为直立,Ⅰ、aVL导联QRS 波群的主波方向也由负向转为正向,Ⅱ、Ⅲ导联互换,aVR、aVL导联互换,aVF导联未发生改变。

经胸片及胸部CT检查,胸前导联显然并未表现出右位心校正后的心电图特征,故推翻右位心诊断。为一探究竟,继续做影像和超声检查。胸部正位片(图4)显示:胸段脊柱右侧弯,左侧胸廓塌陷,胸廓不对称,气管纵隔左移;左肺野透亮度降低,呈片状致密影,右肺纹理增多、紊乱,其内可见散在斑片及索条影;右肺门不大,左肺门显示不清;主动脉及心外形显示不清,左膈面及左侧肋膈角消失,右膈面及右侧肋膈稍模糊,左侧壁胸膜增厚并钙化。

图2 左右手反接、胸导联位置未变描记心电图

图3 左右手反接、胸导联位置按右位心校正后描记心电图

图4 胸部正位片

胸部CT显示:胸廓不对称,左侧胸廓塌陷,左肺膨胀不全,呈结节及实变影,其内见空气支气管征及空洞影;右肺纹理紊乱、透亮度增加,双肺散在肺大泡,右肺散在片状及实变影;双肺门结构尚清,纵隔左移,纵隔内见多发淋巴结增大并钙化,左侧主支气管受压变形,心脏明显向左移位,心脏形态大小及各房室均无明显异常改变;主动脉及双侧冠状动脉管壁钙化,心外形不大;右侧可见中等量的胸腔积液,左侧壁胸膜增厚并钙化。

超声检查位置:胸骨左缘常规部位向左移方能显示心脏长轴切面,心尖朝向左上方,左腋中线第5至第6肋间隙可探及心尖位置;心房反位,肝位于右上腹,胃在左上腹。超声提示:① 右心房室扩大;② 左右室舒张功能减弱;③ 肺动脉高压(重度);④ 心包积液;⑤ 彩色多普勒表现为二尖瓣反流(少量)、三尖瓣反流(大量)、主动脉瓣反流(少量)、肺动脉瓣反流(中量)。

讨论心脏移位是指因心脏周围组织结构(如胸壁、膈肌、肺、纵隔等)的疾病或畸形,以及外伤、手术等原因使心脏发生机械性移位的现象[1]。右移心为人所熟知,它与镜像右位心、右旋心同归于右位心范畴,关于三者的解剖特点、心电图表现及其校正方法已有研究报道[2-4];左移心与左旋心则均属于左位心范畴,其中,左旋心是指心脏仍在左胸,心脏轴线向左,心房转位,心室位置关系正常,合并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内脏转位[5],临床对此鲜有报道。

此病例由于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肺及胸膜严重纤维化、气管纵隔左移,且伴有左侧胸廓畸形,心脏向左侧移位,结合影像超声,均未显示胃-肝反位,可排除左旋心,支持左移心。左移心因出现转位性心房异构,左右心房位置与正常相反,因此,在心电向量图上可见P向量环移至右前,也与正常相反[6],故在体表心电图上,肢体导联呈镜像右位心样改变,即Ⅰ、aVL导联P-QRS-T波均向下,Ⅱ与Ⅲ导联、aVL与aVR导联图形互换,呈正常者的倒像,aVF导联图形正常。QRS波群因心脏解剖位置无改变,房室连接顺序与正常一致,故没有出现右位心样改变,但因心脏呈显著顺钟向转位,过渡区V3、V4导联可移行至V5、V6甚至V7、V8导联。体表心电图是检出和诊断异位心最简便可靠的方法[7-8],尤其是镜像右位心,其心电图校正方法及分析思路均较为成熟,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左位心临床罕见,研究也较少,因此其诊断容易给心电工作者带来困扰。崔文俊等[9]对左位心分型及特征进行了归纳,如表1所示。

表1 左位心分型及特征

心电图呈右位心样改变是心脏异位的主要表现[10]。右侧异位时,心尖搏动点及影像超声示心脏位置均在右侧。当心尖搏动点在左侧而肢体导联又呈右位心样改变时,在保证检查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加之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支持时,则考虑左旋心或左移心;辅以胸片、心超检查,确认是否存在肝-胃反位,即可明确诊断。

随着心电网络化进程的推进,心电图医师逐步过渡到人机对话的工作模式,然而,不能面对面地直观了解患者的体貌特征及病史,单凭心电图诊断势必会造成误诊或漏诊。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科室间的交流与协作是提高诊断水平的重要途径[11-12],因此,只有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影像、超声等结果综合分析,才有助于给出更准确的诊断。

猜你喜欢

胸廓右肺导联
“呼吸肌的运动和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模型制作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选择性肺叶切除治疗同侧多发结核病灶一例
试论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腹腔镜在儿童胸廓出口处疾病中的应用
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意义探究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三维重建在儿童先天性中心气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