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地区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现况研究
2019-11-02高晓凤黄聪刘梦芸
高晓凤,黄聪,刘梦芸
“易地扶贫搬迁”是指将居住在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人口搬迁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改变其现有的居住环境、生活和生产条件,为其彻底脱贫致富创造条件[1]。移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形式搬迁后,必然面临来自生活、生产和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是否能经受住这种困难和挑战,既取决于安置地提供的关于生活、生产、心理等方面的软硬件条件,还取决于其对迁入地的社会适应状况[2]。社会适应是指行动者通过继续社会化,调整其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使之适合于新环境的过程。这种适应既包括现实的客观状况,也包括移民主体的主观感受[3]。四川省自2001年被纳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首批试点省区,四川“三州”民族地区(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由于地理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区域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重,是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地区。截止目前,四川省首批扶贫搬迁移民迁入安置地已有10多年,经过这些年的磨合、探索与适应,搬迁移民在当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适应状况如何,成为目前移民研究和移民工作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内社会适应性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峡移民及进城农民工[4-5],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研究报道较少[6],而对四川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基于此,课题组于2016年7月对凉山州的两个主要扶贫搬迁安置地(西宁镇和中坝乡)的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四川省扶贫搬迁移民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凉山州是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地区之一,凉山州扶贫搬迁移民的主要安置地是西昌市中坝乡和西宁镇,本次调查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帮助下,对这两个安置地18岁及以上的扶贫搬迁移民及相邻的当地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
1.2 调查内容
在收集搬迁移民和当地居民一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社会适应性量表[4]对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行现场调查。社会适应性量表共12个项目,分别体现基础保障(5项)、居住环境(4项)和社区融入(3项)三个方面。反映基础保障方面的5个项目分别是:移民后对家庭收入、住房情况、土地质量、基础设施、移民政策的满意情况;反映居住环境方面的4个项目分别是: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求医看病、交通、孩子上学的便利程度;反映社区融入方面的3个项目分别是:移民后对邻里关系、干群关系的满意程度和当地居民的态度。每个项目的答案选项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为5个等级,赋予1~5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或适应状况越好。社会适应状况的基础保障、居住环境、社区融入得分由各相应项目得分相加所得。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扶贫搬迁移民与当地居民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的比较根据资料类型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对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三个方面(基础保障、居住环境和社区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或Spearman相关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再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所有统计分析由SPSS 13.0完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8份,剔除无效问卷1份(问卷答案严重缺失),最终有效问卷267份,其中扶贫搬迁移民207人,年龄为18~80岁,平均年龄44.68±15.02岁;当地居民60人,年龄为19~78岁,平均年龄43.48±15.76岁,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59)。扶贫搬迁移民在安置地平均居住时间9.26年。搬迁移民人均年收入平均为1.82万元,而当地居民为3.23万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3,P<0.001)。与当地居民相比,聚居地扶贫搬迁移民中彝族相对较多,搬迁后所从事的工作也仍以农业劳动为主。见表1。
表1 扶贫搬迁移民与当地居民的人口学特征 n,%
2.2 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现况
207名扶贫搬迁移民在社会适应量表三个方面的满意度得分平均为:基础保障14.12±3.71分,居住环境16.17±2.04分,社区融入10.45±1.71分;从量表的12个项目得分来看,扶贫搬迁移民有9个项目(75%)的平均得分大于3分(满意度在一般以上),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交通便利程度(4.12±0.55)、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便利程度(4.05±0.61),求医看病便利程度(4.00±0.64),说明搬迁移民对交通、日常生活便利程度较为认可;有3个项目(25%)平均得分低于3分,分别是家庭收入(2.40±0.97)、土地质量与搬迁前相比(2.47±1.12)、移民政策(2.91±1.06)。见表2。
社会适应项目得分移民后对家庭收入的满意状况2.40±0.97移民后对住房情况的满意状况3.05±1.03移民后土地质量与搬迁前相比2.47±1.12移民后对基础设施的满意状况3.30±1.00移民后对移民政策满意状况2.91±1.06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便利程度4.05±0.61求医看病便利程度4.00±0.64交通便利程度4.12±0.55孩子上学便利程度3.98±0.70移民后对邻里关系的满意状况3.83±0.67您感觉当地居民对您的态度3.39±0.77移民后对干群关系的满意状况3.15±0.95
2.3 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人均年收入影响搬迁移民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满意度,除此之外,不同职业、年龄和居住时间的搬迁移民对基础保障的满意度亦不同,民族亦影响搬迁移民对居住环境及社区融入的满意度得分,居住时间还会影响移民对居住环境满意度得分(P<0.05)。性别、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则对社会适应三个方面满意度均无影响(P>0.05)。见表3和表4。
影响因素基础保障得分居住环境得分社区融入得分性别 男14.60±3.5116.41±2.0510.48±1.71 女13.61±3.8715.92±2.0110.41±1.71民族 汉族13.71±3.3215.58±1.94**10.08±1.67** 彝族14.59±4.0916.83±1.9610.84±1.68婚姻状况 非在婚14.76±3.4715.68±2.3510.41±1.71 已婚13.99±3.7516.27±1.9710.45±1.72职业 农业劳动13.68±3.87**16.18±2.0310.52±1.81 非农业劳动15.48±2.8016.12±2.0910.20±1.34
注:*为P<0.05,**为P<0.01
表4 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得分与其年龄、文化程度等的Spearman相关分析
注:*为P<0.05,**为P<0.01
2.4 凉山州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扶贫搬迁移民在社会适应的基础保障、居住环境及社区融入三个方面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基础保障:年龄、职业、人均年收入、居住时间;居住环境:民族、人均年收入、居住时间;社区融入:民族、人均年收入),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搬迁移民的职业、年龄、人均年收入与基础保障的满意度得分有关;民族、人均年收入与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得分有关;民族还与社区融入的满意度得分有关。彝族搬迁移民对居住环境和社区融入方面的认可度好于汉族移民;收入越高的搬迁移民对基础保障和居住环境越满意;相对于从事农业劳动的搬迁移民,非农业劳动移民在基础保障方面的满意度得分更高;年龄越大者在基础保障方面的满意度得分越低。见表5。
表5 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注:自变量赋值中,民族:汉族=0,彝族=1;职业:农业劳动=0,非农业劳动=1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在社会适应12个项目的得分中,凉山州扶贫搬迁移民有9个项目(75%)的满意度评分较高,可初步认为他们已大体适应搬迁安置地的生活了,尤其是对安置地的交通、日常生活便利程度较为认可,说明政府在搬迁安置地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移民的出行需求,移民在安置地的日常生活中也感受到了生活便利,因而满意度评分较高。然而,搬迁移民对搬迁后的家庭收入、土地质量及移民政策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尤其是搬迁后家庭收入的满意度相对最差,这与郝玉章[3]、周银珍[4]等对三峡外迁移民的研究结果相似,而且,本次研究发现,移民搬迁后的经济收入越高,其社会适应性的基础保障和居住环境方面的满意度得分越高。学者周银珍等[4]认为,家庭收入是关系到移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指标,外迁移民不仅会将迁入后的收入水平与迁入前相比较,还会与安置地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相比较;移民整体收入恢复到其原有水平较为容易,但要完全消除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收入差距尚需一定的时间。本次调查中扶贫搬迁移民已在安置地平均生活9.26年,但其人均年收入平均为1.82万元,而当地居民为3.23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周银珍等[4]的观点。由于经济因素对社会适应状况有重大影响,搬迁后的经济收入是影响移民社会适应性的一个重要因素[7],因此,扶贫搬迁不仅要让生活在山区的群众搬出来,也要扶持相关产业使其富起来,在扶贫搬迁的后期扶持工作中,安置地政府应着力为移民提供多种培训机会及就业岗位,增加移民收入来源渠道,调整移民收入来源结构,增加移民家庭收入。
本研究首次探讨了民族对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发现彝族搬迁移民在社会适应的居住环境和社区融入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汉族移民,这可能与凉山彝族居民特有的家族支系制度及文化有关[8]。在几千年来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凉山彝族人形成了其独特的家族支系制度及其文化,家族支系成员间互济互助的道德观念,深深地根植于每个凉山彝族家族支系成员的意识之中,形成某个家族支系成员有事,整个家族支系成员都来相助的风气。因此,对彝族搬迁移民而言,家族支系成员间的相互支持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研究还发现,职业影响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性,从事非农业劳动的搬迁移民在社会适应的基础保障方面满意度评分高于从事农业劳动的移民。家庭收入和土地质量是基础保障中的两个重要支撑点,本次调查中大部分移民搬迁后仍从事农业劳动,对从事农业劳动的搬迁移民来说,土地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但他们对搬迁后土地质量的认可度普遍较低,加之所从事的传统农业投入大而产出较少,家庭收入相对较低,从而造成其在基础保障方面的满意度得分较低。加之土地质量对社会适应的影响要显著强于土地面积[9],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对当地特色产业的扶持和对移民的职业培训,尽快增加移民收入使移民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另外,年龄也影响着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年龄增加,搬迁移民在基础保障方面的满意度得分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随年龄增加尤其是老年移民,经济收入减少、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导致适应能力下降[10]。
本研究首次调查了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但本次调查只分析了一个地区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研究虽有一定局限性,但其研究结论仍可为扶贫搬迁相关研究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