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2019-11-02杨凤林
杨凤林
引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各行业的竞争不断激烈化,其中也包括制造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多数制造企业注重技术、设备的更新及产品的创新,忽略了企业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致使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此,企业要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加资金收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一、强化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实现资金的灵活周转
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受国家政策扶持,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机遇,强化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有利于合理控制企业的生产及劳动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利润。而低支出高收入的运营状况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账面中的流动资金,运用资金进行技术及设备的升级,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收益,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增加流动资金数量的同时提高其周转速率。
(二)加大市场占比
制造业作为我国支柱型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企业的规模及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压力也随之加大,各企业纷纷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性能。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加强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合理控制企业中使用的进口零件、厂房建设、劳工成本及原料成本等,全面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大市场占比。
(三)提升经济效益
当前影响企业经济的主要因素是运营成本及资金收入,制造企业加强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在综合分析成本及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引进新型设备及技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并减少原料、水电等资源的损耗,减少生产成本的同时加大产品的利润空间,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现状
(一)忽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
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制造企业为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发展中注重生产效率及产品性能的提升,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多倾向于产品生产与业务发展方面,忽视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管理层对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的忽视致使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完善性,多数企业仍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制度控制运营成本,缺乏成本内控目标,且企业各部门及员工对成本内控管理的配合度较低,使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有效提高,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成本内控管理制度的缺失
现阶段多数制造业企业管理层管理理念落后,认为成本控制就是减少损耗与成本支出,成本费用内控制度较落后,成本核算、控制流程及方法等相对落后,如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将成本费用分为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直接费用详细到各产品成本,间接费用则通过职能比例进行分配。这一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致使企业成本数据缺乏完善性,难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时,其成本费用内控内容缺乏完善性。为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成本内控管理的重点多偏向于产品生产环节,如注重劳动成本及原料成本的控制,并将其视为企业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将提高生产效率作为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忽略了产品性能的提升及生产技术的创新,致使企业运营成本难以下降。
(三)成本控制过于片面
现阶段我国制造企业在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中注重生产成本的降低,并将其作为成本控制仅有的手段,忽视了生产效率及质量的提高。甚至部分企业管理者为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裁员、购置劣质原料等方式盲目减少成本,虽然短期内降低了成本费用,但同时也降低企业声誉,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制造业企业强化成本费用内部控制路径
(一)正确认识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新时期制造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实现长远发展,企业管理层及员工就要正确认识成本费用内部控制,依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需求树立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念,并制定阶段性战略目标及长期管理战略目标,设立成本管理部门,并结合当前的成本管理内控制度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企业还需加强成本管理培训及思想教育,提升企业各部门员工的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管理理念,通过员工的创新性工作控制各环节、各部门的成本费用,实现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此外,企业还需完善薪酬制度,提升员工的福利待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及创新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最终提升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改善成本内控管理环境
针对当前制造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制度及机构不完善的现象,企业管理者要构建科学健全的成本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为企业的成本内控管理营造良好的运行氛围。这一过程中,企业管理层要聘请拥有相关资格证书、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成本管理团队,之后明确划分各岗位职责,实现责任到人,并完善授权审批流程,提升审批速率。例如,成本费用内控管理中将成本费用审批权限分散至各部门,授权审批中需由两个以上部门负责人签字审批,提高各部门协作能力的同时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确保成本信息的真实准确性。
为了提高企业成本管理部门核算及管理的独立性,企业要提高成本管理部门的权限,为其营造独立的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及审批环境。针对不符合审批制度或未获取负责人签名的事项,管理人员可回绝其审批需求,通过严格的审批流程及规范化的审批制度确保成本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同时企业还需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绩效考核制度的执行力度。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注重发票等原始凭证的审核,严格核查发票中的办理事项,并检查其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发票报销中要核查其出票时间,超过报销期限的或发票数据不真实要报告上层领导并不予报销,确保企业成本费用的真实性。
(三)强化成本费用预算管理
成本费用内控管理中企业可通过成本预算控制费用的支出,在这一过程中,财务部门及成本管理部门要依据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结构选择适当的预算编制模式。如在进行办公费用、人工费用支出时可采用固定预算编制模式进行成本内控管理,产品生产及销售环节企业可通过弹性预算编制成本费用,对各部门的季度和月份成本支出费用运用滚动预算编制模式,对外投资时可通过零基预算编制模式管理成本费用。同时,企业还可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及成本费用结构进行具体的预算编制。通过多元化的成本费用预算编制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费用,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推进成本内控信息化管理
针对当前制造业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水平低下的现状,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成本费用核算、分析及管理系统。会计电算化发展背景下,引进财务自动化分析、核算系统,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通过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增强信息化系统对各部门成本支出的监管与分析,并适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企业要加强原料成本控制,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及购置规模,生产经营中采购人员要综合各项目原料的需求及当前企业的库存数量,制定购置清单,依据清单要求及时购置原料,满足制造企业的生产需求,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其成本费用居高不下,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此,企业加强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管理层及员工要正确认识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改善成本内控管理环境,强化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推进成本内控信息化管理,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制造业企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