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竞争力视阈下中外一流大学的差距
——基于三项世界大学排行榜的研究
2019-11-02谢静
谢 静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增强大学竞争力,提升中国大学在国际知名排行版中的排名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ARWU 2017年榜单和THE、QS 2018年榜单中,七所世界一流大学和六所中国一流大学在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教学、科研和师资方面的得分差距发现,中国一流大学在顶尖人才培养、研究成果质量、顶尖师资方面都明显落后于世界一流大学,但在所培养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研究成果数量方面两类高校不分伯仲,而教师产学研合作方面则是中国一流大学更优。为了缩小竞争力差距,中国一流大学要依托优质师资,夯实履行高教职能的能力;促进学术工作国际化,提升参与大学竞争的能力;避免唯排名论,增强竞争中保持独立个性的能力。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我国高校朝向世界一流大学奋进的分阶段性目标,并于2017年公布了我国42 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一流大学”是一个比较的概念,而比较就有一个比较对象和比较范围,[1]所以在比较中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学,就用所谓的“世界一流”“中国一流”等表述。判断一所大学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杆,就是在基于较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这就意味着大学排行榜中排名靠前的大学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可视为一流大学。为明晰世界一流大学和中国一流大学的实然状态,本文在众多大学排行版中选取了最具影响力的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简称THE)、国际高等教育组织发布的“全球大学排名”(简称QS)三大排行榜最新发布的2018年排名结果进行考察,以期透析两类大学间的发展差距,为中国一流大学向世界一流迈进指明方向与路径。
一、大学竞争力视阈下的大学排行榜
(一)何谓大学竞争力
“竞争力”是源于国际贸易的术语,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争者在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优势、比较差距、吸引力与收益力的一种综合力。[2]1990年,美国学者休伯(John Chubb)和莫尔(Terry Moe)合著《政治市场和美国学校》,指出“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表现好就是因为‘自治’,‘自治’增强了私立学校的‘竞争力’”。[3]至此,“竞争力”一词由经济学领域正式移植至教育领域。所谓大学竞争力是指参与竞争的主体在高校内部及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运用各种技术,全面整合资源,不断学习和创新,从而创造优势并保持优势的力的总和。[4]这一概念包含四层含义:第一,参与竞争的主体宏观上是各类大学,微观上是指大学的教师、管理者和学生;第二,运用各种技术是指合理、恰当的使用工具、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需求;第三,整合各种资源既包括有形的硬件资源,如校舍、设备、仪器等,又包括无形的软件资源,如校园文化、规章制度、师资队伍等;第四,创造优势并保存优势说明大学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能力。
概而言之,大学竞争力就是竞争主体合理运用资源和技术,切实履行高等教育职能的能力。可见,决定大学竞争力的不仅是单纯的资源或能力,而是资源与能力的结合状态,[5]外显为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表现。需要指出的是,人力资源本身是资源与能力的共生体,因而成为形成大学竞争力的根本。教师既是劳动力,具有人力资源属性,又是学术代表,具有学科资源性质,具有学术能力、创新能力等。因而当教师利用自身资源进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时,才能形成大学的整体竞争力。具有竞争力的大学能够更好地传承自身的理想价值、生产高深知识和培养高水平人才,满足社会需要。
图1-1 大学竞争力的形成
(二)大学排行榜与大学竞争力
大学竞争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其的评价需要具象于资源和能力,能力表现在大学履行高等教育职能时的实际成效,因而大学排行榜应运而生。首先,大学排行榜借助量化的指标对大学竞争力进行客观、公正的排序。排名的方法和体系往往都包括一套有逻辑的要素:一是直接采用现有的或重新收集可以验证的客观数据;二是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来选择变量的类型与数量;三是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并根据选择好的变量赋予权重;四是要进行数据的计算与对比,以便对大学进行排序。其次,大学排行榜引入了一种竞争机制,是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回应。一方面,通过大学排名向社会公开办学实力,接受社会的考量,增强大学主动参与竞争、主动融入市场的动力;另一方面,大学排行榜为大学的发展状态和水平提供了一份“诊断报告”,明晰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其指标本身也是大学竞争的着力点所在,指明了提升竞争力的方向。
二、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力差距
据统计,目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至少有45 个,其中ARWU、THE 和QS 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尽管三大排行榜从不同维度对大学进行测评,但研究ARWU 2017年、THE 2018年和QS 2018年排名情况发现,全球竞争中排名前十的大学高度趋同,其中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七所大学同时位列三大排行榜单前十,堪称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以这七所大学的指标得分为研究数据,据此归纳出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优势具有相对稳定性且可靠。同时,三大排行版中入围的中国高校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六所大学同时入围榜单中中国大学的前十,因而可称之为“中国一流大学”。值得一提的是,这六所“中国一流大学”中除了香港大学外,剩余五所都在教育部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之中。
表2-1 七所世界一流大学和六所中国一流大学在三大排行榜中的排名与得分
三大排行榜受本国独特的高等教育状况的影响,其排名方法和体系各异,但其一级指标主要涉及教学、师资、科研、国际化、收入、同行声誉六大维度,其中教学、科研为三大排行榜共同的一级指标。教学、科研是大学竞争力中能力的外显成效,师资是竞争力的资源,故而下文对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差距分析时,将会聚焦于上述三大要素。
(一)教学:顶尖人才培养能力欠缺,普通人才培养不分伯仲
“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6]教书育人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基,因而对大学竞争力考量的首要因素就是人才培养的能力。人才培养的能力外显于投入与产出,前者是人才培养的资源供给,如生师比、经费供给、教学场所等;后者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其中质量是指其培养的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生师比既是表征教学投入的重要指标,又是师资质量的重要表现,因而在THE 指标体系中“生/师比”“博士生/师比”都属于教学的二级指标,QS 指标体系中“生/师比”却是单独的一级指标。鉴于THE 只对外公布一级指标的得分,不公布二级指标得分,所以本文的分析中将THE 的“生/师比”“博士生/师比”放在教学中,QS 的“师生比”放在师资部分进行阐释。三大排行榜中THE 侧重从投入的角度测评教学,ARWU 和QS 则更关注产出的人才质量,前者考察毕业生的科研能力,后者关注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即全球各行业的雇主满意度。
表2-2 三大排行榜中关于“教学”的指标及权重
图2-1 三大排行榜中七所世界一流大学和六所中国一流大学关于“教学”的均分
图2-2 三大排行榜中七所世界一流大学和六所中国一流大学关于“教学”的得分差距
从指标得分来看,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在教学方面的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ARWU 中“Alumni: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指标差距巨大,中国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得分10.2 分和11.4 分外,其它均为0 分,而世界一流大学的均分达到65.01 分,可见中国高质量科研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据统计,截至2017年,七所世界一流大学均位于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数量(教职工、校友及工作人员)最多的10 所高校之列,其中哈佛大学独占鳌头有157 位获奖者,获奖最少的牛津大学也有69 位。[7]事实上,一流大学在教学上除了培养一般性意义上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承担着精英教育的重要职能。未来中国及世界舞台上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主要骨干,大多出自一流大学。THE 和QS 排序中,中国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得分差距不大,尤其是QS 中的“雇主声誉”这一定性指标上,有四所中国一流大学得分高于部分世界一流大学。可见,尽管中国一流大学顶尖人才的培养能力远远落后于世界一流大学,但在普通人才的培养上,尤其在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方面两类大学不分伯仲。
(二)科研:研究成果质量差距明显,科研成果数量相差无几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8]高深知识始终是高教系统的核心,对高深知识探求的需要构成了大学产生的动因,因而对大学竞争力的评价离不开科研指标。三大排行榜都对科研设置了一级指标,且都从产出的角度测评科研,聚焦于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和引用情况,前者在三大排行榜中的累计比重为46%,后者为50%。学术论文是反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创新成果之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通常可作为评价其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指标。[9]就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这一指标而言,主要是ARWU 中占40%的比重,且特指发表在Nature、Science 刊物上的论文,或者被SCIE、SSCI、AHCI 收录的论文。可见,三大排行榜中即使是对学术论文数量的测评也是特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因而科研评价的关键在于研究的质量而非数量。
表2-3 三大排行榜中关于“科研”的指标及权重
图2-3 三大排行榜中七所世界一流大学和六所中国一流大学关于“科研”的均分[10]
图2-4 三大排行榜中七所世界一流大学和六所中国一流大学关于“科研”的得分差距
从指标得分看,世界一流大学与中国一流大学科研差距明显。三大排行榜中,ARWU 科研得分差距最大,该排行版中科研成果的二级指标“N&S:平均每年发表在Nature 和Science 刊物上的论文折合数”得分差异巨大,世界一流大学均分64.81 分,而中国一流大学仅为20.7 分,中国大学得分最高的清华大学(35.2 分)低于世界一流大学中得分最低的芝加哥大学(41.1 分)。但该排行榜中“PUB:被SCIE、SSCI、AHCI 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量”这一指标上,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均分基本持平,可见中国论文数量并不少,但原创性成果或对某一领域有突破性贡献的顶级科研成果在国际领域内被认可程度不高。THE 和QS 中,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均分差距明显,但部分中国一流大学在THE 和QS 中的得分高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均分,如清华大学在THE 中得分82.3 分高于世界一流大学均分79.9 分,中国科技大学在QS 中得分96.7 分高于世界一流大学均分91.4 分。
(三)师资:顶尖学术人才远远落后,教师产学研合作更加密切
“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与人数,而在于它的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11]教师是高校人力资源,也是唯一的能力载体,其是将学校的各种隐性资源和显性资源转化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而对师资的测评本身就可以从资源和能力双重角度,前者表现在生师比、教师结构等,后者内隐于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三大排行榜均从资源与能力的双重角度列出了师资的评价指标。鉴于上文在阐释教学与科研时,已经部分提及师资,如THE 中教学一级指标中包含了“生/师比”“博士生/师比”“师均收入”的二级指标,QS 中的“单位教职论文引用数”等都是关于师资的指标,此处仅对上文未分析的部分关于师资的指标进行阐释。
表2-4 三大排行榜中关于“师资”的指标及权重
图2-5 三大排行榜中七所世界一流大学和六所中国一流大学关于“师资”的均分[12]
图2-6 三大排行榜中七所世界一流大学和六所中国一流大学关于“师资”的得分差距
从指标得分看,世界一流大学的师资水平总体高于中国一流大学,尤其在ARWU中“Award: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数量”这个一级指标上,中国2018年无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且各学科领域被引用率最高的教师数量这一指标也得分甚低,两项指标均分落后于世界一流大学57.71 分。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截止2017年共授予了892 位个人和24 个团体,而每个诺贝尔奖得主(除了文学和和平奖)在获奖时,几乎都在某一所大学或与大学相关的研究机构工作,可见大学教师是诺贝尔奖的主要获奖群体。[13]尽管中国一流大学里世界级的顶尖学术人才寥寥无几,但其师资也有自身优势,如THE 的“师均科研产业收入”指标上,中国一流大学均分接近80 分,高出世界一流大学16.38 分。这一方面反映了世界一流大学更重视基础研究而非直接与产学研合作的应用性研究;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高校在国家倡导产学研合作的政策驱动下,与企业合作日渐密切,切实提高了大学的产业创新能力。
三、中国一流大学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差距的应然路径
纵览三大榜单,中国一流大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尤其是清华大学同时位列三大榜单前五十名,北京大学也同时位列前一百名,其竞争力不容小觑。但就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在教学、科研、师资方面的总体竞争力而言,差距明显。这种差距突出体现在涉及到“质”的指标上,如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获得量、各学科领域被引用率最高的教师数量、论文被引量等。因而,提高中国一流大学在排行榜中的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质”的提升,在于教学、科研与师资的品质全面提升。
(一)依托优质师资,夯实履行高等教育职能的能力
大学竞争力以其资源为基础,以三大职能活动为中介,即大学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利用自身学科资源进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时形成的整体竞争能力。三大排行榜主要从教学、科研的角度对竞争力进行测评,而提升上述方面竞争力的根源在于促进人力资源与学科资源、物质资源等的有效结合,建设具有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能力的师资队伍。首先落实学术权力下放政策,让学术组织实现自主管理和内驱发展,突出教授学术自治权,进一步激发教师学术活力;其次完善教师的薪资和福利制度,使其薪资符合其担负的培养人才、进行科研的重任,为其生活和学术研究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鼓励教师成为世界级的学术大师;再次促进教师跨文化交流,扩大国际化高水平师资的队伍,既增强中国教师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又激发跨文化交流的学术创新力。师资是增强大学竞争力的支撑点,依托师资进一步促进大学学科、专业、制度、文化等的全面提升,实现大学的内涵建设,高质量的履行高等教育职能。
(二)促进学术国际化,提升参与大学竞争的能力
所谓学术国际化是指学术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为国际所接受和应用,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如专著、论文、专利等以科学的方法、规范的样本在国际公共学术平台上呈现和交流,以及各国高校间的合作办学等;二是设立国际学术规范与行为标准,如无障碍的学术语言、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公认的学术评价标准等;三是学术资源共享,如师资和学生的国际流动,数据库资源的开放共享等。[14]三大排行版中衡量高校科研能力的关键指标中均涉及学术国际化,如发表国际论文、留学生比、国际教师,其中发表国际论文是中国学术研究“走出去”的突破口。只有在国际公认的学术平台上发表的论文才能算是得到国际承认的国际论文,而所谓国际公认的学术平台即大学排行榜中SCIE、SSCI、AHCI三大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学术期刊,如Nature、Science 刊物。鼓励中国一流大学的学者在上述三大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既是说明其研究过程和结果符合国际规范,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又能通过国际学术争鸣,增强参与竞争的能力,避免边缘化。
(三)避免唯排名论,增强竞争中保持独立个性的能力
大学排行榜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尤其是其将若干指标量化后进行定量评比,而忽略了校园文化、凝聚力等定性因素而饱受苛责。毋庸置疑,大学排行榜无论是指标设定还是本身的排名行为都充满了争议,然而在中国如火如荼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当下,客观地分析排名行为的意义与局限不容回避。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不能‘自拉自唱’。我们不迷信大学排名,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确实需要一个标准。科技工作列出了重大专项,高等教育也可以提出一个具体标准和目标,分层次推进”。[15]合理利用排行榜的关键在于根据近年来主要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分阶段确定追赶目标,重点关注与自身排名接近的高校,吸取发展经验,制定具体发展计划,逐步追赶先进。同时认真研究排行榜的指标及得分,从而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了解影响其得分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的提高。需要指出的是,在追赶和靠近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片面追求排行榜指标得分增长,忽视榜单外的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等因素,最终将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丧失个性,千校一面。中国一流大学在逐渐缩小差距,迈向世界一流的过程中要能坚守本土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避免唯排名论。
注释:
[1]卢晓中.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孰重孰轻[J].探索与争鸣.2006,(7):27-30.
[2]姜爱林.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方法综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6):33-38.
[3][4]朱敬.大学竞争力研究溯源与内涵演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8,(1):86-90.
[5]王丽君.大学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研究[D].山东青岛:青岛大学.2008:19.
[4]Arnold Madison Kee.在现有大学中发现世界一流[M].//刘念才.世界一流大学:特征 排名 建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79-185.
[6][英]享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顾建新,何曙,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List of Nobel laureates by university affiliation[N].维基百科官网:2016-11-29.
[8]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M].// 肖东发,李云,沈弘.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9]张玉华,潘云涛.科技论文影响力相关因素研究[J].编辑学报.2007,(2):81-84.
[10]ARWU 中科研成果的二级指标N&S、PUB 分别占比20%,因而该项的均分为:(N&S+PUB)/2
[11]刘剑虹.大学的主体力量[M]//杨德广.《大学的主体力量》·序.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12]QS 中师生比例、国际教师比例分别占比20%和5%,因而该项的均分为:(生师比例*0.8+国际教师比例*0.2)/2
[13]Nobel Laureates and Research Affiliations [EB/OL].https://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 lists/universities.html.2016-11-29.
[14]张新平.我国大学学术国际化的现状与问题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3):39-49.
[15]李克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自拉自唱” [N].新京报.20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