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需求理论导向分析
2019-11-02■
■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一、问题提出
经过四十年的实践努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为民生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体现公平、共享、正义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尤其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了“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目标,无疑为培养满足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应用平台,尤其是随着老龄化社会迅猛加速到来,其追求有关养老制度和服务不断完善带来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自然更加旺盛。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供给与需求分析
第一,数量供需分析。就需求来讲,随着我国覆盖14亿人口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缺口日益增加。相比较国外关于从事社会保障的专业人员与全社会就业人数1:1000的比例而言,我国社保经办人员与就业人数比例高达1:9692,1尤其受编制限制,现实基层社会保障经办人员紧缺更为突出,如此大的人才缺口充分说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紧缺性。就供给来讲,截至2018年1月,高校招收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规模大致1万名左右,2 基本形成了具有财经类、医学类、公共管理类等特色的社会保障人才供给体系。
图1 A校2009—2018年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图2 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作职业情况
第二,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分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学科目录中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主要培养能在高校、政策研究部门、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从事政策制定、政策研究、教学和理论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社区服务与管理、福利救助部门、社会服务中介以及商业保险等;同时也可以从事介入政府的咨询工作、参与企业的咨询活动、劳动争议代理等职业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更好呈现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本文以A高校2009—2018年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见图1)分析发现,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攀升,2009年仅为36.36%,2014年以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充分说明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需求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其社会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十八大以后,国家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第三,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同样,以该校社会保障专业2009-2018年就业去向分析可以看出,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企业占比为60.19%,其次是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为17.15%。其中,企业就业去向分别是国有企业23.32%,三资企业14.60%,民营企业22.27%。由此可见,以企业就业为主是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当然随着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政府机关、事业机关也在不断吸纳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还呈现出基层事业组织、社区、村委会就业趋向。
第四,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作职业分析。为了更好了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性质,通过对已经毕业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保障的学生发放200份、回收173份、回收率为86.67%的问卷调查来看,从事销售工作的为21.92%占第一位,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20.38%居第二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为20%居第三位,从事金融保险、财务管理、其他的分别为10%、6.23%、8.46%。(见图2)可以看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断加强,但是其专业特色并不明显,毕业生从事行业比较宽泛,主要集中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营销、行政管理专业,这就使得一方面,毕业生在就业时需要面临极大的竞争,造成就业难的局面;另一方面,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发挥以及专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五,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就业质量最核心的指标是工资收入和工作的稳定性。众所周知,从事一项工作需要时间积累,反复跳槽更换工作会影响工作质量和个人发展。从问卷调查分析来看,在中小微民营企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中,90.50%的毕业生具有一次换工作的经历,67.61%的毕业生具有二次的换工作的经历,40.51%具有三次以上更换工作的经历。从就业竞争程度看,智联招聘2019年夏季在线数据显示,贵阳市夏季招聘最激烈的职业是人力资源相关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竞争。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一)对实务技能培养强化不够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行,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加实践实验内容。但是,重传统的知识课堂的现实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一是从比例上来讲,实践和实验课程设置不够,最基本的专业实习主要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暑假,时间一半为4个星期,学生主要安排到人社部门实习,但是由于学生不是正式工作人员,难以接触到具体主要的社会保障相关业务,难以满足学生对实践技能的需求。二是出现实践课程缩水的现象。有的学校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但由于硬件设施、教学设备等方面的限制,未能真实转化成现实。
(二)对专业特色培养强调不够
就劳动力市场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不属于就业热门专业,而处于相对就业弱势。而这种“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力图打造社保就业的多路子、广渠道。于是,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出现“大”而“全”的课程体系,难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有的专业特色,不免沦为“万精油”专业,事实上往往在就业市场中,这种专业特色不明显,可替代性程度高的专业,由于缺乏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处于劣势地位。
(三)对就业能力训练强度不够
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关于就业能力的训练多由学校就业中心承担,主要负责就业政策、就业规划、就业推荐等相关工作,主要在大四上学期开展。然而,关于职业规划、就业规划在进入大一之时就应该开始,并在大学四年不断强化,最终形成学生的就业取向和职业规划,并促进学生学习。其次,职业规划、就业规划专业针对性不够。
四、需求导向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优化
(一)重视人才培养的供给与需求匹配
人才培养的最大目标就是能最大限度地地满足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需要,理应是一个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这也就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经济社会发展对该专业的需求为中心而展开。首先,在招生环节方面,人才招生规模计划应该充分对接社会需求,而非盲目招生,这就需要在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开展专业培养与人才需求情况的摸底调查,搞清楚人才需求总量。
(二)重视专业基础与专业特色相结合
专业特色包括不同专业间和不同院校同一专业间的特色比较从劳动力市场需求及毕业生就业去向。可以看出,决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是综合性、复合型人才,使之保持共识性的专业培养水平。尤其是这种复合型具有围绕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力资源公共管理而展开,表现在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中,基础课必有位重要,可以说,作为专业主干课存在的基础,专业基础课在全部课程体系中起主导性作用,如很多高校在探索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程群、劳动关系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社会保障课程群,应该凸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其他专业比较的特色。
(三)重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技能培养
如前所述,意识、师资、教学设备、财力等方面不足使得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在技能实务方面相对不足,影响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具备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一方面尽量要求具备相应的技能培养教学设备,如社会保障专业实验室、仿真模拟室等,能够模拟社会保险缴费、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等社会保障相关实务操作,在师资队伍方面不断培养教师熟练掌握社保相关的实务操作技能;另一方面,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保障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培训长效机制,为学生提供不低于两次的专业实习,参与到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实务操作的过程中来。
(四)重视加强学生就业技能培训
对于即将毕业学生来讲,除了牢固掌握专业基础、核心知识的硬实力,还需要具备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求职技能、求职心理等在内的软实力。就业技能培养还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如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调试好就业心态,切勿眼高手低,这也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势所趋,再加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基层组织及企业,尤其是随着老龄化的迅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所需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化人才缺口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