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城中直河”研究
2019-11-01胡嘉鸣
摘要:梳理了无锡“城中直河”(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及河上的桥的建造、历史沿革和变迁,指出城中直河及支流水系对无锡城最大的影响是塑造了城市的形状,京杭大运河的贯通给无锡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无锡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成为闻名全国的“米码头”“布码头” ,涌入的人口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可以说,“城中直河”对于无锡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无锡;运河;城中直河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1-0086-04
无锡古称梁溪,自古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无锡县城内水网密集,构成了以城中直河为中轴线的河道布局,直河为南北主要河道。直河从老无锡县城中穿城而过,将无锡县城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直河的两条分支河流从城北分叉经东西两边城墙环城而过,汇于城南形似两张弓,故称之弓河,而直河则为弓弦,故直河又称弦河,另有从弓河向西流,由南至北依次排列的九条支流,形似弦上之箭故称九箭河。元至正《无锡志》就记载“无锡有九龙峰,下有九涧,城中有九箭河,应之谚云九箭通出三公”[1]29,这就构成了无锡县城的基本河道布局。城中直河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宋代《吴中水利书》:“上自丹阳,下至无锡运河之北偏,古有泄水入江渎一十四条。”[2]在书中单锷称直河为运河,自隋代大运河开通之后,无锡城中直河即是城内运河,它是江南河中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的便利,对无锡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无锡城中直河的沿革与变迁
无锡城中直河虽然以“直”命名,但并不是一条笔直的河流,从现存的清光绪七年的无锡县地图来看,直河从北水关至毛桃巷的北段河道整体较为笔直,但从毛桃巷到南水关的南段河道则明显向东南倾斜,整体形状呈“<”形,这种情况表明,直河很可能是天然河道和人工开凿的河道结合而成,这样的话,直河的历史就能追溯至先秦时期。
西周时期,周太王欲立小儿子季历为继承人,太王长子泰伯为避免争夺权力引发混乱,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泰伯与其弟仲雍奔荆蛮断发纹身,自号勾吴以此表明无心继位,荆蛮当地人认为泰伯很有节义,于是“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3]332。这便是“泰伯奔吴”的传说,被视为吴文化的起源,泰伯所奔之地便是现今无锡梅村一带。泰伯扎根吴地后便开始着手发展农业,但当时的无锡水网密布,当地的人民常常受洪涝侵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泰伯带领当地人民开凿了一条人工河以作泄洪之用,后世人们称这条河为泰伯渎,这是江南地区开挖的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同时泰伯渎也是目前所能查到的文献记载中,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凿的运河[4]3。太伯以后历代吴国君主都十分注重对河道的治理,尤其是末代君主夫差。公元前495年,夫差利用自然湖泊和古老的人工水道,再加上若干新挖的河道筑“古吴水”百八十里(85千米),这是吴国筑大运河的第一期工程,也是江南运河的始基[5]23。公元前486年夫差北上与齐国争霸,为方便出动水师,行驶战船,对包括泰伯渎在内的吴古故水道进行了凿宽浚深[6]4,这就将以后江南运河的基本格局确定了下来,同时也加强了原始的直河与其他水系的沟通。在楚国统治时期,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受封于吴地,对苏锡间的水道进行过大力整治,“无锡湖者,春申君治以为陂,凿语昭渎以东到大田。田名胥卑。凿胥卑下以南注太湖,以泻西野。去县三十五里”[7],这就奠定了江南运河苏州至无锡段以及无锡北段的基础,也稳定了直河的河道格局,为了纪念春申君黄歇的治水功劳,在现今的京杭大运河惠山浜出口处还有一座以其命名的小岛“黄埠墩”。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稳固政权曾多次东巡,为了方便出巡曾“治陵水道至钱塘越地,通浙江”[7]18,即修通了苏杭段的运河,至此船只能够从无锡直河直接航行入浙江。汉初无锡建县。当时的无锡县城依运河而筑,直接在直河两岸建房以城中直河为内河,把县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城中直河既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之路以便运输,其水又可以保证城市内居民生活之用。之后,从汉代一直到隋代之前直河一直通畅无阻,不曾断航。
到了隋朝中国再次完成了大一统,为了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统治,隋炀帝决定将江南河纳入国家水运体系,于是“隋大业六年十一月,敕开江南河,自京口(今镇江)至余杭郡(今杭州)八百余里,水面阔十余丈,又拟通龙舟,并置驿馆,草顿并足,欲东巡会稽”[8]16,至此南北大运河全线贯通,并正式被命名为运河,无锡城中直河也成为运河中重要的一部分。大业八年(612年),运河使无锡的商业发展迅速,并在直河两岸形成了商市,为了方便市民通行在直河建造了一座大市桥,这里自此成为市中心。为何在这里建大市桥,因从县衙门出来,经东大街直往東,跨运河必经这里。每一个城市都有一条十字街,这里就成为交会点。
唐代为了漕运和发展经济、交通的需要,对大运河进行了多次整治。在无锡县当地官府为了保证直河在内的运河水位,便于导水入河和防水外泄,曾在望亭建造堰、闸。元和八年(813),常州刺史孟简对太伯渎进行了大规模疏浚,使直河水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6]17
宋代对于运河漕运也十分重视,尤其是随着宋室南迁,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的格局正式形成,朝廷对于运河也更加重视了。宋代在嘉祐三年、嘉祐六年、崇宁二年、崇宁五年、大观二年、宜和五年、绍兴十六年,在州府的领导下,对包括直河在内的江南运河进行浚疏以保证通航[5]33。
元代初期,中国北方常年战乱,导致京杭运河北段的许多河道因无人管理而导致淤塞。至正年间为使江南稻米能顺利运入大都,忽必烈敕开山东会通河,京杭大运河再次全线贯通,无锡凭借城中直河作为漕运重要中转站,于是无锡变成了“浙右名邑之冠,当南北之冲会”,商旅繁集,“居民烟户万家,赖以为生”[9]154。
明代江南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无锡的经济也迅猛发展,当时在直河两岸分别形成了商业街,东称东直街,西称西直街,是为当时无锡的商业中心。嘉靖年间江南倭乱愈演愈烈,无锡县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县志记载“唐鹤微《可渠说》锡城久圮,漕艘贯县而行,后因倭警筑城,运道乃绕城而东出,是改从东路在嘉靖甲寅后也”[10]225。嘉靖三十三年(1554)无锡知县王其勤筑城抗倭,在通向城区的运河两端设置了北水关和南水关,使运河主航道改由护城河代之,于是原穿城而过的大运河改为环城而过。原梁溪河自黄水墩至西水墩的河段成为大运河的新河段[6]18。至此大运河无锡段的航道不再由城中直河承担。
由于城中直河封闭,其经济地位慢慢衰落,但在清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诏析无锡分成无锡、金匮两县,以城中直河为界,东属金匮县,西属无锡县,这样直河又被赋予了一定的政治意义。
到了民国时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城中直河改名为中山河。1932年2月,无锡城区民众集资对城区运河竹场巷至莲蓉桥、黄泥桥至游山船浜的两处河段进行了疏浚。1935年5月,无锡地方政府对运河五牧至洛社10里的河段加以浚深,挖土1万多立方米。
解放后,由于长期不通航,直河的河道淤塞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加上周边民居的不断侵蚀,直河的一些河道变窄,最窄的地方河道仅宽七八米。1954年城中直河开始填没,并拆除沿河诸桥,开始造路。1957年,国家“一五”计划顺利完成,随后国家对“二五”計划进行全面布局,作为当时东部地区较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国家十分重视无锡城市发展的规划方案。当时的无锡城市内河密布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经过多方讨论研究,国家交通部下达分期分段改建京杭大运河的计划,要求两组1000吨的船队能相向行驶,并规定航道的底宽、底深等有关技术标准。无锡城建局列出改建运河7条线路方案,1958年,其中3个方案报江苏省,两个利用原线改建,一个另辟新线。前来无锡研究决定方案的副省长管文蔚当场决定采用另辟新线方案。1959年冬,改建工程设计报省交通厅和国家交通部批准,这是江南运河改建工程中第一个获得批准的工程。[5]35之后无锡市政府统筹协调,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旧河道的填埋和新河道的开凿中。该工程共分两期,1959年至1963年为第一期工程,1976年至1983年为二期工程,1983年12月6日,新运河全线通航,成为京杭运河无锡段的主航道。新老运河分流,老运河成为市区短途用港口中转运输船的辅航道。至此,无锡城中直河彻底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二、无锡城中直河上的桥
城中直河中川流不息的船和河道两岸华灯璀璨的商市,给无锡城留下了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那么直河上的桥就像夜空中点缀的星星一样,为无锡城扫去了一些市侩,平添了一分婉约。隋朝到民国,城中直河上一共建起过十二座桥。
根据现存的明弘治七年的无锡县城地图,当时河上共有六座桥分别为北水关桥、仓桥、大市桥、中市桥、南市桥、南水关桥,从图上显示这六座桥都是石级拱型桥。
这六座桥中北水关桥与南水关桥比较特殊,它们是水门桥,平时有兵丁驻守,桥下有水栅门战时可以放下御敌。北水关桥于成化三十一年重建,南水关桥于弘治元年重建[12]255。
北水关桥以南依次为仓桥大市桥、中市桥、南市桥。
仓桥,元至正《无锡志》记载为北泥仓桥,明弘治《无锡县志》称为北仓桥,于元朝皇庆二年由塘头夏氏建造,元代在此桥附近建有亿丰仓,储无锡州及义兴(今宜兴)、溧阳等地漕粮,是粮仓重地,故此桥被命名为仓桥。该桥最初为木板桥,后至元年间由华珪改建成石桥。
第三座桥为大市桥,建于隋大业八年二月,原本是一座木桥,宋嘉定年间“县令郑之悌,易以石梁”[1]15。后来此桥因故损毁,元至元二十年“县尹姜好仁,虎丘僧木智重建,易今名”,改名为“利津通”。元延祐四年“达鲁花赤禾罗思弥,重建易名通济,盖小殿于东堍,内塑白衣大士及自己像”[11]124,因此又名为通济桥。明正统四年,县令项伾又对此桥进行过修缮。此桥本为三洞石桥,桥上有市翼及两座亭子,但到了清代“居民侵塞只存一洞”[12]111,成为一座单孔石桥。
中市桥,明代称为永安桥,因在大市桥之南,南市桥之北故中市,同时靠近三登仓故也被称为仓桥。曾在宋代淳熙七年,明宣德、弘治年间重修,嘉靖年间重修石梁。[13]255
南市桥,唐代武德年间建造,因“栏杆雕刻人物极工”[10]88,故民间俗称孩儿桥。这三座桥是无锡县城内居民东西来往的主要桥梁。
剩下的几座桥都是在民国时期建造的,一并略述:
民国初年在南门内建造起了一座梁式木桥“致和桥”,1937年无锡论陷之际,遭战事受损,次年1月7日草草修理,桥面与路面高下悬殊,小转弯处偏狭局促,人力车过桥不便,且当时以薄木为梁,小柱作搁板,至1940年木质腐朽,不堪重荷,1946年曾作整修。
民国元年在仓桥与大市桥之间有一座木桥“新市桥”,到三十年代拓建复兴路时改建为水泥桥。这段河面是直河河面的最窄处,不足五米,所以桥没有什么坡度,当时的无锡国民党县党部便在复兴路“竢实外操场”对面。他们为了便于行车所以建造了这座桥,以联通崇安寺和公园路,过桥经圆通路出光复门可直达无锡火车站。[11]4
欢喜巷口的欢喜桥亦为梁式木板桥,1944年和1946年曾两度修固。
由北向南第一座桥北水关桥,第二座桥为建于民国初年的梁式混凝土桥“迎祥桥”,当地还流传关于这座桥花用银元的民间传说,因此又有“银洋桥”的称呼。
1925年在二下塘到三皇街过河的一座普通的木桥,叫三凤桥,这座桥由两岸居民协商取名,桥西堍正对三皇街口,第一字取名“三”;桥东堍是凤光桥南堍,第二字定为“凤”,故名为“三凤桥”[14]4。这座桥是所有桥中名声最响的,熟悉无锡的人都知道酱排骨是无锡的特产,而无锡酱排骨首推“三凤桥酱排骨”。1927年商人王云清在三凤桥旁建了一座慎馀肉庄,经营熟肉和各种点心,因选料上乘味道极好,很快闻名于江南一带,现在三凤桥虽然已经拆除,但依托肉庄名声,三凤桥这座桥名依旧为人们所熟知。
建造最晚的桥为新开河西段端的“和平桥”,为梁式木板桥,这座桥也是存在时间最短的一座桥。1938年12月28日动工,两周完竣,初无名,1939年伪政权南京维新政府成立,其所谓“和平建国”,故名。[15]119
以上所述,自隋朝到解放初,城中直河上共有各个年代建造的不同类型的桥共计12座,之后所有的桥在50年代填没直河时全部拆除,虽然现在已经看不到这些桥了,但无锡城依旧留下了南市桥巷、中市桥巷等地名,依然延续着这些老桥斑驳千年岁月的传说。
三、城中直河对无锡城的影响
无锡城市从规划到建设都离不开运河。无锡城的命运,早在建立之初就与直河深深地交织在了一起。首先,城中直河及支流水系对无锡城最大的影响便是塑造了城市的形状,“中国古代的城治外形通常呈正方形或长方形”[16]95,但无锡独特地理环境也塑造无锡城市独特的形状,无锡县建城以直河为中轴线,以两条弓河为护城河,城墙沿护城河而建,从形状上来看无锡县城为圆菱形,无锡人习惯称之为“龟背形”。
无锡城因水而生,依水而建,靠水而兴。尤其是隋朝京杭大运河的贯通,给无锡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无锡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米码头”“布码头”。无锡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湿,自古就是稻米高产地且稻米质量极高。唐代朝廷将包括无锡在内的吴地香粳列为贡品指定运往都城供皇室和官员食用。杜甫《后出塞》诗就写道:“云帆轉辽海,粳稻来东吴”。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久久不能恢复,朝廷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只能加大力度从吴地运粮,形成了“天下大计,仰于东南”[17]的格局,这都大大促进了无锡米市的发展。元代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再次通航,“朝廷更加依赖江南粮食北运,无锡已成为消粮输纳集散地,并建亿丰仓储存,凿仓前新河以通城中直河,而运往北方”[5]162。之后无锡米市稳步发展,到了清光绪年间正式形成了三里桥、北塘、黄泥桥、北栅口、南上塘、南下塘、黄泥峰、西塘八段米市,这些米市都是沿着运河形成的,其中以直河以北的北塘米市最为繁荣。到了近代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兴起无锡米市的发展又迎来一个新的高峰。光绪二十八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朱仲甫合作在西门太保墩创办无锡第一家机器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之后荣氏兄弟创立分厂扩大生产,对于粮食的需求也逐步增大,所需的小麦等原料多在无锡米市采购,加之上海一些面粉厂也来无锡采购小麦,无锡米市发展更为迅猛。1949年,中共华中工委曾对当时中国四大米市粮食成交量、仓库仓容量和加工能力进行了比较,结论是:“无锡米市成全国四大米市的第一”。[6]51
无锡经济的迅速发展除了带动米市繁荣之外,人口的增加也推动了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明清时期,在城中直河的两岸有许多经营土布、棉花的街道,清初有人评价道:“贸于淮扬高宝等处,一岁所交易不下数十百万。尝有徽人言,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为布码头。言虽鄙俗,当不妄也”[18]14。无锡繁荣的织布业吸引着全国的商人,于是无锡出现了许多花行、布行、布庄。因为无锡水网密布,交通多靠船只。无锡的布行、布庄、花行多开设于运河两旁,形成了布行弄、棉花巷等街道。在现代无锡城中仍然可以找到布行弄、棉花巷等地名,明清织布业的繁荣也为近代无锡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大运河大量的商品货物进入无锡,无锡本土的商品也行销全国,在这一进一出之中,既发展了无锡的经济,同时也加强了无锡与其他地方的交流。由于无锡风景秀丽,同时运河交通便利吸引了文人士大夫沿着运河前来无锡游山玩水。早在南北朝时,刘宋司徒右长史湛挺就在惠山建造了别墅“历山草堂”,到了唐宋时期、白居易、张继、许浑、罗隐、张佑、释皎然、卢仝、杜牧、苏轼、等都游览过无锡并留下了诗篇。如写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留下了《太湖》绝句:“有浪仰山高,无风还练静。秋宵谁与期?月华三万顷。”明末清初,来无锡地区游览的人日益众多。王永积在他的《锡山景物略》中有这样的描述:“四方游览之士,无间寒暑。清明重九,蚁附而上,弥崖遍谷。”[6]78清代诗人秦琦写过一首《弦河》:“弦河城北接城南,水闹千家影倒涵。高得小册轻似叶,滩头流女最好基。”[5]275生动展现城中直河两岸人民的日常生活。除了文人墨客外,无锡的美景还使帝王流连忘返,尤其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在南巡时,都多次留驻无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城中直河中灯船画舫越来越多,并产生了风味独特的太湖船菜。无锡的风景至今还在吸引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观光。
四、结语
无锡城中直河陪伴着无锡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无锡曾因直河而兴,但形随势变。新中国成立后,河道成为了限制无锡发展的阻碍,于是乎曾经的河道被现在宽广的中山路所替代,曾经络绎不绝的漕船、商船也变成了中山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虽然形态变了但依旧为无锡的发展做着贡献。现今已经看不见直河的身影了,对于现代的无锡人来说,它只是古代一个遥不可及的名称,但直河对无锡城及无锡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元)王仁辅.(至正)无锡志[M]//无锡文库(第一辑)·第一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2](北宋)单锷.吴中水利书[M].四库全书影印版.
[3](西汉)司马迁.史记[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5.
[4]嵇果煌.中国三千年运河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5]郁有满.无锡运河志[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8.
[6]顾一群.运河名城——无锡[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8.
[7](东汉)袁康,吴平.越绝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朱偰.中国运河史料选[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沈锡良,邹百青.无锡运河记忆[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9.
[10](清)裴大中,倪咸生.(光绪)无锡金匮县志[M]//无锡文库(第一辑)·第五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11](明)吴翀,李庶.(弘治)重修无锡县志[M]//无锡文库(第一辑)·第一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12](清)王镐.(乾隆)无锡县志[M]//无锡文库(第一辑)·第三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13](明)周邦杰.(万历)无锡县志[M]//无锡文库(第一辑)·第三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14]孙炳卿,华钰麟等.无锡桥街巷[M].扬州:广陵书社,2009.
[15]王立生.古运河的呼唤[M].无锡:无锡文史资料编辑室, 1999.
[16]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7](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M].自制影印版.
[18](清)黄卬.锡金识小录[M]//无锡文库(第二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胡嘉鸣,男,汉族,江苏无锡人,单位为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区域社会文化史。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