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正式教育体系下中国农村青少年教育4H模式的现状及推广

2019-10-30高聪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俱乐部志愿者素质教育

高聪

摘要:当前,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城乡二元制体制结构体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障碍,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教育问题也受制于此。农村学校素质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的有效与否,将会影响全民素质是否顺利提升的重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的4H俱乐部模式对中国开展农村青少年素质教育很有启示作用,而针对中国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如何引进4H教育模式以及推广路径研究都是研究的热点。

1.4H模式的相关概念及其沿革

4H俱乐部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应农业教育的需要而产生的,如今俱乐部发展项目在美国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为美国的青少年成长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长期的时间中其功能定位为、活动主题、开展范围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使其功能定位由培养青少年农业生产技能转向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从培养业余爱好到培养终身技能,开展范围从农村转向城乡一体化,针对农村青少年培训发展起来的新型领域。4H活动主题已经从与农业相关转向多元化主题,例如科技项目发展,从着重培养兴趣爱好项目到青少年能力素质前面提升项目。

2.当前中国素质教育现状

当前国内素质教育发展现状从三点概括:

一是师资力量弱,教师专业性不强;乡镇学校师资较弱,多数学校虽也存在主课教师兼任副课现象,但存在并不普遍且主要英语等课程会有专业教师任教,与此相比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师资情况优势就会十分明显,它们不但分配均匀而且数量多甚至会存在闲置。

二是课程开设门类齐全,但缺乏相应的高素质的专职教师,同时在唯学历论的影响下,相关课程无法有效开展;大多数乡镇学校,虽然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体制下开设了包括语数英音体美等较为全面的教学课程,但在开展教学教育过程中,由于乡镇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对副课教育重视度不够,仅仅是在课程表上体现了副课的课程量。

三是教学硬件设施差,硬件设施的更新远远落后于农村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在教学硬件方面,部分乡属学校未能使用最新型多媒体设备,仍用老式的大壳电视或者幕布投影仪进行教学,开展日常多媒体教学极不方便,效果也不佳。

3.乡村素质教育现状问题根源

对于乡村素质教育发展的问题,整体上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较高,带有较重的主观臆断的揣测,试图向发达国家看齐,但是忽略了基本国情;二是教育发展速度较高,主张持续高速发展,这种发展模式过高的估计了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忽略了素质教育高速发展下的各种弊端。这样的矛盾原因在于乡村的素质教育发展过于急于求成,一昧的照搬先进地区的素质教育发展模式,将素质教育搬上“神坛”。

资金问题同时也会导致政策不能完美落实的一个重要性因素。学校的资金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办学情况、校园设施、师资力量等。学校流动资金的匮乏将会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引进,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進程不断加快的视阈下,唯学历论占据教学市场,研究学家认为当前额教育年限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4.4H教育模式的推广及路径研究

就当前农村教育来说,从根源上说,必须要正视的原因即使当前农村素质教育发展举步维艰,陷入低谷,多数人对农村素质教育改革长期处于悲观的看法,无法看到长期未来后的成功价值;二就是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在政策的宏观指导下,农村对素质教育现代化的呼声日益增强,急于与城市接轨,在这样特殊的矛盾的背景下,如何将4H俱乐部的美国模式转变为中国发展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就是明确政府职责,提升教育资源配置的层级;建立带有地方特色的素质教育4H模式,就必须立足于“三农”问题的农村教育发展理论,其次就是要实施教育补偿,确保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教育补偿并非仅仅只是加大财政对乡村小学的扶持力度,也不是说要在国内实行素质教育4H模式时给予高度的财政重视,而是要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中,发挥非正规教育对素质教育的补偿力度,发挥非正规教育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加大对志愿者招募和培训的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发挥非正规教育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府加大对志愿者的补助力度,成立相关机构,加强管理与工作指导,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实行“志愿者+学校”的教学结构,在经过政府的招募和培训后,利用志愿者环节师资力量匮乏问题。组织社会相关技能人员对农村青少年进行非正规教育方式培养综合技能。

而在资源配置方面:

当前,4H俱乐部活动主题已经从农业生产相关活动转向多元化的主题,其范围已经涵盖农业科技、资源环境、健康生活等方面,仅仅依靠志愿者或者自给自足的运营模式想要取得成功是不现实的,所以财政必须加大教育经费补偿,相关机构给予应有的重视,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合理配置财政资源。

4H俱乐部模式的成功离不开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的志愿者,他们经过农业推广机构的集中培训后,为俱乐部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志愿者加入俱乐部本身也为受教的个体树立了奉献社会的思想意识。农村青少年在教育层面上一直是一个弱势群体,要充分发挥好非正规教育在教育环境中的补偿作用,立足于利用好社会资源培养农村青少年多方面的组织能力。

同时政府要加强在事业单位中的引导作用,呼吁相关人士加入,逐渐形成由政府引导,学生为生力军,多元化的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其中的非正规教育志愿服务体系。

5.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素质教育发展问题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对于农村素质教育的发展关注度一直较低,现阶段,各级政府以及民间组织已经意识到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乡素质教育发展模式差异给教育界带来的冲击,农村素质教育发展与改革也被提上日程,发展素质教育4H模式就更顺应了革新管理体制的潮流,使资源分配区域合理化,建立完善的求学体系,更能发挥好相关政策的能动性,使当下弊端重重的素质教育焕发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俱乐部志愿者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志愿者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