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调查分析①

2019-10-30刘飞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实训高职

刘飞

[摘           要]  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的方式对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转段生和任课教师进行调查,并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定量分析调查结果,增强研究的可行度。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阶段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    键   词]  中高职衔接;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178-02

为建构“人才成长立交桥”(中共中央国务院1996),部分省市都组织中高职衔接模式的探索,一批“3+2”中高职衔接教育的项目逐渐在职业院校兴起。国内许多中高职院校开始探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

在国内,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翁光远等提出项目化课程开发研究[1];昌永红提出了利用“课程化”进行职业标准的建立[2];黄波采用“六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3];胡建琴则提出基于施工过程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4];金波以“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分析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与学[5]。

在此,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3+3”中高职衔接班三届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针对现阶段中高职衔接班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学生反馈信息,分析现阶段中高职衔接班人才培养方案、教与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班的学生培养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

一、建筑工程技术“3+3”中高职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案

以在校和已毕业建筑工程技术“3+3”中高职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在高职阶段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促进教学改革。本次问卷调查包括主客观题型,客观题共分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3个部分11个问题,主观题包括最有印象课程或教师、有效教学法2个问题。

(二)性别构成调查与分析

从性别构成来说,本次对三个班级93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仅有18名女学生,占总人数的19.4%。每个班级的女学生人数在5~8名之间。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转段培养的学生中,女学生人数比例较低,以男学生为主。为平衡班级的男女比例、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丰富课堂,可以安排男性辅导员和女性任课教师;进行实训分组时可适当把女学生分配到各个实验小组中,男女协同合作,提高实训的质量和效率。

二、调查数据数理统计分析

(一)可信度检验

为增强本调查数据的可信度,利用spss软件中的可信度分析进行信度检验。本次检验采用信度系数——克朗巴克系数a进行信度检测。学者DeVellis(1991)认为,当信度系数克朗巴克系数a处于0.70~0.80之间时,说明检测数据的可信度相当好。由检测结果表1可得克朗巴克系数a为0.701,说明本次调查数据可信度较高。

(二)数理统计与分析

采用统计描述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调查学生样本为93,统计结果详见表2。对教学方式的调查,由于可选择多项教学方法,所以统计数有所增加。

由学生反馈数据分析(见表2)可知,对调查的各项内容93名学生的回答各有偏差。综合分析频数和标准偏差值可得,学生对课程重复率、教学局限、期末考核、作业完成时间以及教学方式几项的标准偏差较大,说明学生对该几项调查内容各执己见;然而,对课堂学习气氛、学习难度、喜欢教学阶段、技能提高方式、课程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的标准偏差较小,学生的反馈意见比较集中,说明大部分的学生认为高职阶段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对中高职两个阶段的教师以及课堂教学气氛满意度较高,同样认为自身技能的提高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在高职阶段希望开设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希望得到技术技能的培养,希望因材施教,区别培养。

进一步分析标准偏差较小调查项得出,93名高职转段生对高职阶段的学习满意度较好,由学生反馈调查内容可知,后期在人才培养以及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加强B类和C类课程的实训学时,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因材施教,难易得当,进而高效地提高高职转段班的教学质量。

分析调查内容标准偏差较大的几项,其中教学局限选项,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学不能全身心投入,一部分学生认为感兴趣的部分太少;对期末考核方式选项,有36.6%的学生认为希望开卷考试,有33.3%的学生希望课程考核采用综合考虑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针对教学方式,有84.2%的学生喜欢教授法、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这几项调查结果充分说明,目前开展的课堂教学吸引力欠缺、考核方式较单一,并且应融合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三)访谈调查

为客观评价现阶段中高职衔接培养的情况,结合问卷和访谈进行综合评价。

访谈调查重点从任课教师的角度了解现阶段中高职转段生的学习情况。选取辅导员、基础课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以及专业核心课教师10名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核情况、实训。

专业教师的访谈结果显示,中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课堂参与度不高、作业的正确率较低、期末考试的通过率较低等;而对实训环节中高职学生的评价良好、动手能力较强。

分析专职辅导员的访谈结果可得,由于中高职学生走读生较多,上课迟到现象严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低,对学习的重要性認识不够。

综合分析访谈结果,中高职学生的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低、课堂参与度不高等;中高职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不高,导致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无法理解,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实训课程的教学结果说明,中高职学生对动手性较强的课程较为感兴趣。

针对主观题“学生有影响的课程和教师”的回答,则大部分的学生对任课教师或课程印象不深,一部分的学生仅对班主任的课程有较深印象,这一点说明中高职转段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缺乏联系,这一点也印证了教师访谈中任课教师提到的“中高职转段生课堂学习气氛较差”。

三、讨论与建议

反思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班现阶段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局限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中高职衔接培养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不断反思,总结问题,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培养内涵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翁光远,郗锋,李青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59-61.

[2]昌永红.职业标准“课程化”处理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

[3]黄波.“六双”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职业技术教育,2011(8):57-58.

[4]胡建琴.基于施工过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1(20):10-13.

[5]金波.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230-232.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实训高职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