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同步开展基于ECS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实践与研究①
2019-10-30吴肖晓郑璇姚荣中吴婷
吴肖晓 郑璇 姚荣中 吴婷
[摘 要] 目的:探讨高级急危重症模拟人(emergency care simulator,ECS)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级三年制护理学生9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ECS)和对照组,分别对比学生综合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ECS)学生综合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问卷调查中除“教师教学满意度”外,其余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CS的应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虚拟场景切换教学模式,有助于缩短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差距,培养学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临床思维。
[关 键 词] ECS;情境仿真;急危重症护理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060-02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高职护理教学中属于教学拓展内容。该课程要求学生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判断,并准确实施救治。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患者维权意识较高,很多人不愿接受实习护生为其服务。而护生因为多次被否定,心理上从而愈发恐惧临床操作,缺乏实践机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传统的讲授—实践—考试模式已经不适合如今临床护理工作需求,大量本科院校现已引入高级急危重症模拟人(emergency care simulator,ECS)进行教学并取得较好效果。笔者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初步尝试以情境为基础,设置ECS参数,引导综合实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院三年制大专2016级护理专业2个班共96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我院于第四学期开设该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完成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等多门基础课程的学习。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和基础课成绩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课程由同一教师授课,采用同一教材及课程标准。
(二)方法
实验组采取结合ECS的理论实践同步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法。
1.实训室准备
我院护理实训中心配有高级模拟人(Emergency Care Simu-lator,ECS)急救模型Apollo、中心监护系统、ICU设备多套(包括床旁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简易呼吸囊、气管插管模型、中心静脉插管模型、电脑输液泵、无创监测仪及电动吸引器)等教学模型,能模拟逼真的临床环境,完成情境仿真的实训与考核。同时监护室内摄像头与多媒体设备相联通,能及时记录护生抢救情况并可以进行动态回放,便于护生组内与组间的讨论。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2.实验组
教师对授课内容进行引导性讲述,将学习任务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在实训课前一周,教师布置相关案例的预习作业,仅告知学生将面临的ECS设置的病种(如呼吸衰竭、心跳骤停、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等),而不告知具体生化指标和细节,学生随机分组,以5~6人为一组,通过进行小组讨论和查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展开自主性探索。实训课开始授课前15分钟,教师结合临床急救工作内容对ECS模型进行情境设置,如以患者颅脑损伤造成呼吸心跳驟停为例,设置10分钟内完成相应措施则复苏抢救成功,否则病人死亡。教师通过ECS与电脑中端相联,结合学生的具体操作,做出不同的结局和病情变化,如在给药过程中学生出错,在输入20%甘露醇时盲目给药而忽视了调节滴速,则教师手动将ECS模型人设置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每一组在抢救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点评。
3.对照组
教师进行备课,在课前准备一个相关案例,结合理论课讲述。课程中所有实训均已独立操作为单元,如心肺复苏、除颤术等反复进行实训,学生随机分组,按5~6人为一组。教师在进行演示后安排分组操作,课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课后对每组进行分析和点评。
二、评价方法
(一)理论考试
在学期末统一进行考试,分为选择题(A1、A2、A3型题,80分)和案例分析题(20分),卷面成绩共100分,按70%计入综合总成绩。
(二)临床技能考试
在学期末进行,由学生抽签决定考试项目的其中一项,授课教师按照临床考核评分标准进行打分,考核项目包括心肺复苏、球囊-面罩通气术、气道异物清除术、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术等,总分100分。临床技能考试成绩按30%计入综合总成绩。
(三)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对两组护生进行为教学效果评价,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所有条目均采用随机排列方式,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按课堂效果的实现程度与满意度和个人的能力素质进行打分,最高分计5分,最低分计1分。本次调查共发放了调查问卷96份,回收96份,有效率100%。
(四)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三、结果
(一)综合考评总成绩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表1),将考试成绩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檢验,P<0.05,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问卷结果
问卷结果(表2)数据显示除“对教师教学态度满意度”项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3个项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四、讨论
(一)ECS教学法的优点
1.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性。ECS通过对临床真实情景的完美模拟,可使学生体验高仿真临床情境,更好地完成综合性操作,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两组在实训时均采取分组教学,但实验组在面临ECS的各种复杂问题并动态变化时,其自主学习能力更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操作技能则较对照组更好(P<0.01)。
2.ECS方法评价客观,由教师引导完成病情多种变化的临床处理,提高学生的应激反应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教师教学态度满意度相差不大(P>0.05),说明无论哪种方式,教师的教学准备和教学热情是一致的,得到学生的肯定。而实验组在课后其组内合作意识、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学生更乐于接受ECS所设置的情境和其所反应的更为直观生动的教学模式。
3.ECS教学中体现了实际临床中复杂的病种及变化的过程,学生能从单一模式中跳出,通过逼真环境完成多项操作,并且整个操作紧张、刺激,很大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理实同步ECS教学的意义
随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不断发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学中做,做中学成为了一种广泛的教学模式。ECS基于该模式,从实际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出发,同步设置相应案例,提高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其评判性、综合性思维。
(三)ECS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该教学法对护理教师的临床护理工作技能要求较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且能掌握一定的临床案例。在备课过程中准备充分,既要有病种的多样性,又要体现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并结合护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及时的病情变化。通过本次教学研究,笔者认为教师在引导护生进行ECS教学法时应让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视频案例的效果更优于文字案例;在授课中教师密切关心护生动态,不应该因护生的某项错误操作而立即终止操作,应根据护生的错误发出相应指令引导,真实还原临床情境,这也让护生在授课过程中体会到了课堂的自主性和真正的临床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上,理实同步开展ECS的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对护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成绩、团队协作能力等都有一定的提高。当然,在ECS中也有一些病情模拟的限制,如无法完全模拟病情,对皮肤发绀、湿冷、恶心呕吐等症状体征还需要教师的口述描述。而一些学生对ECS模拟缺乏沟通,缺乏医护配合等,也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故该法还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虽然不能完全代替真人模拟,但针对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模式,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惠珍.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5.
[2]费素定,王小丽,徐金梅.ECS情景教学在急救综合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4):1017-1018.
[3]岳康异,李俊杰,王倩梅.基于战创伤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青年医师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31(4):113-114.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