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选修课中竹笛演奏艺术的推广
2019-10-30田甜
【摘要】竹笛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艺术表现力十分丰富,曲调婉转动听,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在中国民间音乐演奏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众多的西洋乐器冲击下仍然凭借其独到之处令人感叹。作为民族乐器的瑰宝,应该在高校选修课堂中有效的推广,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对民族器乐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审美情趣,使竹笛演奏艺术得到弘扬。
【关键词】高校;选修课;竹笛演奏;推广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竹笛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艺术表现力十分丰富,曲调婉转动听,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在中国民间音乐演奏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众多的西洋乐器冲击下仍然凭借其独到之处令人感叹。作为民族乐器的瑰宝,应该在高校选修课堂中有效的推广,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艺汇演和学生社团的活动繁多,生掌握了竹笛的基本演奏方法后,可以以独奏或合奏的形式参加学校的各种文艺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对民族器乐的艺术素养,增强学生审美情趣,使竹笛演奏艺术得到弘扬。
一、学习竹笛的益处
竹笛是用自然生长的竹子制作而成的,所用的笛膜也是天然长成的芦苇的内膜,由内而外尽显天然本色。竹笛的音色纯净、自然,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天人合一”的追求。竹子又是中国的象征之一,被誉为“岁寒三友”和“四君子”之一。我国的竹文化源远流长,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竹是君子的化身,中国文人墨客把竹子赋予人格化的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赞颂笛子的诗句也是数不胜数,如唐代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里“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里“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这些都是古人赞颂笛子的诗句。偏好笛子的人都是些古代君子、侠客,笛子在他们手中既是乐器又是防身的武器,说明竹笛是件很雅致又实用的乐器。竹笛的气息和中国的气功运气相似,用丹田之气作为支撑,吹笛既可以陶冶情操,又能达到强身健体之功效。
二、课堂引入,感受竹笛的艺术魅力
竹笛是吹奏乐器,其声音婉转动听,一直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有些大学生已在课外场所接触过竹笛这件乐器,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有从未接触过,但对这件乐器感兴趣而选修的。因现在流行音乐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和追捧,所以课堂引入,教师会先运用竹笛现场演奏或以播放视频的形式来欣赏竹笛演奏的流行歌曲或影视剧歌曲等,让学生们感受竹笛这件乐器的声音魅力,竹笛这件器乐的独特之处就在其独特的音色。让学生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借着学生对竹笛的兴趣,简要介绍竹笛的发展史,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了解竹笛的历史发展。竹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已有九千年的石器时代,是华夏文化音乐宝库中的绚丽瑰宝。让学生观看图片,讲述各朝各代竹笛的发展足迹,竹笛从远古时代的骨哨古笛到后来的四孔笛、六孔笛,再到当代业界盛行的七孔笛、加键笛,经历了从简单粗糙到精细先进的阶段,竹笛技巧也随之而丰富广博。
三、重视基础,初步掌握吹奏技能
竹笛的演奏是“气、指、唇、舌”的整体配合。竹笛的训练应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虽然学习的对象都是大学生,对各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很强,但大多数的学生是没有学习过竹笛这件乐器的,所以还是要从最基础部分来学习,打好基本是学习竹笛的关键。首先要了解竹笛的结构,吹孔、膜孔、指孔的位置;每个音的按孔位置;吹笛的两种演奏姿势:坐姿和站姿;怎样贴好笛膜,因竹笛的声音和笛膜的关系十分密切,笛膜的质量会影响笛子音色的三分之一,所以如何贴出声音好的笛膜十分重要。
(一)气息的运用
吹奏管乐器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对气息的运用。竹笛运用的是胸腹式的呼吸方法,可以通过人体解剖图来向学生说明人体呼吸位置,先双手掐腰感受吸气的位置,让学生明确呼吸位置和呼吸方法。气息的掌握应和口风、口劲结合。(口风是上下嘴唇形成的孔洞,根据吹奏不同音区的音,孔洞的角度发生变化。口劲是吹奏时上下嘴唇使用的力度。)对于初学者学习过程中吹奏不同音区的音,因口风、口劲和气息的控制和配合的不到位,在低音、中音和高音中会发不出声音或发出噪音,或是出现音准问题,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此时,应该让学生掌握吹奏不同音区的方法,使低音饱满,气息平缓;中音圆润,气息稍急;高音通透、明亮,气息急速的特点。结合口劲的力度和口风的角度,这样才能吹出想要的不同音区的好声音。
(二)手指的运用
重视竹笛演奏中的手指运用。初学者普遍的问题是因握笛手型不到位,使得部分手指按不严指孔,或是持笛姿势和口风之间的角度不正确,都会导致发不出声音。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握笛手形紧张引起的按不严指孔。所以握笛时应注意,手指要与笛身保持垂直,按孔必须用指肚;二是由于两手无名指指孔和中指指孔的距离稍远,按不严指孔。因竹笛的指孔不像西洋乐中的管乐一样,指孔是有按键的,竹笛的指孔只是凹进去的椭圆形孔洞,竹笛的指孔分布距离不是平均的,笛子的调越低,指孔的分布距离越远,由其是左右手的无名指按孔距离稍远,需要初学者有意识地拉伸两只手的中指和无名指之间的距离,无名指有意识地找指孔位置。三是吹笛时要注意持笛姿势和口风之间的角度,笛子要拿平,头和笛子的角度应保持垂直。
(三)舌头的运用
“舌”在竹笛的演奏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基础技能里,要学生掌握单吐的吹奏方法。单吐就是发字音“吐”字时的舌头位置。在练习长音时,或在吹奏曲子时,每小节的开始处,或谱子上没有连线的地方等,经常会使用单吐这一技巧。加上吐音,意图是使每个音听上去开始处明显、清晰、有音头。有些学生因只顾按音的指法,已顾忌不到在吹奏开始时应使用吐音,所以吹奏出的音,听上去没有音头,声音模糊不清。应注意,舌头的吐音要轻巧、有弹性,不要有大舌头的感觉。
大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时都学习认识五线谱和简谱等音樂的基础知识,在竹笛的课堂上,对一些不了解音乐基础知识的学生进行认识音符、节拍、节奏的讲解。使其在看到竹笛曲谱时,能认识和了解谱子,为竹笛演奏打下基础。因此,竹笛的学习只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系统学习。
四、引导反复练习,把握演奏初步技巧
基本掌握竹笛吹奏技能后,就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孰能生巧,学习器乐贵在坚持。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反复不断地练习才会掌握演奏的初步技巧。
刚接触到竹笛,吹奏时吸气位置掌握不到位、气息短促是很多初学者的最大问题。竹笛的演奏最关键的就是气息的支撑,所以气息训练尤为主要。在课上课下要求学生练习胸腹式呼吸方法,双手叉腰,用鼻子吸气,把气吸进腹部和胸部,吸满后不要马上吐气,憋住几秒钟再慢慢用嘴吐气的方式,每天练习十分钟呼吸。掌握了呼吸方法后,要使每一口气的呼气时间变长。用吹奏长音的方法练习气息,也就是一口气吹一个音,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经过不断的练习,会使气息逐渐变长。
因吹奏者的气息进入笛身引起笛膜的震动从而发出声音,所以对于刚入门的大学生来说,开始不会感受到每个音的气流变化,在吹奏低音和高音时气流速度会一成不变。若在练习跳进音程时速度来不及调整,演奏便会出现音准问题或发出噪音。所以对低音到高音转变的气流控制以及进行高低音的转换训练,在竹演奏过程中更为重要。音乐中的每一个音吹奏的气流缓急和粗细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结合口风的角度和口劲的力度反复练习音阶,感受每一个音的气流速度和口风、口劲的角度和力度。吹奏低音时,气流要缓,口风角度向下,口劲放松。随着音的逐渐升高,气流越来越急,口风角度越来越平,口劲力度逐渐加强,这些变化都是以气息的支撑为前提的。确保每个音的气流调节到最佳的状态,演奏的音准才能更准确。
因竹笛在演奏过程中,会接连不断地按不同音高所对应的指孔,手指按孔的灵巧程度也是需要反复训练的。可以从连续吹奏音阶或吹奏一些简单的练习曲开始练习。记住并熟练每个音的按孔位置。
舌头的单吐也需要反复的练习。初学者虽然了解了单吐的技巧,但结合不到笛子的吹奏上,在吹奏时还是利用不上单吐,或吹奏一会儿就忘记要单吐,这就需要在吹奏练习曲或简单小曲子时,把速度放慢,速度慢下来,就有时间注意到舌头的单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初步掌握竹笛的演奏技巧。
五、拓展教学范围,提高竹笛欣赏能力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高校素质教育重要的核心内容。这项重要的内容对塑造高校大学生的人格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诸多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具有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学生能够演奏小歌曲后,适当地拓展竹笛的教学范围,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倾听与欣赏竹笛音乐艺术,从而增长对竹笛音乐的欣赏水平和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竹笛欣赏中去。可以欣赏一些竹笛名家演奏的名曲及通过现代传媒手段观看一些民乐节目,来提高竹笛的欣赏水平。
从20世纪50年代起,竹笛事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知名的演奏家和教育家。演奏家的出现使竹笛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总结起来基本上有两大流派:南派和北派。两种流派是以地域差别来划分的。南、北两派的音乐风格完全不同。像欣赏竹笛南派曲笛曲江先渭的《姑苏行》和北派梆笛曲冯子存的《喜相逢》等,南派笛曲《姑苏行》是江南丝竹的音调来改编的一首具有典型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笛子独奏曲。乐曲优美典雅,婉转悠扬,表现了我国历史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喜悦心情。在演奏技术方面,南派以颤、叠、打、赠为主。北派笛曲《喜相逢》原是内蒙的一首民间乐曲,后被戏曲“山西梆子”及“二人台”作为过场牌子吹奏,表现出亲人们惜别后团聚是的欢乐心情。在演奏技术方面,北派以吐、滑、垛、花舌为主。通过欣赏这些乐曲,让学生们了解南北派笛曲的音乐背景、特点及所用技巧,感受竹笛乐曲创作的特点及音乐魅力,提高学生们对竹笛乐曲的欣赏水平。
综合上述,应大力在学生中宣传与弘扬我国的传统民族器乐,科学合理地制定竹笛演奏方面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欢竹笛这件民族器乐。
参考文献
[1]白春懋.关于竹笛教学的相关问题讨论[J].学周刊, 2015(9).
[2]帅惠.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學研究[J].北方音乐, 2018(12).
作者简介:田甜(1981—),女,辽宁省辽阳市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