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歌体裁钢琴曲的艺术风格探究

2019-10-30吴黎霞

北方音乐 2019年17期
关键词:巴赫钢琴音乐

【摘要】对钢琴音乐的研究文献,许多着眼于大作曲家创作的经典体裁,比如巴赫的平均律,贝多芬的奏鸣曲,李斯特的狂想曲,肖邦的练习曲、圆舞曲等,本文想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特性小曲—船歌体裁的研究,来获得更多对浪漫主义钢琴作品的理解和演奏的启发。

【关键词】巴赫;钢琴;音乐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船歌体裁的起源和发展

船歌一直是西方音乐中颇受作曲家欢迎的体裁,起源于意大利威尼斯的船夫曲。[1]这种叫做贡多拉(gondola)的狭长轻舟,从11世纪开始,几百年来不断改良,一度成为了威尼斯的城市象征。以小船为生的船夫们,平日工作和生活中自由歌唱的爱情,美景等风俗小曲,也随着威尼斯四通八达的水道流传开来,虽然贡多拉作为交通工具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种风俗小曲一直影响到数百年后某些艺术歌曲和钢琴小品的创作。

船歌是浪漫主义作家喜欢的一种音乐形式,19世纪的浪漫主义歌剧首先引入了船歌这种世俗音乐。[2]最早把船歌运用于专业音乐创作的是法国轻歌剧的奠基人奥芬巴赫,他善于把舞台剧、喜歌剧和城市民谣相结合,并在当时受到广泛的欢迎。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一首女声二重唱《船歌》,正是威尼斯船歌的曲调。还有许多作曲家也创作过船歌风格的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如罗西尼的声乐套曲《威尼斯赛船歌》,描绘了威尼斯传统节日赛船会上激动人心的贡多拉比赛前后的情景。还有舒伯特的《船夫之歌》,多尼采蒂的《船夫曲》等等。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小品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手段,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喜欢用钢琴小品的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3]短小精致,富有诗意,抛开歌词的桎梏,更能表现个人内心细腻的情感,所以许多歌曲被改编为钢琴曲,创作出了无词歌、小夜曲、摇篮曲、练声曲等钢琴小品体裁,而船歌也被改编为此类型的抒情钢琴小品,如门德尔松《无词歌》中的三首《威尼斯船歌》,肖邦《升F大调船歌》,李斯特钢琴套曲《威尼斯和拿波里》中的《威尼斯船歌》,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福雷创作的十三首《船歌》及安东鲁宾斯坦、巴拉基列夫等作曲家都用船歌这一体裁创作过钢琴曲。

二、船歌与浪漫主义其他钢琴特性小品的比较

19世纪钢琴制造工艺不断改良,钢琴的音域更加宽广,音色更加细腻、洪亮,尤其踏板的发明,产生了和声混合的共鸣声,带给钢琴音乐前所未有的奇幻色彩。随着钢琴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使这种乐器走出教堂和宫廷,進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各类社交场所,也由此,各种短小的单乐章抒情钢琴小品被不断创作出来,这类体裁都被称为“Character piece”,意为“特性小曲”或“风格小品”。钢琴小品体裁有几十种,其中有声乐曲发展而来的无词歌、船歌、夜曲、叙事曲、摇篮曲;有文学体裁发展而来的幽默曲、传奇;有舞蹈音乐发展而来的谐谑曲、回旋曲;还有浪漫主义首创的一些钢琴体裁音乐瞬间、即兴曲等。

和浪漫主义的其他钢琴小品体裁相比,船歌有以下一些特点。

从音乐表现内容来看,与其他体裁如进行曲、摇篮曲、夜曲等有着不一样的表现内容,船歌是描写水上生活场景和情感为主的音乐,同样带有“歌”字的无词歌体裁,带有歌唱性旋律的特征,题材范围较广,往往没有特定场景的指向。

从音乐风格来看,船歌多为音调悠长,抒情优美的民歌曲风,各种复节拍的旋律让人联想起荡漾的水波,比即兴曲、幻想曲、音乐瞬间等体裁风格更为统一稳定。

从音乐结构来看,船歌多为简洁明晰的二部或三部曲式,小而精致也是钢琴小品的共同特性,如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是复三部曲式,门德尔松的三首《威尼斯船歌》单三部、单二部、副二部曲式,福雷的十三首《船歌》也大多采用单三部或复三部曲式。

三、船歌钢琴体裁作品的共同特征和差异

船在水上前行的律动和歌唱性的抒情旋律,可以概括这一体裁的共同特征。

(一)富有律动的节奏特点

船歌早期多为6/8拍节奏,但节奏主要也是为了表现划船或者水波的律动特点,所以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采用了平稳的4/4拍来表现均匀划行的形象,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12/8则更具有悠长和静谧的感受,福雷的《船歌》中运用4/6、9/8的混合节拍,更增加了音乐的复杂性和流动性。

(二)抒情优美的旋律风格

无论是风格质朴的门德尔松,带有俄罗斯风味的柴可夫斯基,诗人气质的肖邦,还是阳光明媚的李斯特,在选择这一体裁创作钢琴曲时,都用抒情的音调描绘出了各自心中的“船歌”。音乐是作曲家的内心写照,也能引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结合了调性、旋律、节奏、伴奏织体等具有船歌特点的抒情小品,仿佛带有波光涟漪,轻舟荡漾的画面感。

船歌体裁因作曲家不同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而形成不同特点:

门德尔松是兼有古典主义逻辑性和浪漫主义幻想性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喜欢用音乐描绘自己的旅行观感,他的三首《威尼斯船歌》也是基于他在威尼斯的旅行印象下创作的,这首作品之所以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在各种音乐会中经常上演。[4]乐曲全都采用6/8拍这一典型的船歌节奏,右手是设定在人声音域范围内的歌唱性旋律,还伴有重唱和对唱,左手伴奏织体突出划船的律动特征。这三首船歌也体现出门德尔松优美精致,鲜有矛盾冲突的创作风格。

浪漫主义的“钢琴之王”李斯特,致力于丰富钢琴的表现性能,他的钢琴作品有着华丽的演奏技巧,交响化的音乐感受。如果说李斯特的《意大利游记》源自意大利的人文情怀,那么《威尼斯与拿波里》就像他的音乐日记,其中的两首船歌体裁作品都改编自声乐作品,一首活泼愉快,一首悲伤忧郁。乐曲在保留歌曲原有旋律、节奏、情绪的基础上,运用了多声部的旋律、华彩经过句,大量八度和弦音程等器乐化的创作手法进行改编,在威尼斯船歌的旋律中,能够听到李斯特内心的诗情画意和情感体验。

肖邦是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不仅开创了钢琴史上全新的演奏表现力,也将波兰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怀融入了其创作的血液中。他的《F大调船歌》创作于他和乔治桑夫人感情即将破灭和其个人健康每况愈下之时,所以这首乐曲就像表现对昔日美好恋情的回忆和与命运不屈的抗争。乐曲采用12/8拍的节奏,重音落在第一和第七拍上,使旋律气息更加宽广,好像其绵绵情意的独特表达。在乐曲结构上采用了大大超出体裁范围的三段曲式,尤其是再现段落,声乐性和器乐性交融的“交响曲般的全奏“,体现了肖邦音乐风格的最大特点,也使船歌这种抒情小品体裁的创作包含了更多的内涵。

柴可夫斯基是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作品不仅充满浓郁的俄罗斯风情,更有着对现实主义的深刻思考。《六月-船歌》选自其钢琴套曲《四季》,作曲家用抒情动人的旋律,描绘在俄罗斯最美好的季节里泛舟湖上的宜人景象,旋律发展上因为运用“下行四度跳进的特性音程和带有增二度的典型俄罗斯音阶”而带有淡淡的忧伤,在4/4拍平稳的节奏中,用两短一长节奏的伴奏织体表现划船的律动感,乐曲中部又用对比性的调性和节奏表现欢快的舞蹈场面。在这首《六月-船歌》中,静谧的大自然画面,热烈欢腾的生活场景和忧郁伤感的内心思绪,全都呼之欲出,可以说用音乐描绘了理想与现实的真实写照。

福雷是跨越19世纪和20世纪的“抒情诗人”,是“连接浪漫主义与印象主义风格的桥梁”。他的音乐既有浪漫主义的抒情性与幻想性,又有印象主义的色彩性和朦胧感。福雷从1883年-1921年,一共创作了十三首《船歌》,是这一钢琴体裁作品数量最多的作曲家,从这跨越了其半生创作的作品體裁中,可以看出作曲家在和声处理、织体运用,调式调性融合级节奏运用等创作风格的变化。福雷的《船歌》既带有法国音乐优雅精致的特质,又有着超越现实的深邃思考,是记录其生活和情感历程的特殊载体。

四、研究船歌体裁钢琴曲对演奏的意义

音乐体裁与音乐作品的创作和表现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音乐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以船歌体裁钢琴曲为例,这一体裁曲式结构一般较为短小简洁,旋律舒展而带有歌唱性,风格抒情,节奏和伴奏织体常常表现划船的韵律和水波的起伏,体裁特征对演奏中音乐风格的把握、节奏韵律的掌握、甚至和声色彩的体现、旋律声部的表达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演奏有一定的指导和提示作用。

当分析音乐体裁与音乐作品内容和演奏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时,也要注意体裁的多样性和开放性。题材的创作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不同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和个人经历,情感表达也各不相同,比如门德尔松体现德国人的严谨,柴可夫斯基代表俄国人的深沉,肖邦展现波兰人的乡愁,李斯特带来匈牙利人的热情,福雷呈示法国人的优雅,在不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的《船歌》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和情怀。研究船歌体裁钢琴曲,有益于演奏者正确把握此类作品的演奏风格,掌握船歌体裁的音乐语言和创作背景,对真实地再现音乐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静.《六月-船歌》与《威尼斯船歌》比较分析[J].当代音乐,2018(07):100-101,104.

[2]尹雪芳.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分析[J].当代音乐,2018(1):77-78,82.

[3]吴黎霞.钢琴诗人的回忆之舟——浅析肖邦《船歌》[J].当代音乐,2018(6):77-78.

[4]毛炜.浅谈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的曲式及演奏[J].当代音乐,2016(14):54-55.

作者简介:吴黎霞(1982—),女,汉族,江苏省启东市人,讲师,人文艺术系主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项目编号:2017SJB0716)。

猜你喜欢

巴赫钢琴音乐
纸钢琴
让人闻风丧胆的巴赫
我是听巴赫的
音乐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音乐
一生都在争工资的巴赫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