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太白林区资源现状及森林抚育技术探讨

2019-10-30魏继强

南方农业·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天然林森林资源

魏继强

摘 要 森林抚育是现代森林经营的永恒主题。秦岭林区是我国的主要林区之一,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基于此,针对位于秦岭林区的陕西省太白林业局辖区内不同的中幼龄林,总结出不同的抚育措施。

关键词 森林资源;天然林;中幼龄林;抚育措施;秦岭林区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8.049

秦岭林区森林以天然林为主,绝大部分属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采伐和人为干扰后恢复的天然次生林,中幼龄林占绝对优势。目前,秦岭林区森林普遍存在着林分密度过大,林内环境较差,林木生长空间不足、竞争激烈、分化明显和华山松病虫害较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亟待进行抚育。

森林抚育是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和经营的重要手段,是优化森林结构、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森林健康状况、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充分发挥森林各种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

1 森林资源概况与特点

1.1 森林资源概况

秦岭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既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水源地。陕西省太白林业局位于秦岭西部,区内地形地貌复杂,森林类型多样,种类组成丰富,生物区系成分复杂,国家和地方珍稀保护生物种类众多。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总面积15.914万公顷,占秦岭林区总面积的3.3%;林地面积15.804万公顷,占秦岭林地面积的4.1%;有林地面积14.692万公顷,占秦岭林区有林地面积的5.8%。森林覆盖率92.3%;活立木蓄积量1 595.26万立方米,占秦岭林区活立木蓄积量的7.85%。

按起源分,天然林面积14.271万公顷,林分蓄积量1 573.41万立方米,分别占秦岭林区总有林地面积和蓄积量的97.13%和98.63%;人工林面积0.421万公顷,林分蓄积量21.85万立方米,分别占秦岭林区总有林地面积和蓄积量的2.87%和1.37%。

按林龄分,中龄林、幼龄林面积3.757万公顷,林分蓄积642.89万立方米,分别占秦岭林区林分面积和总蓄积的46.1%和40.3%;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面积7.936万公顷,林分蓄积952.37万立方米,分别占秦岭林区林分总面积和总蓄积的53.9%和59.7%。

1.2 森林资源的特点

1.2.1 优势树种明显,森林种类多样

构成秦岭林区森林的主要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铁杉林、云杉林、冷沙林和松林等,树种主要有油松、华山松、桦、山杨、栎类、铁杉、云杉、巴山冷杉和太白落叶松等,这些树种是构成秦岭林区森林的优势树种,生态区位重要。

1.2.2 植物种类多样,林分结构复杂

秦岭林区近熟林、成熟林结构可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三层。乔木层位于林层上部,郁闭度较高,往往一个或多个树种占优势;灌木层和草本层位于森林中下部,种类较多,多为耐荫种类,多为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

1.2.3 天然林占优势,生态区位重要

秦岭林区森林以天然林为主,占秦岭林区森林总面积的97.13%。在天然林中,栎类、桦等阔叶林占优势,松林次之。人工林以华北落叶松、油松为主。

1.2.4 植被结构复杂,垂直分布明显

秦岭林区海拔为800~3 400 m,垂直高度跨度范围较大,加之气候条件随高度变化明显,使秦岭林区植被垂直分布较明显。

1.3 森林资源的不足

1.3.1 林地生产力低

林区林木蓄积生长量仅为每年不足2 m3·hm-2,比相同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50%以上。

1.3.2 林分中目的树种组成较低

现有林分经过多次重复采伐作业,目的树种特别是珍贵树种组成比重越来越低,平均在30%以下。

1.3.3 林分郁闭度大

高郁闭度林分逐年增多,多年的封山育林导致天然林资源郁闭度大,林内风倒木、枯立木,断头木较多,幼苗幼树、目的树种被灌丛、藤条缠绕,天然珍贵树种资源稀少,林木株数均达不到林分结构的合理株数。

1.3.4 人工林密度较大,径高比例失调

人工林内杂草、灌丛较多,林内通风透光性差,林木长势不良,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高生长较大,径生长不足。

2 开展森林抚育及探索抚育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重要性

开展森林抚育是解决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林地生产率低、森林结构不合理、系统功能不强等问题的关键措施。秦岭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既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水源地。

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对于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碳汇、增强生态功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必要性

森林撫育是发展现代林业的需要,是生态建设的需要,是建立生态安全体系的需要,是增加后备森林资源的需要,也是促进森林正向演替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

近5年来的森林抚育实践和陕西省太白林业局抚育成效监测结果表明,森林抚育已经在提高秦岭林区森林质量、提升林区生态效能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同时也发现,由于秦岭林区生态区位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目前有些规定如抚育措施、强度等还存在一些不适用之处,有必要针对不同的林分,探索出因地制宜的抚育措施,以便进一步提高森林抚育实效。

3 森林抚育措施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辖区,天然幼龄林、天然中龄林、人工中龄林占中幼龄林面积的90%以上。基于此,针对这三类不同林分,总结出不同的抚育措施。

3.1 天然幼龄林抚育

3.1.1 主要问题

密度大,林内光照不足,灌木较多,林下幼苗幼树生长空间小。

3.1.2 抚育目的树种

目的树种为红桦、云杉、油松、栎类等。通过抚育,使林下针叶幼苗幼树获得充足的营养空间,使红桦在高度生长的同时,促进径生长,形成针阔混交的稳定林分。

3.1.3 抚育措施

对林分以透光为目的进行全面抚育。1)清除影响目的树种的藤本、灌木,为林下针叶幼苗幼树生长提供空间;2)进行目标树选择,抚育强度控制在10%以内,郁闭度降为0.7,促进林木径生长同时,继续高生长;3)清除枯立木、病虫木,改善林内卫生。

3.2 天然中龄林抚育

3.2.1 主要问题

林分密度较大,枯立木、风倒木较多,林内环境较差;藤本、丛生木多,林内生长空间不足;林下幼苗幼树更新不良。

3.2.2 抚育目的树种

目的树种为红桦、铁杉、华山松、栎类等。通过抚育,促进结构优化,形成异龄、混交、复层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和林下更新,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效能。

3.2.3 抚育措施

抚育方式为综合抚育。1)清除藤本、枯立木、风倒木、病虫木;2)清除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灌木;3)减少一丛内丛生木株数;4)对主林层进行修枝和轻度间伐,使郁闭度从0.8降为0.7。通过抚育,不但为幼树生长、更新提供空间,而且促进了中龄林木的径生长。

3.3 人工中龄林的抚育

3.3.1 主要问题

林分密度太大,为同龄林,林木分化严重,林下几乎没有天然更新。林下灌木、草本植物很少,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效能的发挥。

3.3.2 抚育目的

目的树种为华北落叶松及其他乡土树种。在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效能的基础上,通过伐除被压木、濒死木及部分中等木,促进林下乡土树种及灌木的自然更新,远期形成异龄、混交、复层结构。

3.3.3 抚育措施

抚育方式为综合抚育。1)清除风倒木、病虫木、雪压木;2)清除濒死木、被压木,株数强度控制在15%以内。过大,易出现风倒、雪压等情况;3)清除部分中等木,使郁闭度从0.9降为0.7,为天然更新提供空间。

4 結语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森林抚育,要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承载能力,维持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健康和持久的林地生产力,以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多功能需求为目标。笔者提出了适用于秦岭林区的森林抚育方式和方法,以期达到严格保护和合理经营相协调,促进森林质量和生态效能提高的目的。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天然林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关于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
浅谈营林生产的重要性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基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天然林保护问题与对策
中办国办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基于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