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都市型农业的发展

2019-10-30李良

山东青年 2019年8期
关键词:都市农业优势发展

李良

摘 要:都市农业的发展,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的共同作用下,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使发展观念、发展重点、发展战略、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等,正以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转变。都市农业已成为整个都市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着休闲旅游的功能,而且融生产性、生活性,向着多样化、多成次、多中心,组合式的方式高效发展。它让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的同时,不断满足了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在城市经济逐渐升高,都市与农村之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会变得更加有机契合,只要经过不断全面调查,天津都市现代化农业及优势产业,都会完全成熟的发展起来。

关键词:都市农业;合理定位;优势;发展

随着天津市逐步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发展城市的经济就必须要合理的规划布局城市的产业模式,其农业也必须逐渐向都市农业转型。合理规划布局天津市的都市农业的产业结构,是天津市农业发展的实际和需要。把传统的生产型的农业产业转变为新型的都市农业,使农业产业的功能不断转变为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才能让都市农业得到更高、更好、更快的发展。

发展城市的经济的基础条件和决定性的因素就是要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产业结构,优化都市农业产业布局成为其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都市农业的概念

都市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是一种包括从生产(或养殖)、加工、运输、消费到为城市提供农产品和服务的完整经济过程,它是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形成具有多功能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特征的都市农业,使其可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情况下提高城市的经济和服务于都市居民。

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思想,他设想在合理规划和拥有美好环境的城市中,人们可以自己自足。美国经济学家体马哈认为城市与外界环境联系微弱,都市农业可以改善城市市民生活的环境,可以将市民和外界的自然环境紧密的联系起来。并且可以向都市居民提供丰富绿色的农产品,满足生活需求。

在城市经济生产力逐渐升高,都市与农村之间、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会变得更加有机契合,形成多层次化的都市农业模式,更快提高城乡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发展目标

我国在近些年相继提出了天然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多种发展方式。把都市农业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优化,使都市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相继出台,都市农业的发展逐渐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发展都市农业,不但能够高效发展农业产业,同时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天津市的龙头产业是工业,但是为了使天津市成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天津市必须转变产业结构。在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必须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发展多样化、高级化的都市农业的同时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绿色发展。

三、发展方向

天津市都市农业的加速发展,会让全市农业产业格局不断地进行调整,这样就加速了绿色农业发展,加快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增强了农业科技步伐。通过改革升级,农业结构由单一种植业为主转向种植、加工、养殖、旅游观光等多产业的协同发展。由数量和产量的增长调整为效益质量的增长。大力发展畜牧、蔬菜、花卉水果、水产五大重点优势产业。逐渐发展成有特色、高质量、绿色环保的产业。

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多建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同时,使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形成独特的都市农业产业结构。

四、都市农业产业格局的优化

都市农业受城市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多功能性,不同类型的区域承担着不同的都市农业类型,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根据天津市都市农业发展势态,对农业的产业布局进行规划,产业功能划分为综合产区,中心优势产区和特色产业区,即一圈两带四区的空间布局模式。如图:

(一)一圈:中心圈,中心优势产区

中心圈是指中心市区周围的城市,即环城四区。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该地区与市区地域相互交错,围绕中心城区,形成绿色屏障。环城四区距离市区最近,该地区有农业,渔业和农林牧渔业的优势,因此该区域应该坚持“绿色生态,高效精品,体闲观光,科技文化”的发展定位,稳固精品农业的生产功能,突出休闲观光功能。主要是:1、以高科技作为引领方向,使用近郊成熟的农业技术,信息技术,开发以花卉,蔬菜,食用油、菌等優势农产品的培育。 2、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为市民提供节假日旅游观光基地,开发体闲农业,如:市民菜园,采摘园,旅游景点附近的农家乐,让市民近距离的接近大自然,享受田园生活。3、发展高科技农业培训基地和文教设施,可以让农民及时获取农业信息,吸收和掌握最新的科技农业知识。

(二)二带:特色产业带

(1)滨海新区生态发展带

该地区在天津市滨海新区,该区水域面积广阔,有大面积的盐碱地。该区的农业,渔业和农林牧渔业,非常具有优势,而且有广泛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发展高效益的生态种养殖,发挥临海优势,开发连片海水养殖,建设养殖基地,提升特色农产品,拓展海滨观光旅游。以特色农业,种苗渔业和休闲观光渔业形成滨海特色产业区。

该区自然资源丰厚,人才,科技,政策等优势显著,为发展特色农业,渔业,体闲观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要发展节能,节水,生态环保的种养殖。二要培育滨海新区玫瑰香葡萄,冬枣,海珍品等优良的农产品。三要以“海”为依托,把金枪鱼,彭泽鲫等特色水产品进行加工,让特色活鱼出口创汇。四要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珍品,特色鱼种育苗,引进国外特色鱼种,提高海水养殖鱼类苗种的能力和质量。五要以沿海渔业风情开发旅游观光,发展体闲渔业,生态教育和文化创意等综合服务。

(2)蓟州区特色产业发展带

天津市的蓟州区,是天津市内独一的山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地。该区有山有水,土地资源丰硕,植被茂盛,具有很好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天津出名的旅游胜地,享有天津后花园的美誉。该区的农业,林业,渔业和农林牧渔业发展水平超过其他区,具有较大的优势。该区以绿色产品为主导产业,山区生态保育能力强,显现农业观赏旅游特色。

结合当地特色,该区发展重点为:一要加强绿色农产品生产,建设南部地区优质粮食区,中部地区绿色食品区,北部山区干鲜果品区。以盘山柿子,板栗,核桃,葡萄,苹果为重点,建设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二要建设生态渔业养殖区,利用于桥水库水面大,水质好,天然饵料资源丰富等优势,合理开展生态渔业养殖。三要建设生态畜禽养殖区,扩大生态养殖,重点建设蛋鸡,肉羊,散养鸡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四要利用山区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结合当地的风貌特色和乡村民俗文化,发展观光旅游业。

(三)四区:综合功能区

远郊四区(宁河区,宝坻区,武清区和静海区)是天津市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区。环境优美,生态景观秀丽,空气清新,林带成荫,农业绿色空间广阔。湿地,农田,林地资源丰富。为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区的农业占有很大的比重,优势显著,应突出延伸农业产业链,以林地,农田和湿地为依托拓展休闲观光,建成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一要以果蔬,畜禽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建设绿色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果品基地。建设奶牛,肉牛,生猪,肉羊,肉鸡,蛋鸡等优势畜产品养殖基地[1]。二要建立专业化种植与养殖业,创建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园和农业旅游景点。三要发展农产品保鲜,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综合效益。

五、推进现代农业化的建设

(1)合理定位天津市都市农业发展

天津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应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上,制定合理的农业发展方案,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多样化,将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实现耕地资源的产量最大化,创造更大的价值。天津应发挥天然优势,在有限耕地发展的同时,注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用另一种方式创造收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在开发过程中,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在功能上,要保障安全健康绿色农产品的供给,保障就业,农业服务,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体闲娱乐等。

(2)构建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体系

确定天津市的支柱产业,从天津市的整体经济出发,根据现实情况、区位优势、市场需求、技术水平等条件,天津市应该把海洋渔业、水果种植业、休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性产业[2]。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3)加强政府政策和新型科技的支持

在天津市内,除了落实国家规定的有关政策法规之外,政府还要在自己的权力之内,制定具有可行的优惠政策,惠民利民,吸引更多外来投资者,建立良好健康的投资环境,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3]。重点是:一要开展资金政策扶持,建立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休闲农业发展。二要税收政策扶持。享受农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农业种植,农业科技实验基地建设。引进科技和智慧,加速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发展,为农民提供快速、便捷的技术和市场信息。

(4)重视教育,加强农业培训

都市农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知识,要有针对性的聘请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性地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讲座和参观学习,锻炼一批专业素养高,支撑都市农业发展的技术人员。对农村农户进行集中式知识,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批专业技艺型,生产经营型,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建设职业农民培训中心,系统化提升农民的技能知识面。

六、结论

从天津市环城区县延伸至蓟州区,积极开展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保持农业及各类产业良性发展。

(1)天津市都市农业产业优势总体上呈现由中心向外围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天津市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应对天津市都市农业的产业进行规划。根据产业功能划分为核心产区、综合功能产区、和特色产业区。根据天津市的特色产业和地理优势,形成一圈两带四区的产业发展。

(2)农业产业拥有绝对优势最明显的是滨海新区和四区县。又因天津市都市农业产业的发展分布比较集中,所以绝大部分地区发展都应有各自的特色。

(3)林业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远郊区县的林业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如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蓟州区。因此天津市把林业作为远郊地区的优势产业来发展,在环城区域通过绿化造林,为天津市建立绿色屏障,让环境更优美,空气更清新。

(4)天津市牧业产业不存在优势,但是从产业动态情况看,很多地方的牧业发展速度还是相当快的,如北辰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州区。因此,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這些地区的牧业随着都市农业的全面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应该让这些地区的牧业更加有前景。

(5)渔业作为天津市的特色产业,各区渔业的产业优势普遍显著。尤其是滨海新区,最具有突出优势。但对于发展速度偏低的地区可以考虑改变发展模式等来提高发展速度,尽快达到专业化水平的同步优势。

从整体来看,通过发展优势产业来引领都市区域的经济效益的提升,是最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基于天津市的发展现状,优势产业已经逐渐形成,但是目前的产业发展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发展,但只要经过不断的全面调整,要达到都市现代农业完全成熟的发展指日可待。

经济论坛                            论公司减资行为下债权人利益之救济[参考文献]

[1]刘会想,孙国兴,李瑾.天津沿海都市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J].新疆农垦经济,2010(03):52-56

[2]曲福玲.天津都市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0(09):37-39

[3]李瑾,史佳林,贾凤伶.天津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目标与对策建议[J].天津经济,2012(08):16-19

(作者单位:天津市西青区国土资源分局,天津 300384)

猜你喜欢

都市农业优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矮的优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画与话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对天津市发展生态型都市农业的思考与建议
城乡统筹背景下都市农业的发展特点及对策分析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