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9-10-30刘晗

山东青年 2019年8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刘晗

摘 要:高校思政课是引导高校大学生提升思想和品德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政课是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最直接的方式。高校大学生是新青年一代的代表,尤其是展现了新青年一代的精神面貌,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面貌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尤其重要,而如今的高校思政课却背负着“不被重视、枯燥乏味、没有用”等的负面形象,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此情境下负重前行。正值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我认为“互联网+”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可以通过改变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善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本文首先论述“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背景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对思政课教学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改革

一、 “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内涵、背景和意义

(一) “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内涵

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与其他方面进行挂钩,通过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特点,使得某些传统内容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进行改革创新,创造新潜力。“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就是通过互联网与思政课的结合,改革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使思政课更加开放和有趣,能够符合新一代青年学生的上课需求,同时又能过通过新方法达到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背景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众所周知,互联网改变着世界的方方面面,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互联网可以汇集海量信息,加快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也加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互联网还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将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使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互联网实现了人类的跨时空交流,等等。互联网在推动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它的消极影响,比如说“低头族”的出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将互联网利用好就能给人们带来益处,相反,利用不好将对人们造成伤害,尤其是新一代青年人,普遍对手机上网有着较大依赖,他们在快速浏览各种信息时,也标志的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度下降,尤其是在思政课堂中,普遍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课时玩手机,他们错误的利用了互联网,也错过了一堂有思想深度的思政课。将互联网同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思政课教同学们正确利用互联网,传播正思想,通过互联网将思政课变得更加有趣,“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刻不容缓。

(三)“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意义

思政课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肩负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于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有着战略意义。“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能够将“互联网+”与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相结合,在继承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优良特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行创新,运用各种互联网和新媒体手段,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1.进行“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推进“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地位,有利于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有利于宣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識形态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思政课教学是培养正确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正面思想教育、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加强阵地建设与管理防范并抵制错误观点的传播,扩大网络主流舆论正能量导向,抓好思政教育,对国家和社会意义重大。

2.进行“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对于学生的影响

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思维和学习方式都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他们喜欢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也喜欢从互联网上学习知识。他们思维活跃,开放创新,他们喜欢尝试新事物,喜欢独立思考和判断。“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使得思政课教学模式变得丰富起来,不再是传统课堂教学,提升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学校知识信息的垄断,学生不再仅从教师和学校那里获得信息,他们的知识信息来源更宽更广,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态度和道德的因素变得复杂。

3.体现高校思政课教学价值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中,影响力度不够,考核方式单一,不能让学生更深刻的分析思考。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全面普及,尤其是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学生接收到的思想文化也呈现多元化,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显得更加重要。

二、“互联网 +”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 +”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面临的机遇

互联网通过各种花边新闻等娱乐方式满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心理,成功的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样,可以利用学生对互联网上的各种新鲜事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思政课上,通过多种方式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传送给学生,既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也增加了思政课的乐趣,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于思政课内容的实践能力,通过具体事例,大幅度提升思政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思政课可以利用互联网可以汇聚海量资源的功能,为思政课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很多优质高效通过互联网推出了网上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上课形式的选择,也实现了不同地区思政课老师可以通过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视频得到学习,这样不但提升了思政课的课堂丰富度,而且可以通过学习优质思政课堂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2.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

互联网汇聚海量资源的功能,不仅为思政课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而且使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思政课一直带有一个课堂无聊的标志,传统的思政课大多采用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输出教学,学生们认为这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他们的兴趣不止于此,他们对互联网的各种消息有着更大的兴趣,那么思政课可以去除传统的课本教学,搜集符合思政课堂的有趣事例进行案例分析教学,如此一来,既能符合学生对新鲜事例的好奇心理,也能提高他们对突发事件明辨是非的能力。

3.改革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

互联网对于思政课的改变不仅仅限于对于教学信息资源的丰富,而且可以丰富思政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改革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思政课堂主要以授课为主,互联网可以通过新手段丰富思政课堂的上课形式,比如说通过在微信建立问题讨论小组,随时讨论新鲜事发表新观点,老师则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关注点,了解课下学生对此事件的理解和看法,在课上与同学们讨论,引导学生对此事件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还可以通过建立课题教学,将本课题与互联网结合,与学生一起探讨本课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与学生进行互动,比如说通过课堂软件摇一摇,随机抽选学生回答问题,当然也可以通过此方式进行抢答、签到、提交课堂作业等,提高学生参与度。

(二)“互联网 +”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面临的挑战

1.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难以改变

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已延续多年,固定的教学模式难以做出较大改变,尤其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熟练掌握,对不熟悉的新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存在质疑,再者,新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还未得到较成功的实验,没有形成创新型思政课教学模式新方向,新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好坏与否存在不确定性,并且,使用新的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对于思政课教师因人而异,新的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不能符合所有思政课教师。

2.教师的主体地位易被弱化

“互联网 +”思政课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更加开放的思想碰撞,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让思政课变得更加有趣,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丰富上课形式,学生可以以更加自主的方式学习思政课,但是反过来,教师的主体地位就会受到弱化,思政课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互联网让学生更加丰富和自主的上思政课,那么老师对于学生三观的引导作用就会得到削减。

3.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易遭冲击

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参差不齐、真假难辨,这无疑是对“互联网 +”思政课教学模式的一个巨大考验,如何过滤错误的信息,让学生阅读到更正面积极的信息具有很大的难度,学生在互联网上阅读到的不良信息会错误的引导他们的三观,也增加了思政课教学的难度。互联网增大了言论自由的范围,使得人们的视野更加开放,互联网的娱乐特点更是让人们难以拒绝,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有那么多人习惯性的低头玩手机,尤其是新一代大学生在听思政课和玩手机之间往往会选择玩手机。互联网的这些特点和它对人们的影响,对思政课要引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造成冲击。

三、“互联网 +”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应对策略

1.运用互联网信息,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使得人们可以迅速获得千里之外的新闻等信息,网络舆论也成为了一种维權的手段,在这样一个时代,如果思政课教学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如果课堂内容联系实际生活,那么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思政课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通过将课本知识将实践中的事例进行联系,更加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这样可以通过当代实时事例,增强思政课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更好的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观判断。

2. 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参与感

思政课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并参与进来,例如专题讲授法、讨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以及将课本内容与案例相结合的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专题讲授法是老师将课本的章节内容进行分类讲解,将同一类型内容作为一个专题,这样能够更加突出专题的主题内容,这种方法也增加了教师对于课本熟练掌握的要求。讨论教学法是老师提前给学生布置好思考的题目,让学生们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老师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最后达成性感共鸣,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分析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思政课所要传达的思想通过实践的方法让学生们习得,比如说通过让学生参观红色实践基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联系理论内容,达到思想和情感的升华。再一个是案例分析法,通过将热点新闻传送给学生和对热点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对理论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这一方法也可以应用到专题讲授法,并且可以延伸,让学生们对这一案例分析进行辩论,让思政课堂教学可以更加多姿多彩。

3. 重视思政教学,坚持核心价值观引导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就是思政课堂,大学生处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国家未来,思政课如此重要却又存在着普遍不被重视的现象,所以高校领导应该加大对思政课的关注,把高校思政课放在重要位置,这样学生也能增加对思政课的重视,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鼓励思政课进行改革,配合思政课教学方式,放宽对思政课的考察形式,鼓励和允许一部分老师采用新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思政课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如此重要,所以要突出思政课的核心思想,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将来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

办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关乎国家未来发展,在新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改变人们生活的今天,思政课堂要打开大门,顺应时代特点,结合实践发展,将时政课融入生活,以更灵活的方式将思政课的教育目标呈现出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注重思政课的实践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注重考察高校大学生对于思政课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对于当代热点新闻的态度观点,使思政课所要传达的思想能够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体现出来,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养,并能够激励大学生为国家未来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张树辉.思政课改革须适应移动互联新常态[N].光明日报,2015-01-28.

[2] 王倩.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4).

[3] 王祖康.“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多元化思考[J].求知导刊,2017(26):20-20.

[4] 于丽美.“互联网 + ”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教学思考――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创新发展的视角[J].亚太教育,2016,16:129.

[5] 李向东.“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技术的实验与改革[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7):114.

[6] 骆敏.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2):207+215.

[7] 张宇.互联网+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39.

[8] 张巍.关于“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30:7 -9.

[9] 郭纯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8.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山东 青岛 266000)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