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与方案

2019-10-30张洋谢玲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7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职业规划

张洋 谢玲玲

摘要:随着国家对涉海学科和海洋工业方面投入的迅速增长,全國各个大学分别开始设置海洋科学本科专业。海洋科学本科教育有两个培养目标:为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本科生就业率。为了满足国家对海洋人才的需求,在明确这两个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本科课程结合短期培训、暑期班以及小型科研项目,可以全面提高本科生教育水平。

关键词:海洋科学本科教育;职业规划;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7-0047-02

一、前言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兴起,海洋科学专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全国设立海洋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从先前的几所传统高校(如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等)增加到40多所。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位于内陆的著名高校也开始设立海洋科学本科专业,如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等。截至2015年,我国海洋学科博士学位点超过25个,硕士学位点超过60个[1-3]。

由此可见,海洋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这就要求海洋科学的本科生教育必须经受就业市场和国家需要的双重检验。一方面,国家需要更多有理想的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进一步深造读研,拓宽科学的边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和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工业界也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海洋科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包含两方面:一方面要打好知识基础,同时让学生在本科期间尽早接触科学问题,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另一方面要重视技能训练,让学生有能力拓宽自身就业面。然而,如何在本科生教育中因材施教,尽早规划好职业发展路径是需要不断探索和讨论的。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针对这一问题并结合笔者所在院系的学科发展进行讨论,提出拓宽本科课程的意见,最后结合改进效果展望未来。

二、海洋科学本科课程设置的特色与局限

首先海洋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物理、物理海洋、水声通信、遥感等诸多方面。其中的任何一个子方向均可以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且又可以划归完全不同的母学科中。比如海洋化学是环境化学的一个分支,而海洋地质又属于地质中的一个分支。因此海洋科学专业其实是不同学科在海洋这个特殊环境中的应用和交叉,所以海洋科学本科生课程设置的一般特点是宽而浅:基础课程多且专业跨度大。一年级新生经常既要学数学、物理,又要学化学、生物。由于大学前两年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宜太深,因此课程大多侧重知识记忆和拓宽,不注重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开阔眼界,但是不利于科研型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除了专业基础课之外,海洋科学中的物理海洋、水声通信等方向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功底。作为一名从事物理海洋方面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笔者认为数学、物理能力的训练至少需要两年,而且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方程这四门基础数学的基础上应当有所深入。比如对信号处理方面感兴趣的话,需要系统学习调和分析、小波变换;对物理过程模拟感兴趣的学生将来可能会发现数值计算方面的背景不足,因此建议在本科阶段开始学习一些计算方法方面的课程;对物理方程感兴趣的学生则需要对微分方程和动力系统有更多的了解。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方向则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野外实习能力。举例而言,海洋珊瑚礁的科研人员大多具有潜水执照。同时化学、生物方向的研究还要求从业者具有较全面的实验分析能力。这些实际操作能力都需要在野外采样过程中和实验室仪器操作过程中反复练习。由此可见,宽而浅的本科课程占用大块课堂时间,不利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和人才发掘。

三、在本科阶段培育科研的种子

在繁重的本科课程任务下,需要尽可能早地进行个人职业发展的规划,选定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尽快深入接触了解这些领域中的具体问题。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行的选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要求,但是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暑期讲席班、校际交换等跨专业交流项目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早在20世纪中期就开展了小型讲习班,在全美国高校选拔优秀本科生作为学员,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培养了一批知名的海洋学家[4]。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每年举办针对本科生的南海海洋动力暑期讲习班,让本科生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向国内外专家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也有助于以后进一步的深造学习。笔者所在单位每年选派10名左右的本科生参与该讲习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本科阶段知识学习过程中,另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本科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并无体会,掌握程度仅仅是考试的时候知道,因此必须让本科生尽早参与到实际研究中来,做到学有所用,这也是在本科阶段培养科研的种子。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将课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短期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科研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虽然这种形式并不鲜见,但是其实行强度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的项目报告并不能体现个人参与度,且团队之间差距较大,不满足平均意义上的训练要求,所受训练不足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科研项目,最终的普遍现象是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较差。综上可见,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作业是提高本科生的整体科研素质的必经之路。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既可以以大作业的形式进入课程评分考核,也可以以雇佣形式直接参与科研项目,两者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积极鼓励本科生拓宽专业

总体而言,海洋科学本科的就业市场并不乐观。随着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本科就业也逐渐改善并且趋向多元化。除了进入传统的环境公司、海洋工程公司以及政府内的涉海单位,很多毕业生进入IT行业和金融行业。因此毕业生的个人综合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海洋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以理科为主,对于应用技术层面的培养不可能在主体课程设置中兼顾,这就要求本科生培养方案能够适时引导学生向相关下游行业拓展。比如可以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加入一些应用领域的介绍,定期举办新仪器培训、海上仪器试验,新的观测方法原理讲解等,同时做好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向的介绍普及工作,努力拓宽本科生就业面,增强市场对海洋人才的了解和认可。

五、效果和展望

筆者所在单位通过暑期班、短期培训以及小型科研项目的形式,大大提高了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程度和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学校每个月都有由本科生主导的出海观测航次,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分析制图都是由本科生完成的。良好的科研素养也促进了考研率,自2012年以来,仅物理海洋硕士研究生超过50人,毕业生中近一半进入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读博,其余进入海洋相关企事业单位,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今后学科建设发展将继续这一方向,努力让本科生感受到专业的魅力,尽早建立专业自信和成就感,为国家海洋战略和地方海洋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海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部分世界海洋经济统计资料[C]//2015中国海洋统计年鉴[M].海洋出版社,2016.

[2]冯士筰,王修林,高艳.适应新形势加快海洋科学教育的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2,(2):23-25.

[3]管华诗.迎接海洋世纪[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4):33-35.

[4]胡松,刘慧,李勇攀.美国海洋科学教育概况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9(1):71-74.

D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on Objectives and Curriculum for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s of Ocean Science

ZHANG Yang,XIE Ling-ling*

(College of Ocean and Meteorology,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 524088,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investment into marine sciences and naval industries at national scale in China,undergraduate programs bloom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universities at different levels.In this study the objectives of the marine scienc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re clarified as firstly improving the student quality for further education and secondly promoting the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urriculum could be expanded to including short-term training courses,summer-school projects,and paid casual employment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needs in talents in marine sciences and naval industries.

Key words:ocean scienc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course curriculum;education for research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职业规划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改革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浅析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发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