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本解读中遵循多元思路共奔主题
2019-10-30张辉
张辉
文本解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寻找文本的主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主题是否唯一,文本的主题又应当如何被发现,当学生的认识与教师预设的答案有所冲突时,教师又应当如何选择,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笔者看来,站在学生的角度,在文本解读中允许学生的思维多元化,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确立文本的主题,是教师的应然选择。本文以《囚绿记》一文为例,谈谈笔者的浅显观点。
一、被掩盖的文本多元价值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预设了文本的主题,无形中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狭小,学生在文本解读的时候,往往缺少多元的一面,一个优秀文本的多元价值,也就有可能被掩盖。《囚绿记》是现代散文作家陆蠡同名散文集中的一篇,先后收入人教课标版、粤教版、语文版等中学语文教材。一篇文章受到如此垂青本是好事,至少在文本解读上会有更多可借鉴的资料,在教學实践中也更容易走向成熟和多元。于是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悖论:一方面,像《囚绿记》这样的经典文本,有着较大的多元解读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教学习惯所限,学生真正能够进行多元解读的空间又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以为当务之急就是发掘文本的多元价值。
《囚绿记》从标题上来说,就有着很大的解读空间:“囚”本身具有限制、拘禁的意思。从直觉的角度来看,“囚”这个字让读者产生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困惑——为什么要囚呢?其后再解读“囚绿”,学生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囚禁绿色”。随后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绿色是怎么被囚禁的?作者又为什么要囚禁绿色?还有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绿色往往象征着自由,如果绿色被囚禁了,那是不是说自由就被囚禁了?这些问题的产生,为多元解读文本打开了一个很大的空间。学生一旦进入这个空间,就有可能在文本与自己的认知基础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各自的认识。这些认识往往都是基于文本中的某一些描述而产生的。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就会解读出不同的结果,并且认为自己的见解更符合文本的意图。这是很正常的。
尽管我们认为,多元解读的结果并不全部合理或正确,但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经由这样的多元解读途径,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可以更好地将文本解读的出发点,定位在学生的已有思维上。经验表明,学生在阅读《囚绿记》的时候,第一选择是忽略作者写作的背景,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直觉认识,去解读文本。例如,很少有学生能够基于文章的前面四段,认真构思这间公寓的表象,他们只有读到第五段时,才开始构思公寓的表象。文章在此之前是写“实”,从第五段才开始写“意”。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将学生拽回“实”,然后再走向“意”,那多元解读文本的空间就更大。
二、文本解读需要怎样的多元
首先要指出的是,我们追求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是指从文字当中读出一些精神或者是意义。《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后的“孤岛”——上海。对这篇文章主题的解读,一直以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有同行对此做过梳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苏教版语文教学用书中指出“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人教版教学用书中指出“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很显然,这样的理解学生不可能一下子解读出来,只可以循序渐进,而这个循序渐进又不是线性的,更应当是“万流归宗”式的。
之所以这么说,正如前文提及的,学生的见解起初是不一样的,如同“万流”,其后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归宗”。那这与解读课本中的写实又有什么关系呢?从学生基于文本建构的理解角度来看,对于课文刚开始的几段描写认真进行琢磨,可以让学生更为精细地理解文本。
一家公寓,高广不过一丈,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圆窗外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着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阅读这段文字,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基于这几段文字,你大脑里面所想象出的这个房间是什么样子?看到了那一片绿影,你又会产生什么想法?
不出意外,好多学生想到了绿色就是生命,绿色就是希望……在此基础上笔者追问:在你的生活当中,有没有特别想看到绿色的时候?这个问题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激活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对这个“绿”产生更为感性的认识。尽管这个时候不同学生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但是都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解读课文的基础,于是多元也就成为可能。比如,有学生说自己在考得不好的时候,看着窗台上的绿萝,极度失落的心中就有了一丝希望的萌芽;也有学生说自己在生活中就喜欢摆弄盆栽,总觉得只有那个绿色的盆栽才真正属于自己……
其后再让学生解读课文,学生自然就对后文“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只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产生共鸣。尽管此前不同学生的认识有所区别,但这些文字能够毫不例外地打动所有的人。这个时候自然有学生就问: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而这正是笔者所期待的问题。在教学之前,笔者也是犹豫再三,“是先讲给学生听,还是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捕捉时机”,等到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时,笔者在课堂上看到了“不同学生带着自己多元的解读,共同关注一段文字,共同寻找一个主题”,笔者意识到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合理的。
三、指向核心素养的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是教材解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解析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要素,“语言建构与运用”处于核心素养中的基础地位,它是捍卫语文学科尊严的重要保证,其他素养的培养必须自然无痕地“融化”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强调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也是建立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之上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看似是一个工具性问题,实际上却是人文性体现的基础。《囚绿记》虽然是一篇散文,但是如同上面所分析的一样,对“形散”的文字的加工,是领会“神不散”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咀嚼文字,激活经验,形成属于自己的认识,并在班级授课制的形态下表现出多元特征。
事实证明,通过这种多元解读,学生对文本的主题所形成的认识往往更加深刻。这也符合学习心理学中的精加工原理。换句话说,只有经过这种多元解读,学生才有可能真正自主地行走在探索文本主题的道路上,而这正是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
作者简介: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