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2019-10-30杜明辉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核心课文阅读教学

杜明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各个方面,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

(一)激发兴趣,喜欢阅读

在现代化的教育中,核心素养下的语文阅读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真正爱上阅读,能够愿意去阅读。没有经历,就没有故事。小学生年龄还小,对于他们来说,语文就是天方夜谭,他们也不清楚“不好好学习,特别是语文,以后什么都不会”等大道理。只有在学习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乐趣,真正让学生喜欢阅读,愿意阅读,才能够让学生一直坚持进行阅读学习,才能够学好课程。

(二)增长知识,提高修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得更加广泛。阅读量越少,学生知道的就越少。如果不懂得为人处事,不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在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就会出现慌乱。如,现代社会中经常会出现小学生被拐卖的事件,这一种情况就凸显出小学生的无知。如果小学生能够广泛地进行阅读,对于社会中危险的现象就能充分了解,也知道应该接近什么人,应该规避什么人,从而提高警惕性,知道如何做好自我保护,不受伤害,或者是当危险来临的时候,自己应该如何规避。对于人贩子来说,他们的恶劣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但是如果他们从小就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够拥有较高的语文核心素养,懂得善恶美丑,明辨是非,拥有一定的人格品质和文化素养,就不会去触碰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途径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从语文知识、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个性品质四个方面入手,这样才可以满足核心素养下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提出的要求。

(一)语文知识

在语文阅读中,教材文本作为教学的重心,是学生领悟语言文字、感受语文知识的主要依凭。教材中的文本蕴含了社会价值取向,凝聚了作家的智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懂得立足于教材文本,让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为提高语文素养提供可靠抓手。让学生可以充分地理解阅读知识,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独立阅读能力以及言语表达能力,最终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思维品质

针对核心素养下的思维品质培养,可以通过一篇带多篇、课内多篇、课外多篇三种模式,让学生得到思维的锻炼。

1.一篇带多篇

一篇带多篇,也就是通过课文来引导对其他文章的阅读。如,针对《爱之链》这一篇小说,在完成课文的精读之后,教师就可以选择《窗》《雪夜》等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小小说,进行比较阅读。学生会发现,小小说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但是却又在情理之中。

2.课内多篇

课内多篇主要是满足对教材内容的调整,经过调整之后,就可以实现群文阅读,并且做好“时间”“顺序”等方面的调整。如,针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明天,我们毕业》这几篇课文,可以围绕“古今中外的老师”这一线索,进行阅读教学内容的融合与调整。

3.课外多篇

课外多篇,也就是教师可以自己来定议题,能够围绕议题选择具有较强关联性的文章来指导群文阅读。如“如何看待说谎”“折柳送别诗”等。教师围绕议题来选择,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判断等方式,真正掌握文本秘密,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提升语文素养。

(三)审美情趣

1.感知

感知,作為审美主体对于客体的感知与观察,从语言材料等审美对象之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在小学语文阅读中,主要是让审美主体的学生能够浸润在优美的语言作品之中,通过与作者之间的相互对话,最终获取信息资料,从而提升自我感知。

2.想象

对新信息材料,还需要通过大脑的加工与整合之后,才会变得清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通过对学生知识经验的调动和启发,将自己生活之中的所见所闻等各种信息从大脑“终端”输送出来,让学生的想象力纵横驰骋,从而实现对感知形象的补充、扩大、延伸、丰富,最终获取全新的意象,创造出自己认为应该就是这样的形象,最终达到耳与心谋、物神合一的状态。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审美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创造力的表现。如,在《月光曲》的学习中,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月光曲》这一首歌来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由师生分角色进行朗读,从而将课文之中人物之间的交往演示出来,并且结合品读重点词句,真正体会到人物的美好心灵。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感受到精美文字与音乐具体化的关联,从而提升自我的审美情趣。

3.情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音像,让学生欣赏优美的音乐和变幻莫测的景象,再配合具有激情的描述,让学生大脑之中的信息得以唤醒,链接学生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在经历交谈、相互启发之中,去品读、涵泳课文,真正进入到课文之中去感受语言美、音乐美以及自然美。最后,通过闭目欣赏,边听边在大脑之中再现文章描绘的景象,最终融入美的意境中去。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学生情操得以陶冶,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培养,进而满足文化底蕴的沉淀。

(四)个性品质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作为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语文素养得以发展与提升的助推器。同时阅读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感悟人生,能够真正地正视自我,超越自我。因此,注重小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学生文学能力的提升。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注重阅读品质的提升,彰显出阅读的个性,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有效而高效的阅读,实现学生个性品质的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将其细化到阅读教学中去,教师还需要懂得真正立足于教学实际,善于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性发展,进而引导学生自主触摸语言,随文积累知识,掌握阅读方法,实现海量阅读,在“大”阅读中,语言能力得以提升,思维品质得到发展,情感世界变得丰富。

作者简介:江苏省徐州工业园区南湖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核心课文阅读教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