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探索
2019-10-30何标陈世弹
何标 陈世弹
摘 要:班级团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团组织,是团建的细胞工程,它肩负着联系青年、团结青年、教育青年、帮助青年的使命。但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的班团工作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何将班委会和团支委进行优化整合,让他们能够协同工作,密切配合,构建一套结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提升班团工作成效,值得思考、探索。
关键词: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探索
班级是学校凝聚青年的最基本组成单元,团支部是学校基层团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二者都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思想意识培养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班团组织存在组织凝聚力不足、工作力量薄弱、班委会和团支委协同不足等一些列问题。因此,只有将班级和团支部进行一体化整合,建立并完善班团协同工作机制,才能加强班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工作向心力,才能强化班团组织的育人功能,才能真正实现班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高职院校班团工作现状
1、团员意识不到位,团员身份不明确
共青团团员,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一群朝气蓬勃、精神饱满的青年,他们肩负着振兴中华、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神圣使命,是青年学生中的佼佼者。但在以学习成绩为重的当下,团员学生在入团后很少有参加专门的团课或团组织生活。同时,随着共青团的不断发展,团员人数不断增加,高中毕业时非团员比例极低,进入大学后,班上几乎所有同学既是班级成员,又是团支部成员。因此,许多团员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自己的身份,也没有将自己与普通学生区分开来,导致团员的意识淡薄。
2、工作机制不完善,班团干部职责不明确
(1)团支部未能积极开展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三会两制一课”制度是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团要管团、从严治团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强化团员意识,提升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制度保障。而班团支部对此不够重视,有制度而未落实,或者即使落实也是流于形式。
(2)班团干部的选拔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大一新生入校一般一个月内会选拔录用班团干部,因此,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和班级同学之间彼此的了解还不够,对班团干部候选人也缺乏时间考察。所以,通常是对民主选举的班团干部先上任后培训,出现问题再予以解决,退出机制也较为随意。
(3)班团干部定位模糊。支委会与班委会的工作职责不明确,两者之间缺少协作机制,导致有时各自为政,有时又工作重叠。在班风、学风及班级文化建设中没有形成合力,班集体凝聚力不足。理论上,班委会应该是在团支部的指导下开展各项班级工作的,而在实际当中,班委会因为执行较多事务性和行政性的班级工作,因此在学生中往往会认为班委会更为重要,而忽视了团支部的存在。
3、团组织活动流于形式,未能起到良好的育人作用
班级团支部往往按照传统工作方式开展工作,工作缺乏创新,活动缺乏新意。团干部开展的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读读文件、写写心得,完成任务即可,没有积极的思考如何创新活动形式,思考如何将思想教育融入到广大学生都喜欢的活动中去,由此也导致团支部活动团员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率低。
二、高职院校“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探究
1、加强团员学生的思想引导
要想让团员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班团一体化”建设和团支部活动中去,首先要在思想意识层面让团员青年有清晰的认识。笔者所在学校坚持以“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方法,通过开展“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主题教育实践,引导学生把爱国主义和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在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活动和节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党史教育、爱国教育。让他们始终保有共产主义信念,认同共青团员身份,明确自身职责和使命。
2、完善班团组织的制度机制
(1)完善班团组织的规章制度
建立和健全团组织的各项制度,是保证团的基层工作正常进行,建立稳定有序工作秩序的有力措施,也是做好团支部各项工作的客观依据。校团委和院系团总支应积极指导团支部进一步修订完善《团费收缴制度》《团员考核制度》《三会两制一课制度》等一系列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制度,条件成熟后可将这些制度编订成《班团工作指导手册》,对班级团支部的建设、团员发展、团费团籍的管理、组织生活、推优入党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从而明确班团干部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使班团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有规可遵。逐步实现班级团支部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2)加强班团干部的选拔培养机制
班团干部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影响着团支部凝聚力、组织力的强弱。因此对于班团干部的选拔培养方面,不容忽視。笔者学校通过青马工程培训班、班团干部培训讲座、班团工作交流分享会等方法和途径对团干部和班干部进行培训和培养,不但提高了班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团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活力。
(3)明确班团干部工作职责,建立协调工作机制
要明确团支部和班委会的职责,构建以团支部为核心,支委会与班委会职责明确,各有分工又协同合作的班集体。根据团支部和班委会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分工,团支部主要负责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对团员的思想引领,充当的是思想引领者的角色;班委会主要负责班级日常的具体事务,充当的是工作执行者的角色。二者的工作看似独立,互无影响,实则却是有机整体,密不可分。班委会应自觉接受团支部的监督指导,团支部也应借助班委会的资源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班委会主要协助辅导员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学风建设等行政性事务;支委会则侧重于科学文化艺术活动、思想引领、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推优入党等工作。
3、规范组织生活,创新活动形式
班团支部应规范开展团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加强对团员学生的思想引导。创新主题团日活动,如笔者所在学校结合父亲节、母亲节开展了以“孝道”为主题的团日活动;结合雷锋月开展了以“感恩、奉献”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开展了“飞花令”“经典诵读会”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同时,支委会和班委会协商一同进行推动班团一体化的研讨活动、工作会议及学习活动等。
三、结语
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的运行让班团组织、班团干部能够相互配合、协同工作。班团一体化工作体系对加强高校团支部建设、提高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坚持改革创新,加强研究,不断提高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骆兴山.《高校班团一体化促进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的对策》,载《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10)。
[2]孙江燕.《以团支部为中心的高校班团一体化管理机制探讨》,载《课程教育研究》2018(17)。
[3]王舟.《浅析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发展现状及问题》,载《现代交际》,2018(6)。
(作者单位: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