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类纪录片创作中的“人化自然”观
2019-10-30周桢翔
周桢翔
摘要:“人化自然”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自然类纪录片实现“人化自然”美学途径主要有被人技术化的自然,被人改造的自然,被“人性化”的自然和被生态文明化的自然,从而使得人与自然互为观照。
关键词:人化自然 纪录片 生态文明 审美
自然类纪录片是当今纪录片的宠儿,日益受到观众的青睐。观众是怎样从自然类纪录片中获得审美娱悦的,纪录片创作者应当依照什么美学法则生产自然纪录片以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于是,“人化的自然”美学观则进入人们普遍关心的视野,并成为自然类纪录片必须探究的问题。
“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面简称《手稿》)中提出了“人化的自然”美学观念,立刻在西方哲学、美学领域中掀起了一场革命,并且这一“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学观不仅在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成为中国现代美学发展重要的理论来源。
20世纪50年代,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学界对《手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朱光潜、李泽厚等美学家积极进行了研讨,并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到80年代,蔡仪先生发表了一篇《马克思究竟怎样论美》的文章,再一次引发了一场关于马克思“美的规律”的深入讨论。通过50年代和80年代的这两次大讨论,《手稿》基本确定为中国美学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美学研究中开始用“人化的自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来阐释美学问题,至今仍为中国美学界公认为美学中最透彻最精辟的见解,是马克思美学的精髓。
在《手稿》中,马克思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自然界才产生出来”;“一方面为了使人之感觉变成人的感觉,而另一方面为了创造与人的本质和自然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①简要说,马克思认为,“人赋予自然对象以社会的人的内容,使自然人化,打上人的印记,自然才能为人的对象。人化的自然即主体化、社会化的自然。”②“美也就在‘人的对象化和‘自然界的人化中产生。”③
自然类纪录片与“人化自然”
自然类纪录片是将摄像机对准人类社会之外的山川地貌及其所有生存的生物(动植物)的纪录片。新世纪前,自然类纪录片曾经一度将人以及人的活动完全排除在外。新世纪后,自然类纪录片才开始将人和人类活动适当引进到纪录片的创作之中,同時拍摄的环境也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也引进了适量的人文环境。自然类纪录片分为以野生动物为主要拍摄对象和山川地貌自然环境为主要拍摄对象两种。随着纪录片创作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两种主要拍摄对象相结合的自然纪录片。
我国的自然纪录片起步较晚,发展也不快,但发展势头好。本世纪初出现的《森林之歌》,就是一部影响较大的自然纪录片,随后,涌现了中英合拍的《美丽中国》。从此,自然纪录片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2017年,央视拍摄了两部很有影响的自然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和《航拍中国》,显示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始向国际纪录片市场冲击。《自然的力量》被人们称为享誉世界的自然纪录片《地球脉动》的中国版。两部自然纪录片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仅从纪录片是如何“人化自然”创造美的角度进行探讨,也就是纪录片将“自然的人化”如何使野生的自然向人的自然生成来探析。
自然纪录片“人化自然”途径
“自然的美,人对自然的审美观照,都是以‘自然的人化为前提的。”④当然,这里所讲的“自然的人化”的人是纪录片人。自然纪录片人在面对客观存在的大自然时,他不会无动于衷,不会毫无感情纯客观地进行记录。他会将他的感受、他的情感,甚至思想智慧,注入到他所被拍摄的自然景观中,赋予自然景观以情感和思想。纪录片人会创造性地通过多种途径或方式,进行“人化自然”。
被人技术化的自然。当今时代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影视拍摄技术更是令人称奇。目前,既有高清晰摄像机,还有红外摄像机、水下摄像机;既可在平地拍摄,亦可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既可正常速度拍摄,也可延时拍摄等。摄像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化自然”更加得心应手,更使“人化的自然”呈现不一样的美,使观众获得不同寻常的现代美的感受。
《航拍中国》是从空中腑瞰中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让它们呈现出平地观看不一般的奇姿异态。《陕西》一集中的关中平原,大全景呈现出辽阔与气势;在拍摄《海南》中的骑楼老街时,在空中沿着老街飞行,时高时低,展现了老街的绵长与苍桑,这都是在地面拍摄中无法感受到的。更为可贵的是,航拍可以拍摄到人迹罕见的神秘景观,给人一种探秘仙境的感受。航拍在高空、低空、超低空不同高度中飞行,可以捕捉到一些奇妙景观,如《新疆》一集中拍摄到的开都河上的九个太阳的奇观。《上海》一集中拍摄的外滩陆家嘴建筑群阴晴明暗色调光线中呈现的千姿百态,又如平移、垂直腑拍的多个镜头,将汉江的蜿延、曲折的婀娜多姿展现在观众面前。对松花江的拍摄中,创作者采用倾斜、垂直多角度,展现了松花江宽广宏大的气势,特别是拍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将其呈现的金色叶脉般纹理的沙垄拍得令人神往。在《自然的力量》的《水流》一集的拍摄中,创作者充分运用了延时拍摄技术,将多年生沉水植物海菜花的花朵在水面的绽放过程全部记录下来,令人称奇。
被人改造的自然。自然纪录片既展现未被人染指的原生态的自然,同时也展示为人改造过的自然,这就是我们讲的人文景观。这些被人改造过的自然是人化程度更高的自然,因为它灌注着人的劳动实践,人的智慧和能力。
《航拍中国》的《上海》一集中,展现了迪斯尼乐园和影视城的风彩,它的建筑结构和各种玩乐休闲美食的场所和内容。《海南》一集中,将久负盛名的文昌中国航天发射场呈现在人们面前,尽管它现在不再承担发射任务,但它的历史功绩犹在。在这一集里,还呈现了博鳌镇如何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一个举世瞩目的会展中心,展现了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的胜景奇观。《陕西》一集中榆林市的风电场和光伏发电站令人目不暇接,人类智慧化的自然令人神往。其实,《上海》的人文景观表现得最为充分,外滩、苏州河、朱家角、龙华寺、石库门、东方明珠、摩西会堂旧址、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人民广场、中国商区、洋山港区、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被“人性化”的自然。自然世界特别是自然世界中的野生动物,往往是自然纪录片创作中的宠儿,那些奔腾在苍茫草原、崇山峻岭中动物,那些生长在神秘地带的奇花异草,常常被纪录片创作人赋予了人的七情六欲,爱情、友情、亲情,常被人编撰为引人神往的野生动植物的美丽故事。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也常被纪录片创作者赋予野生动植激烈的生存冲突之中。这种将自然人性化的纪录,使观众获得情感的愉悦。
在《自然的力量》的《水流》一集中,表现靖西海菜花开花的场景就是被人性化了的。海菜花在水下生长,开花却要冒出水面。纪录片将海菜花顽强地突出水面开花呈现于荧屏,喻示着海菜花和人类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纵横》中记录的刚出生的小羚羊练习站立时的勇敢与坚强,也是被人性化的。刚从母羊肚子里脱胎而出的小羊羔,其天性就有生下来练习站立,画面中的小羚羊刚一站起,却因体力不支又倒下,再挣扎着站起,又摇晃着倒下,并伴随着低声呻叫,仿佛是要母羊为它鼓劲打气。这小羚羊身上附载着人性的坚强不屈在纪录片中一览无余。在讲述西藏旱獭与小雪豹打闹玩耍情景时,较为完美表现了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又如叙述两只雄性藏羚羊为争夺交配权决斗的那段解说词:“这是尊严与权力之争,这是生与死的考验,强者获得一切。”就是用人类特有的词语将这场争斗人性化。
被生态文明化的自然。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宗教、科学。哲学与艺术是非物质的、非个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整体的、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⑤全国科学技术名称审定委员会给“生态文明”的定义则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从科学发展观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不断克服人类活动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2016年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站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论述了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自然的力量》中,创作者在讲述长臂猿、斑海豹的生存环境时,用大量篇幅展示了由于人类无节制的生产活动,挤压了这些动物的生存空间,从生态文明的高度警示人类必须关注和改善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要与它们和谐相处。在《航拍中国》这部纪录片中介绍珍奇鸟类动物朱鹮时,展现了人们为了给朱鹮创造一个良好的栖息地和觅食地,留住它们长期在此生活,當地人将旱地改为水田,充分体现了人类为改善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所作的努力,展现了自然纪录片“人化自然”的美丽景观。
(作者单位:长沙学院)
本文责编:乐 禾
注释:①②刘丕坤译:《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③朱存明:《〈手稿〉与中国美学问题》,《马列文论研究(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季水河:《美学理论纲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⑤卢 风:《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