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差异观影响研究

2019-10-30王露

新一代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中日跨文化交际

王露

摘 要:了解中日两国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对于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中日两国走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所以两个民族之间的价值取向也有很大差异。中日两国是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民族,虽然比邻,不过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较大差异。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民族意识差异、语言文化差异以及价值取向差异这三方面进行了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差异观影响研究。

关键词:中日;跨文化交际;价值差异观

引言:

中日文化不断演变其实就是中日文化借鉴和交织的过程,不过双方所走的“进化”道路却完全不同。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飞速发展给中日流行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日本ACGN文化对中国的侵入,深受中国青少年的喜爱,并由此产生二次元、萌以及御宅族等词汇。可以说,在网络文化推动下,中日文化的互动交流愈发频繁和蓬勃。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各方也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在2018年8月24日,日本组织开展了“仁泽无疆--中日友好青少年书法交流大赛”;2018年9月22日至9月26日,中国西安隆重举行“2018回望长安-中日文化交流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中日两国价值观差异显得愈发明显,而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核心所在。为此,本文主要针对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差异观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

一、民族意识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这与民族所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就日本来说,其一个狭长的海岛国家,不仅资源匮乏,并且自然环境还十分险恶,时常受到海啸、火山以及台风等侵袭。在这种封闭和恶劣的环境中,日本人养成了无与伦比的凝聚力、亲和力以及危机意识,对于外来事物、文化有着强烈的吸收热情和新奇感。日本并不是盲目的吸收,例如日本从中国学习了茶、花艺以及围棋等文化,并且融入到自己文化中,而对于中国的科举制度和阉割等就没有学习[1]。相比日本,中国拥有相对平和稳定的自然环境,南北环境差异形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创造了世界首屈一指的灿烂文化。日本人没有中国人养尊处优和排外心理,他们积极理智的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与本国文化有效结合。就这一方面来说,中国人容易侧重于一方面,如强调开放丢弃民族精神,或强调民族精神排斥外来文化。

就民族本文意识来说,日本还是有着消极面的,这种忠君爱国和自然意识等观念的结合,造成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心理,可以说日本人的民族意识观是一把双刃剑。而中国则是提倡“和而不同”、“兼容并包”以及“知足常乐”,这正是日本人所欠缺的。

二、语言文化差异

语言最为突出的一大价值便是交际,其总是会受到特定的民族文化和时代影响,有着鲜明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中国语言是汉语,而汉语背景是中国文化。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进而在传统汉语中,卑辞、谦称以及敬称非常发达。而日本因为与中国历史渊源极深,长期的文化、历史交流使得两国文化有着一定程度相似,尤其是语言上。但是因为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和地理环境,所以语言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不同。就礼貌用语来说,日本属于消极的礼貌策略,而中国则是积极策略;日本是一种内向型的交际,会更多考虑对方感受,而中国则是较为外向,更为侧重实用性。换一句话说,日本比较注重礼节规范,而中国则是更为重视礼节和心对心的交流。如表示感激上,中国人更多用责备式、承诺式以及关切式等语言,而日本则更多应用道歉式语言[2]。又如在道歉上,日本更为注重礼节规范形式层面,即便心里在不愿意,他们在表面和言语上都会将礼节做足。而中国则是比较注重实际层面,更多的还是从行动和物质上进行道歉。

三、价值取向差异

这里所讲的价值取向主要指主体给予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各种关系、矛盾时所表现出的基本价值立场。因为中日两国性质不同,所以价值取向也有着很大差异。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丢失了很多民族特有价值取向,然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在吸收外国文化后诞生了一新的价值取向,而这些价值取向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而日本是一个崇尚“耻辱文化”的民族,这使得他们艺术、科技等方面发展很好,不过同时又造就了残暴的性格,这一点从二战便能看出。在这种价值取向背景下,日本人往往会走极端,例如在没有尽到责任时,往往在内心压力趋势下选择自杀。而中国文化则是可以定义为“忍”文化,这一点从我国人们崇拜的韩信、勾践等便能看出[3]。不过不论是日本的“耻感文化”还是中国的“忍文化”,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所以我们了解中日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

结语:

总之,深入分析中日两个民族价值观上的差异不仅有助于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并且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日本人的言行,进而在交际过程中能够有意识的尊重对方习惯,以便取得更为理想的交际效果。中日两国文化各有所长,兼容性很大,所以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吸收日本文化精华之处,以此来推动我国民族文化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微.从中西方文化价值差异看跨文化交际——以电影《推手》為例[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6(11):88-89.

[2]王祎凡.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的障碍及冲突[J].青年文学家,2017(15).

[3]吴纬芳.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J].昌吉学院学报, 2018,145(06):56-60.

猜你喜欢

中日跨文化交际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中日影视文化博弈观
中日冷链物流发展状况对比研究
中日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特征的比较
中日动漫对比下探析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