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未来学校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2019-10-30马丽英田友谊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

马丽英 田友谊

摘要: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未来学校”的研究文献从发文数量、文献类型、作者类型、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五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未来学校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对现在学校的影响研究、未来学校案例研究、未来学校的特征研究和未来学校的建构策略研究等四个方面,存在着多应用层面探索、少理论体系建构,问题意识不够和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等问题。因此,我国未来学校研究应加强学理层面的研究,增强研究的问题意识和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性。

关键词:未来学校;学校研究;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7A-0076-07

学校作为反映社会变革的实体存在,時刻都处于变革的话语时空的背景中。时至今日,社会已完成从农耕时代从工业时代的转变,正进行或已完成从工业时代向信息化时代的演进。继2015年12月未来学校国际论坛、2016年6月未来教育高峰论坛和2016年12月“互联网+”教育之未来学校论坛举办之后,未来学校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试图对未来学校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了解目前我国未来学校的研究现状,反思其不足,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未来学校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价值性的参考。

一、未来学校研究的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来源

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网为依托,进行“主题”搜索,以“主题=‘未来学校”或者“主题=‘未来教育并含‘未来学校” 为搜索条件,检索时间至2018年12月31日,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97篇,去除综述类、声明类和新闻类文章,剩余280篇文献,并将这些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二)研究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对样本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统计与分析。文献计量法采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借助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时间变化等特征,评价和预测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而内容分析法能够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进行分析,透过现象探其本质[1]。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发文数量、文献类型、作者类型、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五个维度对我国未来学校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梳理研究历程、回顾研究现状、总结研究成果、反思研究不足和展望未来研究趋势。

二、未来学校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文献发表时间与数量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是否得到研究者的关注等问题,同时可以根据发文数量特征预知该领域的研究走向。从CNKI检索出的“未来学校”的研究文献按照时间顺序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第一篇文献发表于1984年,发文数量的时间特点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从1984年到2015年,发文数量较为稳定;第二段从2016年到2019年(预计发文48篇),发文数量增长较快,且整体呈上升趋势。可能的原因是2015年末召开了未来学校国际论坛,2016年6月和12月分别召开了未来教育高峰论坛和“互联网+”教育之未来学校论坛,使得未来学校一跃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也表明随着社会转型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于未来学校的关注度逐渐升高。因此,未来学校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会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也将成为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

(二)文献来源

一门成熟的学科或者研究领域依赖于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类型,例如书籍、学位论文等,而期刊和会议论文更多地倾向于某一阶段的热点问题研究。未来学校的有关论文的文献来源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关于未来学校的研究文献最多来源于学术期刊,占87.86%,没有相关专著和书籍。学术期刊成为未来学校研究文献的最主要来源,这说明我国当前未来学校的研究成果形式单一,不具系统化,研究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文献大都来自学术期刊,而学术期刊的层次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研究成果的质量,表2列举了未来学校论文发表排名前10的期刊类型。

由表2看出,发文最多的期刊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其次是《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发文前10的期刊中多半属于核心期刊及以上,还有国内层次较高的报纸。因此,从研究层次上讲,未来学校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

(三)作者来源

作者来源和研究水平是影响研究成果的关键因素。作者来源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作者属于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研究者,而这又可以表明研究成果在多大程度上是对现实的刻画。

由表3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发文数量最多,其次是东北师范大学,并且发文较多的是国内排名比较靠前的师范类院校,说明未来学校的研究已初步形成研究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发文7篇的数量位居第三,这与其性质有关,它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综合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但是,排名前10的作者来源单位全部都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没有来自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即理论工作者是未来学校的研究主力军,说明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主体和实践主体的比例严重失衡,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未来学校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从表4中可看出,发表6篇文章只有1位研究者,发表2篇的研究者较多,同一作者在未来学校这一研究领域发文数量较少。因此,研究的主体需要拓展,研究的力度和深度有待加强。值得关注的是,发文最多的作者曹培杰,他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未来学校联盟秘书长,在高层次刊物上发表过一系列有关未来学校的论文,其中《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可持续发展》的被引和下载数量居第一位。同时,他也参与了《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和《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等著作的编订。

(四)研究方法

“依照传统的看法,每一门学科要得以成立,其起码条件是:不仅需要确立专门的研究对象,而且要有独特的研究方法”[2]。研究方法的选取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发现事物内在本质联系的重要途径,对社会科学研究意义重大。将所有关于未来学校的研究文献的研究方法从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两方面进行归类,得出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未来学校选取的研究方法以思辨为主,实证研究所占比例极小。未来学校是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题,所以在强调理论研究的同时应注意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三、未来学校的研究内容

已有研究文献的研究内容涉及主题丰富且多样,观察其研究主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内容,总结出已有研究成果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信息化对现代学校的影响研究、未来学校经典案例分析、未来学校的内涵与特征研究与未来学校的建构研究等。

(一)信息化对现代学校的影响研究

相关文献中的“信息技术对传统学校的影响”研究一般作为构建未来学校的铺垫部分,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对传统学校的冲击是构建未来学校必要前提。从受影响的主体分类,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信息技术对教师的影响研究

首先,关于教师这一职业会不会被信息技术替代的问题,研究者大都认为教师职业不会被取代,但是教师标准化、重复性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替代。未来的人工智能将压缩人的作用,将教育引向标准化和信息化,但是未来的信息技术只能够替代教师的部分工作,绝不可能取代教师。一方面,人脑有着计算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感情交流,对于学生来讲,受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指知识量的增加,还有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情感和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3]。另外,信息技术对教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教学方法的冲击。信息技术背景下,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被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游戏化学习、体验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等方式所代替。

2.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其学习方法的变革。传统学校中的学生被固定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室,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课上要紧跟教师讲课步伐,课下认真完成作业,不出意外便可以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是在信息技术下的未来学校倡导泛在学习,教师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自己,学生人手一个数据终端,只需要在屏幕上点几下,便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未来的学习方法不再是只坐在固定座位上听教师讲,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规划未来的能力。

3.信息技术对学校的影响研究

信息技术对学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体制方面。课程体系上,因为目前精心培养的人才不符合未来用人的要求,所以要调整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付费方式上,未来学校的课程内容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数外”,将包含更丰富的个性化内容,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由此,改变了学校的收费方式,未来学校的收费方式将是政府学习券和个人付费相结合的方式,基本学习内容由政府买单,个性化内容由学习者付费。学习时间上,未来学校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学习时间是弹性化的,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父母的工作性质安排上下课,不存在留级概念,未来学制更加灵活多样。评价方式上,“一锤子买卖”式的传统教育评价方式与未来就业市场的要求是矛盾的,必须改变“分数决定一切”的传统评价方式,由甄别和选拔向描述、诊断和咨询转变。同样,也不存在“文凭是敲门砖”的说法,课程证书的意义远远大于文凭的意义和价值。存在方式上,目前区域间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共享,而未来学校不再是封闭的,学生可以在任何学习中心选择课程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跨学习中心对学生进行指导,未来学校是一种开放的、互联的学习中心[4]。

(二)未来学校经典案例分析

第一篇分析未来学校案例的文章是陈驾(1996)发表于《外国中小学教育》的《“未来学校”的诞生——九十年代澳大利亚学校改革新动向》,自此之后,研究外国未来学校的文章逐渐增多。国外未来学校的案例研究以美国费城“未来学校”和新加坡“未来学校”为主。2006年,由美国费城学区和微软公司共同筹划的“未来学校”成立,这所“未来学校”在学区和微软公司的精心筹划和管理下,弥补了“传统学校”诸多缺陷,实现了三大创新:学习方式的创新,未来学校的课堂没有边界、没有书本,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学习进度没有统一规定,倡导研究性学习;学习环境的创新,未来学校的学习环境是整全的、多维的和经济的;管理方式的创新,管理的主体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协同管理,同时要求多类专家的介入[5]。同年,新加坡信息通信发展管理局联合新加坡教育部发起了一场为期10年的新加坡信息通信宏伟计划——“智慧国2015”。2007年,新加坡教育部选出康培小学、重辉小学、裕廊中学、克信女中和华侨中学等作为“智慧国计划”的教育根据地,成为首批未来学校。这些未来学校通过构建超越地域限制的三维(3D)虚拟学习环境、应用先进信息通信技术(ICT)教学设备、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评价模式开展信息技术教育[6]。国内“未来学校”的案例研究主要有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成都市实验小学、深圳市南山区开展的“未来学校”实践探索和北京市海淀区未来学校实践探索等。目前,我国的未来学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成都泡桐树小学分年级段采用不同的技术设备来引领未来学校的建设,深圳南山区发布了《南山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2016—2020)》,提出“东方硅谷,教育先行”的战略定位,采用分阶段的方式建设未来学校。但总的来说,国内还没有比较成功的未来学校案例。

(三)未来学校的内涵与特征研究

对研究主题关键词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能够使研究者更为清晰准确地把控核心词的内涵与外延。已有文献对“未来学校”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1.对未来学校的内涵研究

有学者认为,未来学校是一种哲学上的思想教育过程,是对教育的一种理想化理解,是一种特殊的时间—空间—问题的安排,包括具体建设、技术、实践和特征[7]。有学者认为,未来学校是一个以学习为纽带的、开放的学习共同体[8]。有学者认为,未来学校具有柔性化和个性化特点,人们可以就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教育,而不是必须选择统一的课程与教材[9]。还有学者从供给侧视角把未来学校定义为:未来学校处于学校渐进变革链条的新阶段,具有新层次和新样态等与传统学校不同的特点,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合作、思考、创造、适应,还要使学生明白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隐性知识[10]。有学者认为,在空间上,未来学校不存在围墙之说,是全社会多方融合的交往场所;目标定位上,整合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评价方式上,采用客观数据为学生描绘成长轨迹,注重学生长远发展。未来学校要领是“为了孩子,人文关怀,技术辅佐,对标国际,适度超前”[11]。《中國未来学校白皮书》指出,突破了时空、课程、资源等限制的未来学校,将会满足人们不同的教育需要,将能更好地提高全民素养,以更好接受和解决未来社会更严峻的挑战[12]。可以看出,未来学校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学习平台。

2.对未来学校的特征研究

目前文献对未来学校的特征有诸多研究,综合研究成果,发现对未来学校特征的研究多从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结构、师生关系和课堂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对未来学校的培养目标的研究。不同时代对人的要求不同,未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21世纪素养”的人。未来学校的环境应适宜学生的“未来”,学习空间应促进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发展[13]。未来学校是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具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二,对未来学校的学习方式的研究。单一、被动的传统学习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未来学校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个性化的泛在学习。泛在学习是指人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渠道、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并以任何方式开展学习的学习方式[14]。第三,对未来学校的教学结构的研究。未来学校的教学结构将根据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现实生活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课程体系,实现私人定制式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是教师根据客观数据做出的结果。教师利用客观数据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征后,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和推送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但是个性化学习是未来五年影响学校应用教育技术发展的严峻挑战之一[15]。第四,对未来学校的课堂形态的研究。未来学校的课堂形态将由班级授课制走向学习共同体。信息技术打破了定时定点的传统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数据终端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学习、移动学习、微型学习和虚拟学习。教育云可以为这些学习提供技术支持:“云”好比是一个存贮量巨大的空间站,云计算将软硬件资源和信息按需提供给计算机等设备的同时把外界连为同一虚拟空间[16],空间内的一切互动都将成为现实。例如,学生不再交纸质作业给老师,老师就可以用电脑看到学生提交到终端上的作业,并且可以点评[17]。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下的未来学校的课堂形态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学习生态环境。第五,对未来学校的师生关系的研究。未来学校的师生关系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师生关系,具有以下幾个特征: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石;服务学生为先导,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以平等对话为前提;师生二者是互相学习的共同体 [18]。

3.未来学校的构建策略研究

不论是研究信息技术对传统学校的影响,还是对未来学校内涵与特征的研究,目的都是构建未来学校,研究成果中的策略主要集中在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上,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包括校舍、硬件和软件建设,是未来学校最基本的需要。关于硬件建设,如果要实现校校通、班班通和人人通,实现泛在学习,那么用户终端是必需的。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云计算最为重要,未来学校在建设时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买什么、不买什么,安装在学校、区里、市里还是企业,应该做好设计 [19]。冯大鸣(2007)在对美国费城未来学校的建设研究之后说,美国费城未来学校的建设预示着企业支教的可持续性将凸显、大学将不再是知识生产的唯一原点、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时差将越来越短、围绕着学校硬件的研究将再次受到重视[20]。

其次,重塑学习方式。重塑学生学习方式是以往研究者的提及最多的策略。第一,未来学习倡导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教育的场域不仅仅在教室,也要拓展到校园外,如博物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馆等包含鲜活的知识元素的场所。第二,重视泛在学习,采用虚拟场景使以听讲为主的学习变成一种丰富情境下的亲身体验[21]。也有研究者根据学生爱好游戏的特点提倡顺水推舟式的游戏化学习,即通过游戏里面包含的知识元素进行学习。第三,未来学校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知识来源中心不再是教师,学生自己应主动利用各种方式获取知识。

再次,再造教育流程。未来学校不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缝补,而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促进教育流程再造。曹培杰指出,未来学校不是工业,是农业,应从最基础的地方进行变革,即应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打破传统的教学结构,不再是统一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应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推送方案,打破固化的学校组织形态,采用弹性的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22]。

最后,变革管理方式。未来学校的管理和服务方式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未来机器监考将代替监考人员进行考务工作,完成对比考生面部信息,确认学生身份等一系列事项。人工智能为教师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摄像头记录教室里教师及学生的行为数据、表情数据或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教师授课时学生的行为变化、情绪变化和体征数据并生成可视化报告,作为教师评价的依据。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自动采集教师面部信息、识别教师身份,自动记录教师的出勤情况,同样也可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包括到校时间和离校时间等。系统采集到的学生课堂和课间表现以及与周围同学进行的行为交流,为学校进行校风、班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23]。未来学校的一些管理服务将实行外包,管理者将会在购买服务、评估服务和遴选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的业务上投入更多的精力[24]。许永华强调技术支持下的未来学校管理应遵循“重教育行政领导,更重教育思想领导;重制度管理,更重道德人格管理;重专业化,更重德行化”的原则[25]。

四、未来学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综上所述,在目前对未来学校的研究中,一是多集中在信息技术在未来学校的应用和未来学校应对信息技术对传统学校的冲击而做出的培养目标、学生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改变,而对未来学校理论体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未来应从未来学校建构的理论依据、未来学校可行性基础等学理层面对未来学校进行教育理论层面的深度研究。二是目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及未来学校应在课堂形态、学习方式、教学流程等方面如何进行变革,而很少涉及未来学校在运用技术和变革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因此,想要利用信息技术办好未来学校,问题意识必须加强。三是已有研究多采用思辨的方式研究信息技术对学校的影响,或者通过研究国外未来学校发展的示例来总结经验,与中国国情结合的案例研究较少,中国未来学校的实证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未来的研究中应采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教育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性。

参考文献:

[1]郑文晖.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 2006(5):31-33.

[2]陈桂生.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 1997(1):7-11.

[3][15]伏彩瑞,关新,朱华勇,汤敏,项贤明,张逸中,库逸轩,袁振国.“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5):13-29.

[4]朱永新,徐子望,鲁白,褚君浩,蒲戈光,邹昊,吴晓如.“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4):15-30.

[5][20]冯大鸣.21世纪先锋学校的创新及预示——对美国费城“未来学校”的考察与评析[J].全球教育展望, 2007(6):67-71.

[6]高燕.新加坡“未来学校”的发展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13(1):61-65.

[7]Masschelein Jan, Simons Maarten. Education in times of fast learning:the future of the school[J].Ethics & Education, 2015(1):1-12.

[8]360doc个人图书馆.朱永新:未来学校将变成什么样?[R/OL]. (2018-05-08)[2019-06-0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 0508/06/36536556_ 752045102.shtml.

[9]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 2016(10):1-9.

[10]吕文清.未来学校内涵、本质及其发展导向思考(上)[J].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6(8):7-12.

[11]李蓓,夏英.建未来学校迎学校未来——成都市实验小学“未来学校“建设思考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 2016(13):65-67.

[12]王素,曹培杰,康建朝,苏红,张永军,赵章靖,张晓光.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R].北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 2016.

[13]李笑非.创造最适宜学生的“未来”教育——基于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的未来学校建设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 2016(14):27-31.

[14]蒋红.促进人人、时时、处处的泛在学习——上海开放大学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 2014(4):24-30.

[16]楊宗凯,杨浩,吴砥.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 2014)3):88-95.

[17][19]尚俊杰.未来学校建设的三层境界[J]. 基础教育课程, 2014(23):73-76.

[18]徐晶晶,张虹.“互联网+教育”视域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内涵、嬗变及形成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5):29-31.

[21]王素,王晓宁,张永军,康建朝,曹培杰,苏红.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R].北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 2018.

[22]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 2016(10):46-51.

[23]周宝,杨现民.人工智能与未来学校变革[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7):12-14.

[24]张治,李永智.迈进学校3.0时代——未来学校进化的趋势及动力探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17(4):40-49.

[25]许永华.构建未来学校的管理模式[J]. 中国民族教育, 2009(C1):79-80.

责任编辑:李韦

猜你喜欢

内容分析法
近五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综述
国内心理委员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
基于内容分析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照护概念的解析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非正式学习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社交媒体平台医患关系报道特点研究
2009年—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卖座电影成功要素分析
影视文化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分析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