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化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分析
2016-05-23田成志胡元瑞
田成志 胡元瑞
【摘 要】在影视文化产业惠及我们日常生活的当下,“追”剧似乎已经成为了青少年的必修课,这些影视作品对青少年们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那么这些作品是否包含不恰当的内容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以韩剧为例对影视文化中所包含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分析,量的方面对韩剧中男女性别角色数量、男女职业种类、男女导演和编剧的数量进行统计;质的方面对男女职业关系和地位、男女互动进行分析,发现韩剧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刻板印象。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性别刻板印象;韩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12-02
一、引言
2010年以来,韩剧以超现实的风格卷土重来,韩剧在我国的号召力逐步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韩剧在我国的受众群体主要为青少年,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甚至“00后”群体已经成为了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韩剧中所包含的性别观念将影响青少年刻板印象的形成,对其今后升学、择业、生活理念产生极大的影响。在韩剧大行其道的文化背景下,作为文化消费产品的韩剧本身是否包含性别刻板印象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刻板印象是一种认知工具,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从而降低认知负担,减轻认知难度。性别刻板印象就是关于男女行为差异的相对稳固的、倾向性的看法和信念(金盛华,2010)。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实验研究取向如基于反应时的内隐联系测验(IAT)和基于归因理论刻板解释偏差(SEB)范式,二是非介入性的内容分析法如通过分析广告中所用人物的性别、出现的场所、人物角色的职业来确定广告是否存在性别刻板印象(辛自强,2012)。采用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对象集中在电视广告、童话故事或小学教科书、网络媒体等。对教科书的研究上张勋(2008)发现在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中出现男性的频率为55.51%,明显高于女性出现的频率44.49%,并且男性的职业种类占56.75%,也高于女性的43.26%,教科书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刻板印象。类似研究较少涉及电视媒体领域,原因或许是电视媒体信息量过于巨大而难以定量分析。孙璐(2004)定性分析了国内电视媒介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该研究对电视媒体的研究受年代限制,不能很好地反映当今影视作品中的情况,并且只进行定性分析,难以客观地说明影视作品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韩剧影视文化作出分析,分别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以客观的反映韩剧文化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本次研究的目的有:(1)通过对以韩剧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分析,唤起广电总局对于电视连续剧中出现的性别刻板印象予以关注,使性别平等问题成为我国文化产业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2)唤起影视工作者对于电视剧文化中性别不平等问题的重视,提高影视工作者在文艺创作实践中的性别平等意识,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3)为今后研究影视文化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提供思路和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材料为2005-2015年播出的韩剧。
(二)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定量分析主要统计在韩剧内出现的人物性别的比例和职业种类的比例,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男女性别人物角色的地位高低、出现场所、兴趣爱好等发现潜在的性别不对等。
(三)资料处理
1.抽样方法。研究总体为2005年到2015年韩国电视剧官方目录所包含的韩剧,对奇数年所播出的电视剧进行抽样。电视剧目录按照播出时间排序进行编号,每年随机抽取5部电视剧,样本容量为30部剧集。
因为视频信息所包含的信息量巨大,一个上班高峰期街头场景的镜头所包含的人物可能就有上百个,统计全剧的人物出场工作量是不现实的。在2014-2016间随机抽取三部热播韩剧发现,全剧的主要人物在第一集的出场率达到了平均76%,所以仅对每部电视剧第一集的出场人物进行统计。
2.编码体系。编码体系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标准,用以确定内容分析的角度、维度、行为类别等。本文借鉴前人进行研究所用的编码体系,进行修改使之能适用于电视剧内容的分析归类。
3.影视信息处理
(1)人物信息
①分析内容:记录人物在正片中出现的次数,片头和片尾中出现的人物不计数。
②人物的连续性:相同角色出现在不同场景只计算一次,而如果同一个演员饰演了不同角色(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主要角色身上也可能出现在龙套身上),其身份不具有连续性,则重复计算。不能分辨身份的龙套角色,如在候诊大厅和病房内都没有露脸的护士、医生,切换场景后仍然计数。
③人物众多的复杂场景处理:以是否与剧情有关为筛选尺度,该场景中出现的人物与该场景具有固定联系,如上班早高峰的街头人来人往的场景,其中行色匆匆的人群是街道所固有的,其中与剧情没有直接联系且与主要任务完全没有互动的人数则不计入统计,不计入总数中;而类似主角是记者,正在采访的新闻现场被各家媒体堵得水泄不通的场景,其中的当事人、记者、摄像师、主持人等都与剧情直接相关,即使人数众多也都要纳入统计。
(2)隐含信息
①两性职业:通过剧情给出的明确线索,判断男女的职业,记录其数量。
②两性关系:通过男女互动判断其关系,进行记录。
三、研究结果
(一)定量分析
1.男女数量,男性角色出场频次明显高于女性角色。
由表3-1可知,样本中男性角色总共出场3171人次占总人数的57%,女性角色出场共2431人次,占总人数比例为43%,男性角色的出场比例高于女性14%。而且可以看到除2011年男性角色占比有所上升外,男女比例有由相差悬殊到逐渐趋于平衡的趋势。
2.男女职业种类数量,男性职业种类的多样性明显高于女性职业种类。
男性职业种类占据了总数的58.5%,女性职业种类仅占41.5%,高于女性职业种类17%。韩剧中男性所承担的社会职务比女性更为丰富。
3.男女编剧和导演的数量,男性编剧导演的数量远远高于女性编剧和导演的数量。
男性编剧和导演占总数的64.5%,相比女性编剧和导演36.5%的占比具有绝对性的优势。纵观几年的数据,男性导演和编剧和女性导演编剧的数量相差悬殊。虽然韩国影视圈内不乏优秀的女性编剧,如洪氏姐妹、金恩淑等,但放眼整个韩国影视界的编剧群体,女性编剧就显得凤毛麟角了。并且男性导演几乎掌控整个导演界,在抽取的样本中没有一例女性导演。
(二)定性分析
1.两性职业。男女职业种类除了在数量上有明显差距外,女性所从事的职业多是咖啡店服务员、便利店收银员、护士、礼仪小姐、模特、明星等角色;而男性则多是公司高管、医生、报社主编、教授、厨师等。即使在职业剧中,如医生题材的职业剧,女性不仅仅扮演护士,还存在女性医生,但女性医生的数量少于男性,其顶头上司又常为男性。
2.两性互动。近些年韩剧已经力图去突破传统女性角色的窠臼,塑造除了一系列敢做敢当、敢爱敢恨,甚至于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女性角色,但我们仍然可以经常看到在街边被抢了手提包的女性无可奈何的求助而男性角色挺身而出的情节,父亲动用武力教训儿子母亲竭力维护的情节,年轻女医生向男性教授请教论文,在男性教师面前女学生顺从乖巧等等。
四、讨论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从出场人物性别比例的维度,韩剧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已经有所减轻,这与女性的权利意识逐步增强是不无联系的。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男女性别角色的差距依然悬殊,男性导演和编剧对整个影视界掌控就可不避免导致了影视文化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女性所体现出来的弱势十分显著。从两性互动角度,除去个别性格豪爽的女主角,分析在韩剧中出现的大量女性角色,女性仍然是依从、温暖、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传统形象,如在男性情绪低落时作出安慰、维护子女免受责罚。在男女职业种类方面,女性职业多相对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如非厨师类职业剧中,餐厅的服务员一般为女性而厨师则大多是男性,女性从事没有技术含量的岗位是典型的性别刻板印象。在某种特定类型职业剧情况会改善,比如女主角的职业是厨师、打杂帮工也有了男性,但女性的地位仍然会相对低下,这种情况下总会出现级别比女主角更高的男性厨师,女主角需要向其请教问题汇报工作,女性仍然处于从属地位。
五、结论
近年来韩剧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有所减轻,但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各种形式的性别不对等韩剧中比比皆是。这需要我们的主创人员提高重视程度,力图减少这种偏执刻板的观念出现在影视文化中,让青少年通过电视媒介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时候,能有一个客观公正、健康积极的影视环境。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张勋.理科教材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分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3]孙璐.论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D].苏州:苏州大学,2004.
[4]辛自强.心理学研究方法[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田成志,男,重庆市巴南人,四川农业大学,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胡元瑞,男,四川内江人,四川农业大学,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