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竖井联系测量的分析与研究
2019-10-30赵鹏飞黄于保陈功亮雷婉南
赵鹏飞,黄于保,陈功亮,雷婉南
(1.上海市测绘院,上海 200063; 2.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127)
1 前 言
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简称深隧工程,是大型城市解决城市内涝、建设雨污分流体系的重要手段及措施[1,2]。世界上一些大城市如芝加哥、巴黎、伦敦、新加坡、东京和香港都曾斥巨资建设深隧工程,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也在积极建设深隧工程。为了有效建设“海绵城市”,实现特大型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上海开始投入建设苏州河深隧工程。苏州河深隧工程全长 15.3 km,其中试验段位于整体工程的西端,包括2井1区间,区间隧道长度 1.67 km,竖井深度约 60 m。
如何保证苏州河深隧工程地上、地下测量基准的统一,是工程面临的巨大困难之一。联系测量是把地面坐标、方位和高程传递到地下的测量工作,包括平面联系测量和高程联系测量,是整个测量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能否做好联系测量直接关系到深隧工程是否顺利贯通。高程联系测量较为简单,一般多采用钢尺法、电磁波测距法[3,4]等,本文不再具体叙述。
2 平面联系测量
平面联系测量主要包括[5]:一井定向法、两井定向法、导线直接传递法、陀螺全站仪和铅垂仪组合法,投点定向法等方法。一井定向法即联系三角形法,适用于井口小、深度大的竖井联系测量。
2.1 联系三角形法
根据苏州河深隧工程的特点,选择联系三角形法作为平面联系测量的主要方法。
联系三角形法[6]是通过在竖井悬挂两根钢丝,在井上近井点测定钢丝的距离和角度,从而计算得出钢丝的坐标以及它们之间的方位角,在井下认为钢丝的坐标和方位角已知,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地下导线点的坐标和方位角,实现坐标和方位角的传递,工作示意及原理示意如图1、图2所示:
图1 联系三角形测量工作示意图
图2 联系三角形原理示意图
根据正弦定理解算α和α′:
(1)
可以由B-A-O2-O1-A′-B′的路线推算方位角并计算坐标,地下起始边方位角的计算公式为:
αA′B′=αBA+ω-α+α′+ω′±n×180°
(2)
2.2 精度分析
坐标传递误差对隧道贯通的影响是一个常数,而方位角传递误差的影响将随着地下导线长度的增加而增大。根据规范[5]的要求,隧道的横向贯通中误差应为 ±50 mm。隧道测量的各工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中误差分配一般采用不等影响分配原则,故可分配[7]联系测量的中误差为:m2=±22.8 mm,由此可推算地下起始边方位角的允许中误差mt为:
(3)
式中L为隧道长度,按1.67 km计,ρ=206 265″。即在苏州河深隧工程试验段中,联系测量必须满足起始边方位角的中误差≤±2.82″。下面对联系三角形法进行精度分析。
联系三角形应布设成直伸三角形,即三角形的三点应近似在一条直线上。当α、γ很小的情况下,正弦公式可写为:
(4)
对公式两边进行微分:
(5)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则有:
(6)
上式中,前两项是测距引起的中误差,后一项是测角引起的中误差。
一般来说,ms=ma=mc,则测距引起的中误差为:
(7)
从上式可以看出,要想减小测距引起的中误差,则钢丝之间的距离c要尽量大,a/c要尽量小,γ要尽量小。
而角度测量引起的中误差为:
(8)
从上式可以看出,要想减小测角引起的中误差,则a/c要尽量小。
所以地下起始边方位角的中误差公式为:
(9)
2.3 精度模拟计算
根据苏州河深隧工程试验段竖井的实际情况,两根钢丝之间的距离可控制在 10 m~20 m之间,测距精度ms能够达到 ±1 mm。根据式(9),模拟计算测距引起的地下起始边方位角中误差如表1所示:
测距引起的起始边方位角中误差(单位/″) 表1
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当满足a/c≤1.0、c≥15 m,且γ≤30′时,测距引起的起始边方位角中误差≤1″,这时测距基本不对起始边方位角精度产生影响。
下面来分析测角引起的地下起始边方位角中误差,实际中测角精度mθ一般能达到±1″,此处按1″和2″两种测角精度进行模拟计算。
测角引起的起始边方位角中误差(单位/″)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当满足a/c≤1.0,且测角精度达到±1″时,地下起始边方位角中误差能够满足贯通要求。
根据精度分析结果,结合苏州河深隧工程试验段现场条件,可通过以下措施保证平面联系测量精度:
(1)达到较强的图形条件,一般应满足γ、γ′≤30′,a/c、a′/c≤1.0,c≥15 m。
(2)保证较高的测量精度,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标称精度:0.5″、1 mm+1 ppm)测量角度及距离,角度测量9测回,距离测量4测回。
所以,只要联系三角形能够满足图形强度条件及测量精度条件,即可以满足苏州河深隧工程试验段的联系测量要求。此外,还可以采用三丝法、双测站法、移动垂线法等进一步提高联系三角形的精度,并起到相互检核的作用。联系三角形的具体计算方法在相关文献[8~11]中有详细的阐述,本文不再赘述。
3 有关因素的影响分析
联系三角形测量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前提条件:
(1)必须采取措施保证两根钢丝自由悬挂,不能碰到井壁、井底或其他障碍物。
为了满足以上两个前提条件,定向应选用高强度细钢丝并悬挂重锤,重锤应浸没在阻尼液中。以下对重锤、钢丝及阻尼液等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研究。
3.1 重锤质量
垂线(钢丝)越长,它受侧向力(例如风力)的影响越大,根据力学定律分析钢丝受侧向力所产生的位移偏差,如下式:
(10)
上式中,△为受侧向力所产生的位移偏差,F为侧向力,P为荷重(重锤质量),L为钢丝长度,式(10)可简化为:
(11)
为了减小侧向力的影响,须减少侧向力和加大荷重。可采取在重锤周围加设防风罩、测量时停止通风、增加重锤质量等措施。根据式(11),假设侧向力为 0.005 kg,钢丝长度L为 60 m,为了使偏差小于 10 mm,则重锤质量应大于 30 kg。
3.2 钢丝直径
钢丝的直径直接关系到钢丝的荷重能力。高强度钢丝(φ0.3 mm~φ1.0mm)的抗拉强度[12,13]一般能达到 2 500 MPa,即 250 kg/mm2。由于钢丝的屈服强度一般不容易估算,为了保证钢丝承受力在屈服强度内,只能对抗拉强度进行保守估算。按抗拉强度的70%保守估算,即计算强度为 175 kg/mm2条件下,φ0.3 mm、 φ0.5 mm、 φ0.7 mm、 φ1.0 mm四种高强度钢丝能承受的最大荷重。
钢丝直径及所能承受的最大荷重 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若重锤达到 30 kg,则钢丝直径应达到 0.5 mm,若重锤达到 40 kg,则应该考虑直径 0.7 mm的钢丝。
3.3 钢丝的伸长
钢丝在重锤作用下会发生伸长,如果忽略了钢丝的伸长,钢丝在重锤的拉力下会伸长并搁底。如果钢丝荷重超过钢丝的屈服强度,钢丝发生塑性伸长,更容易发生重锤搁底,这时的钢丝就会偏离铅垂,联系测量就会失去基础条件。
当拉伸力小于钢丝的屈服强度时,根据胡克定律计算钢丝伸长量:
(12)
上式中,S为钢丝横截面积,E为钢丝的弹性模量,约为2104kg/mm2。表4计算当P=30 kg、40 kg,L=60 m时,φ0.5 mm、φ0.7 mm、φ1.0 mm三种钢丝的弹性伸长量。
钢丝直径及对应的伸长量 表4
由表4可看出钢丝伸长量较大,不能忽略其影响,必须要考虑到钢丝的伸长,防止重锤搁底。如果考虑到阻尼液的浮力作用,则钢丝的最大承重量会增加,相应钢丝伸长量会减少,具体变化量与阻尼液的密度有关。
3.4 钢丝、重锤的运动
钢丝和重锤构成了一个单摆,其摆幅和初始状态及外界扰动有关。而单摆运动在偏角小于10°的条件下,周期为:
(13)
可以看出周期只与摆长有关。上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9.8 m/s2),当L=60 m时,周期约为 15.5 s。由于运动摆幅较小和周期较长,在很短时间内钢丝似乎是静止不动的,但事实上在做单摆运动,瞬间观测的钢丝位置并不是需求的铅垂位置。
解决措施:可测定摆动的对称中心。观测时,可注视钢丝一周期时间,在望远镜瞄准钢丝振幅达到极大值的左右两个位置时读数,两个读数的中数即为钢丝铅垂位置的水平角读数。
3.5 阻尼液
当摆幅太大时是很难观测的,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减小振幅,需把重锤浸在阻尼液中。阻尼液的黏度必须恰当,黏度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当黏度太小时,摆幅的衰减太慢,不利于观测;当黏度太大时,重锤可能滞留在某个位置而不回归到铅垂的位置。
一般可选用废机油等具有一定黏度的液体作为阻尼液。
4 工程试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联系三角形法在超深竖井中的有效性及可靠性,选择场地模拟苏州河深隧工程,开展超深竖井联系测量试验。
试验采用一座高度约100 m的高楼模拟深邃工程竖井,在楼顶、楼底部布设强制归心观测标志,模拟深隧工程竖井的井上近井点及井下近井点;在距离高楼约 150 m处布设强制归心观测标志,模拟定向点,该点与楼顶点及楼底点均保持通视。在楼顶上安装悬挂支架,悬挂两根 φ0.6 mm的高强度钢丝,形成联系三角形,并保证足够的图形强度,配套 30 kg重锤及阻尼液。
定向控制点为W,楼顶的控制点为X,楼底部的控制点为Y,钢丝分别为O1、O2。以定向控制点W为原点,W至X为纵轴方向,建立假定坐标系,经过多次测量可以精确确定X及Y的坐标。方位及坐标的传递方向为W-X-O1-O2-Y-W,最终的方位角较差及坐标较差可作为判定联系测量精度的标准。
表5列出了某一组观测数据及平差数据:
联系三角形观测数据及平差数据 表5
表6为W、Y的理论坐标与传递坐标的对比:
坐标对比表 表6
表7为W-Y方向的理论方位角与传递方位角的对比:
方位角对比表 表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联系三角形法的精度是比较高的,在超深竖井联系测量中的应用是可靠而有效的。
5 结 论
超深竖井联系测量至关重要,将对苏州河深隧工程试验段的建设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对联系三角形法进行原理阐述、精度分析、有关因素研究、工程试验等方面的探索,得出以下有益的结论:
(1)联系三角形法在超深竖井联系测量中是可行的,能够取得较高的定向精度;
(2)必须保证联系三角形的图形强度和测量精度;
(3)针对钢丝、重锤及阻尼液等有关因素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相应措施,为联系三角形提供基础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