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9-10-30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2李玉云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2)李玉云
临床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冠心病,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纳入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两组讨论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的差异。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病历资料,依据其护理方式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2~79岁,平均为(72.4±1.1)岁,病程时间5~20年,平均为(12.2±1.3)年;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1~78岁,平均为(72.3±1.2)岁,病程时间5~21年,平均为(12.3±1.2)年。两组患者基本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密切关注其病情状况,定期检查生命体征,预防褥疮、呼吸道感染、昏迷等并发症发生,关注其用药状况,并给予相应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 护士认真观察其情绪,明确把握其负性情绪,并与其沟通和交流,针对所存在问题给予心理干预,听取其主诉,并让自身乐观态度感染患者,消除并缓解其负性情绪。②饮食和习惯护理 指导患者多食用易消化、高蛋白类饮食,避免食用高盐高脂类饮食。督促其摒弃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指导患者戒烟酒,定时睡觉,确保作息时间正常,尽量避免观察精神紧张性或恐怖性影片、电视节目,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和态度和情绪。③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包含放松性训练、步行训练、呼吸训练、力量训练、有氧训练等。适当运动可降低血管紧张度,且可调整血管压力,引导其建立并保持良好的运动行为模式,设定适度运动量,按照运动量确定运动方式,主要有散步、太极、慢跑等,提升心脏耐受力,改善精神状态。
1.3 指标判定 用SF-36量表判定患者生活质量,包含社会关系、情感职能、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等,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SF-36评分,包含社会关系、情感职能、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等方面,护理前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
附表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量表(±s)
附表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量表(±s)
组别(n=40) 例数 护理前护理后社会关系 情感职能 生理状态 心理状态 社会关系 情感职能 生理状态 心理状态研究组 40 45.12±1.11 46.25±2.01 40.56±2.03 39.65±1.06 69.51±1.02 70.24±2.11 72.14±2.02 76.24±1.32对照组 40 45.22±1.12 46.24±2.02 40.55±2.01 39.64±1.05 59.24±1.03 62.14±2.12 63.15±1.23 65.48±2.02 t-0.4011 0.0222 0.0221 0.0423 44.8080 17.1273 24.0412 28.2017 P-0.6895 0.9823 0.9824 0.9663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冠心病指因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冠状动脉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心肌缺血或缺氧,甚至猝死。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梗、心衰。疾病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均较高,危害其身心健康。研究证实,冠心病发病和人们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1]。常见诱因为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等。所以,改变其生活方式,对疾病治疗和改善预后意义较大。
本研究纳入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两组讨论,结果显示,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此结果与郑斌学者[2]报道结果相符。究其原因为:综合护理核心为护理程序,护理程序具有系统化,在评价护士职责、护理哲理、护理计划、出院计划等方面,护理环节环环相扣,确保护理质量和水平。融合责任制小组优势和护理优势。搜集整理资料,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服务。不仅考虑到护理成本,又可为护士个人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综上,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推广价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