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神经内科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19-10-30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467000岳东雅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467000)岳东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研究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5~68岁,平均(55.3+2.1)岁。对照组男19例,女性21例;年龄45~70岁,平均(54.1+2.3)岁。均符合临床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及有手术禁忌症患者。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主要是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强化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包括:①上消化道出血。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通过观察表情反应及互动交流评估其是否存在消化道滞留物,如有及时清理,避免消化道被划伤导致出血;对于意识模糊的患者,由于无法通过交流判断其消化道情况,需借助器械对消化道系统进行观察。在鼻饲时,应注意注入的速度和量,当出现呕吐反应时要立即处置,避免引起呼吸道堵塞。②感染护理。通过加强病房消毒及适当服用抗生素,积极预防感染;加强对吸痰的护理,一次洗净分泌物。指导患者掌握自主咳嗽的正确方式;③压疮护理。定期翻身、保持病房通风及室内干燥外,还应配合按摩骨隆突处,同时还应对下肢进行按摩,可下肢深静脉血栓;④头部引流护理。保持引流管低于血肿腔10~15cm的位置,并定时检查导管的是否稳固。对穿刺患者,穿刺后应关闭引流管4h再放开。每日更换敷料,确保穿刺部位干燥无菌。强调所有护理操作环节需无菌、规范,详细记录每次引流的颜色、体积、性状等,目的是为提早拔管做准备。拔管前应做好闭管试验,防止出现脑积水、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对于拔管前或过程中出现明显异常反应患者,可注射镇定剂,固定住肢体,避免导管脱出。
1.3 观察指标
1.3.1 对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1.3.2 采用Barthel ADL评分评定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分为5级,1级表示患者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2级表示部分恢复生活能力;3级表示日常生活能力有局部恢复,不过需要他人帮扶;4级表示仅有意识,无独立活动能力;5级表示植物生存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脑出血并发症以上消化道出血、压疮、深静脉血栓和感染为主,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1.43%,对照组为34.29%,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ADL1-2级比例为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7%,死亡率研究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附表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
3 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和减少脑出血相关并发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护理主要涉及手术全程护理、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就综合护理角度而言,在延续上述基础护理的同时,还要强化针对脑出血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包括呼吸道和肺部感染、上呼吸道出血、压疮、深静脉血栓等,目的是减少并发症发生,避免因并发症问题影响手术效果及康复进程[2]。从本组结果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1.43%,而对照组同期为34.29%,研究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强化并发症护理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确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有积极效果。从护理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发现,研究组达到ADL1-2级比例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7%(P<0.05),提示经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生活质量普遍较好,且死亡率更低。不过由于本次样本量有限,且随访机制原因,关于综合护理对于长期预后价值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