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例急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9-10-30郑州市骨科医院450000郑艳梅
郑州市骨科医院(450000)郑艳梅
急性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通过血行感染导致的骨髓炎症,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该病原发病通常是脓肿,是由各种炎症导致的败血症侵入患者骨髓而引发。该病可发于任何年龄段和身体的任意骨骼,高发年龄段为小儿,高发部位有胫骨上端、股骨下端、桡骨下端、股骨上端等。患者常发全身感染、高热等全身性症状,局部症状主要有患肢压痛、肿胀、疼痛、以及活动受限[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护理共纳入34例急性骨髓炎患者为护理对象,均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采取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18例患者,有男12例,女6例,年龄范围7~47岁,平均年龄27.6岁。观察组16例患者,有男10例,女6例,年龄范围6~52岁,平均年龄25.7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法,措施如下。
1.2.1 用药护理 急性脊髓炎病人在初入院时常会出现病情不稳定的状况,需要给予大量激素进行治疗,护士应采取合理措施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提高其依从性。服药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指标如面色、心跳、呼吸进行观察,若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对症处理。
1.2.2 呼吸护理 该病发病位置特殊,存在引起病人肋间肌性能下降从而引起患者呼吸受限的风险,因此,呼吸护理十分必要,保持患者口鼻腔清洁卫生并进行定期吸痰,若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及时为其使用呼吸机。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应注意定期核查气囊压力,将压力控制在25mmHg。每日对患者进行2~4次的雾化吸痰操作,有效减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2]。
1.2.3 排尿护理 排尿障碍是该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为患者正确放置排尿管并保持导管通畅,视患者的排尿量大小及时排放,一般以2~4小时一次为宜,每周更换一次尿袋、两周更换一次尿管。及时引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定期评估病人排尿功能,并以评估结果为标准确定是否需要拔除尿管。护理人员须对尿管进行每日消毒和清洁,并对患者的膀胱进行每日清洗,在此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尿路感染。
1.2.4 皮肤护理 部分病情严重者需要长期卧床,再加上患者神经功能不佳、出汗、大小便失禁等情况,使患者感染褥疮的几率大增,因此应做好皮肤护理以预防褥疮发生。护理人员应定时为患者翻身,以一到两个小时一次为宜,在翻身操作中对主要关节进行按摩,并将海绵垫等物品置于患者容易受到伤害的关节或者关节重要部位,对于卧床时间过久的患者,应使用减压贴来有效降低褥疮的发生率。
1.2.5 心理护理 由于该病治疗时间太长,患者较易产生烦躁情绪与厌倦心理,部分情绪问题较重者容易失去继续治疗的信心,甚至影响其依从性,故此,应当重视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中应时常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康复良好的病例,减少其对疾病的恐惧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使用我科护理人员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将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种。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护理使用SPSS19.1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若P<0.05,则认为差距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77.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3 讨论
针对性护理是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各项生理、心理状况为其采取具体化、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有效提高治疗疗效的护理方法。本次采取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由于采取了各项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6例患者中均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护理满意度达到100%,而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有4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仅有77.8%,说明针对性护理有助于增强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应当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