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结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探析

2019-10-30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458030吴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肠系膜结肠癌开腹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458030)吴涛

结肠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结肠部位,年龄在45岁左右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结肠癌形态以息肉状、溃疡型为主,可沿着结肠壁发展,向腹腔内转移[2]。结肠癌主要发病原因有高脂肪及低纤维素饮食,患有慢性结肠炎及结肠息肉者发生结肠癌几率高于一般人。结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时症状有腹胀、消化不良,病情继续发展,患者排便习惯会发生改变,出现腹痛或黏血便[3]。

结肠癌目前主要治疗方式还是手术根治,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为应用较广泛一种,可完全切除肿瘤,但会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一定损伤且有可能导致癌细胞免疫逃逸[4]。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采用LCME治疗结肠癌是近期治疗趋势[5]。基于此,本文通过采用LCME治疗横结肠癌患者,以期在结肠癌治疗上作出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诊的横结肠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腹腔镜组、开腹组,各60例。腹腔镜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39~53岁,平均(42.37±1.62)岁;肿瘤分期:I期18例,Ⅱ期27例,Ⅲ期15例。开腹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1~56岁,平均(43.83±1.26)岁;肿瘤分期:I期16例,Ⅱ期30例,Ⅲ期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开腹组采用OCME,患者采取平卧体位,麻醉后,在腹部正中切口,分离皮肤及皮下组织后进入腹腔,切开肠系膜后分开病变部位对应组织及血管,清理血管旁淋巴结组织;夹闭血管后切断,再次分离结肠系膜中前、后叶,清理肠系膜间淋巴结组织;沿着肠系膜继续向上分开结肠中动脉,结扎主血管,清理中间淋巴结组织;分开病变部位相应韧带,肠段游离后用吻合器切除进行肠段吻合。腹腔镜组采用LCME,患者采取平卧体位,麻醉后用4孔法建立气腹,结扎血管,清理淋巴结及肠段游离方式与开腹组相同。肠段游离后,在病变部位开一纵行切口,长约4cm,用吻合器切除后进行肠段吻合术。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检出淋巴结数量。②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③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数据均采取双人录入EXCEl表格,计数资料采取%表示,组间比较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检出淋巴结数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第一次通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3。

附表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附表2 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附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数(%)]

3 讨论

目前对于结肠癌治疗方式主要还是根治手术,CME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技术延伸出新型手术方式,临床上已大量应用。CME目的在于让脏层筋膜完整包裹住肠管和其系膜,使淋巴结清扫能达到最大化,可有效减少术后患者局部复发率,从而提高患者存活率[6]。秦绍岚[7]等研究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疗效中随访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手术组(78.00%),CME组患者5年存活率(85.60%)明显更高。淋巴结转移作为决定结肠癌患者预后独立因素,术中清扫出淋巴结数量是确保病理准确分期关键因素。有研究表明,对于结肠癌Ⅱ期、Ⅲ期患者,淋巴结切除数量和预后呈正相关。因此,CME要点之一即在肿瘤区域沿着淋巴结回流路径完全切除脏层筋膜内结肠系膜,从而使得清扫淋巴结数量达到最大化;由于淋巴结沿着相应动脉扩散,中心血管高位结扎也可保证最大化清扫淋巴结。

LCME比之OCME具有操作距离较长、具有放大效应及创伤小等优点,LCME治疗结肠癌效果较好且创伤较小。CME手术过程中无法避免会牵拉到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造成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发生脱落进入腹腔,腹腔中脱落肿瘤细胞极易扩散种植在腹腔或者盆腔脏器中,增加术后癌症转移风险。LCME在腹腔镜镜头下操作,手术视野大且清晰,可减少牵拉肿瘤组织程度,达到减少肿瘤细胞脱落进入腹腔目的。本文通过对横结肠癌患者采用LCME及OCME治疗结果发现,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检出淋巴结数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LCME对患者创伤更小。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第一次通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说明LCME治疗后患者恢复更快。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LCME对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LCME治疗横结肠癌对患者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但对术后并发症情况无明显影响。

猜你喜欢

肠系膜结肠癌开腹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