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行肠内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营养状态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9-10-30河南省偃师市中医院471900曲鹏程
河南省偃师市中医院(471900)曲鹏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88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我院,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食管鳞癌,且均实施食管癌根治术;此外,将存在意识障碍、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不愿配合此次试验者排除在外。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4例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分布在35~72岁,年龄均值为(58.6±1.3)岁;病程为5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9.8±0.3)个月。对照组44例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分布在36~71岁,年龄均值为(58.3±1.4)岁;病程为6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9.8±0.4)年。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价值。
1.2 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营养支持及常规护理方法,即:手术后第1d起,对患者进行禁食指导,并通过中心静脉输液;同时,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存在异常问题,第一时间联系医生,并协助医生做好相应的医护处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具体的干预方案如下。
1.2.1 早期肠内外营养 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患者的经济条件及认可程度,合适的情况下可选择采取早期肠外营养;或给予肠内营养。为了确保肠内外营养支持的充分,还可以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如下:①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手术之前,基于胃管第1个侧孔内,插入十二指肠营养管顶端,然后利用丝线进行两处固定,术中给予胃管留置,进一步经鼻孔将双管插入胃内部当中;切除食管之后,对营养管、胃管进行分离,伸至十二指肠降段。手术后第1d,经鼻空肠营养管,使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基于没有胃肠道反应的条件下,术后第2d,使用500ml肠内营养混悬液百普力,经重力作用滴注,术后第3d增加到1000~1500ml,24h内匀速滴注,然后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合理调整,如果滴注不足,可采取肠外营养给予补充,持续1个星期。此外,根据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情况,给予适量的水或流质食物;在手术后8~10d,拔除空肠营养管。②早期肠外营养支持。给予患者肠蠕动恢复之前,对患者进行禁食指导处理,手术后第1d,将氮0.2g/(kg·d)和热卡105.5kJ/(kg·d)当作日需求量进行营养支持,并使用具备葡萄糖注射液、脂肪乳剂以及多类维生素的静脉营养袋;经中心静脉持续进行1个星期给药;在患者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的情况下,拔除胃管,进一步给予流质食物,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过渡至半流质食物。
1.2.2 护理干预方法 针对患者给予肠内外营养的基础上,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①健康宣教干预。为患者普及肠内外营养的优势、效果,并普及围手术期需注意的基本事项,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进一步使患者积极配合各项医护工作的开展。②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受到疾病、手术、医护干预的影响,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担心害怕等消极心理,需加强和患者的沟通,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使患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配合相关医护工作的开展。③口腔护理干预。由于患者不可通过口进食,唾液分泌量不足,容易导致口腔黏膜干燥,进而产生细菌,所以有必要加强口腔护理干预,选择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进行清洁口腔。
1.3 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术前1d、术后7d的营养状态指标包括:①血清白蛋白(ALB);②血红蛋白(HB)。此外,比较两组肠胃功能指标情况,包括:①进食时间;②肛门排气时间;③肛门排便时间;④肠鸣音恢复时间。
附表1 两组相关营养状态指标情况对比(±s,g/l)
附表1 两组相关营养状态指标情况对比(±s,g/l)
组别(n=44) 术前1d的ALB 术后7d的ALB 术前1d的HB 术后1d的HB观察组 40.8±4.3 34.1±4.5 122.6±22.3 115.4±18.5对照组 40.6±4.5 37.8±4.1 122.7±22.4 109.3±19.6 t 1.483 5.328 1.538 5.237 P>0.05 <0.05 >0.05 <0.05
附表2 两组相关胃肠功能指标情况对比(±s,h)
附表2 两组相关胃肠功能指标情况对比(±s,h)
组别(n=44) 进食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肛门排便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观察组 78.5±7.2 65.8±4.3 82.0±6.3 63.7±5.8对照组 93.5±7.1 113.8±12.6 92.5±7.8 81.4±5.2 t 12.348 13.256 11.237 12.532 P <0.05 <0.05 <0.05 <0.05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采用SPSS21.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营养状态指标情况对比 在ALB、HB两项营养状态指标水平上,术前1d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d,两组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两组相关胃肠功能指标情况对比 在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四项胃肠功能指标情况方面,观察组均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3 讨论
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食管癌的常用方法之一,为了改善手术预后效果,需配合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本次提到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在认真评估患者围手术期病情之后,合理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或肠外营养支持,可以促进患者的营养状态及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1][2]。再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包括:健康宣教干预、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口腔护理干预等,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及保证机体营养状态。有学者经研究表明:“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实施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可达到显著的效果,一方面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另一方面改善胃肠功能;本次得出了与之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3][4]。
本次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经积极干预后在ALB、HB两项营养状态指标水平上改善效果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此外,在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四项胃肠功能指标情况方面,观察组均明显快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给予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营养状态,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纳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