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综合治疗与常规应用营养脑细胞药的治疗效果观察对比
2019-10-30河南省永城市妇幼保健院476600徐晶玉
河南省永城市妇幼保健院(476600)徐晶玉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因为新生儿窒息所导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临床病死率[1]。在临床救治技术逐渐完善、新生儿重症监护逐渐建立的过程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存活率,然而存活患儿常常存在各种后遗症,如癫痫、脑瘫、智力落后等。本次研究主要对比观察了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综合治疗与常规应用营养脑细胞药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1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均为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纳入标准:存在围产期窒息史;满足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影像学检查证实;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学会研究批准同意。排除标准:伴肺炎和高热患儿;先天疾病患儿等。随机将150例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中,41例男性,34例女性;年龄为1~15天,平均为(6.5±1.2)天;发病时间为1~18小时,平均为(7.3±1.3)小时。实验组中,43例男性,32例女性;年龄为1~16天,平均为(6.4±1.6)天;发病时间为1~18小时,平均为(7.6±1.1)小时。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给予复方丹参、脑蛋白水解物、营养脑细胞神经节苷酯等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综合干预,按照每个月龄发育标准制定科学的干预对策,加强个人-社会交往、认知、语言以及动作方面的训练,疑似脑瘫或者脑瘫患儿应加强功能锻炼,锻炼方法主要为Bobath法。
1.3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8周,选择新生儿52项行为测定评分来判断患儿的神经行为功能,总分≥37分判断为正常,<37分则应进行跟踪随访[3];选择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来评估其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分值<80分则表示异常。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1.0软件来分析和统计本实验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DI评分、MDI评分、52项行为测定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周,实验组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附表。
附表 两组治疗前后的PDI评分、MDI评分、52项行为测定评分观察(分,±s)
附表 两组治疗前后的PDI评分、MDI评分、52项行为测定评分观察(分,±s)
组别 PDI评分 MDI评分 52项行为测定治疗前 治疗28周 治疗前 治疗28周 治疗前 治疗28周实验组(n=75) 67.6±9.4 85.2±9.3 69.4±8.3 87.3±8.3 22.4±2.1 39.7±6.8对照组(n=75) 68.1±8.5 74.8±10.2 69.8±7.6 76.5±8.7 21.7±3.3 34.1±5.4 t 0.3417 6.5250 1.6187 15.1596 1.5498 5.585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让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病死率得到了降低,然而患儿在治疗后常常遗留一定程度的后遗症,进而严重影响其生活。所以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远期预后进行改善就成为了现阶段儿科医师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之一。过往临床中在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治疗时,常常选择营养脑细胞药,然而单纯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不高,患儿预后并不理想[4]。
临床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在2岁左右时发育最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如果给予科学和合理的康复治疗,则能让脑细胞实现自我修复,促进神经纤维代偿性生长,进而来对大脑神经功能进行改善。本研究中,治疗28周,实验组的PDI评分、MDI评分、52项行为测定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发现,综合治疗能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心智发展水平和神经行为水平进行显著改善,进而让临床疗效提高,对患儿预后进行改善。
总之,应用综合治疗能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神经功能和预后进行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