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2019-10-30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101200安丽娜李奎久
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101200)安丽娜 李奎久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泛指一组有喘息性表现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多发生在3岁以内的婴幼儿,常伴有湿疹及其他过敏史,尤以肥胖者多发,病程较长且有反复发作史。现已证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诱发婴幼儿喘息发作的较常见的病毒,其次常见的病原体有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部分患儿预后良好,约一半以上有喘息发作的婴幼儿到6岁左右可以完全停止再发作,部分特异性体质的患儿日后有发展成为哮喘的可能[1]。所以目前来说,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已成为临床上一个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2],已有不少药物与治疗方案被应用,但其效果不一。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年龄为6个月~4岁(2.12±1.31岁),女23例,年龄5个月~4岁(2.46±1.31)岁;治疗组中男21例,年龄7个月~4岁,平均年龄为(1.63±1.07)岁,女24例,年龄为8个月~4岁,平均年龄为(2.06±1.03岁)。入院时,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可闻及喘鸣音及粗湿啰音等临床表现。胸部X线可见肺纹理增粗、肺气肿及支气管周围炎性改变。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中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①呼吸系统发育异常;②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③营养不良,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④近期使用过其他抗病毒药物;⑤对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或为过敏体质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退热、止咳化痰平喘、抗过敏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有细菌感染症状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加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次用量2~4μg/kg,每日1次,疗程5~7天。
1.3 观察指标 发热、咳嗽、喘息、啰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疗效评价标准[4]:参照有关规定,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患儿治疗1周后,咳嗽咳痰及喘息较前明显缓解,肺部干湿啰音均消失);有效(患儿治疗1周后,咳嗽咳痰及喘息稍有好转,肺部干湿啰音较前缓解);无效(治疗1周后,患儿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干湿啰音均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出现进一步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8%(40/45)、97.77%(44/4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情况比较 治疗组在发热、喘息、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附表。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雾化治疗过程均顺利,可配合完成治疗方案。用药期间,均未发生发热、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附表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附表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喘息消失时间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对照组 45 2.55±0.96 4.47±1.01 5.89±0.91 6.81±0.76治疗组 45 1.81±0.67 3.91±0.85 4.95±0.84 5.93±0.86
3 讨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在世界范围内较为常见一种疾病,以婴幼儿时期最为常见,常呈反复发作趋势,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存在相关性。患病后,临床症状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发热、伴有哮鸣音、湿啰音等,部分病例远期可能会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5]。此外,喘息性疾病还可能造成气道高反应性,在特异性刺激、非特异性刺激、病毒感染的情况下造成气道痉挛和黏膜肿胀,且小儿气道管径比较小,引起呼吸道阻塞[6],从而造成肺功能受损。因此,临床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原则是消除支气管炎性反应,恢复支气管通畅。目前临床上药物联合治疗已被广泛运用,降低了单独用药的不良反应率,成为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理想治疗方法。
重组人干扰素α1b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有研究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免疫功能,有效抑制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聚集,同时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同时降低气道平滑肌对异丙肾上腺素的敏感性,进而改善患儿呼吸状况,有利于病情的控制[7]。雾化吸入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气道局部药物浓度,避免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和痛苦,而且能够湿化气道、减轻支气管痉挛症状,提高患儿的依从性。相关研究显示,将干扰素α1b进行放射性I标记,采用雾化吸入方式,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和γ计数仪检测肺组织不同部位的药物分布情况和肝肾中的药物含量,结果表明,与肌肉注射相比,雾化吸入给药后肺组织中的干扰素含量更高,血药浓度达峰时间8h,明显延迟,而肾组织中药物含量维持在较低浓度,因此雾化吸入干扰素是治疗肺部疾病更有效的给药途径。国外学者BashkinaOA应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炎反复感染,结果显示干扰素雾化后,可诱导儿童体内内源性干扰素水平升高,加快病毒的清除,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迅速而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咳嗽、发热、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患儿无任何不适,安全性好。说明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并且相对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