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2019-10-29张玥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竞争力人力资源企业

张玥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識: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8-172-03

摘 要 我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影响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人力资源这一因素,这就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转换为人才的竞争。在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很多企业仍然采用相对传统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率很大程度的降低,竞争力方面也受到影响。企业的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竞争力在企业经营状况方面的调节作用更是至关重要,它不但可以协调企业与外界资源的关系,更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企业如果想要达到这种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拥有一支忠于职守,为了企业尽职尽责的人才队伍。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企业 竞争力

一、人力资源在企业竞争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才成为企业在实际发展中的动力源泉,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更是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据经济学及相关数据研究显示,人力资源其实就是企业为了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对员工开展的各项管理工作。就国有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人力资源规划方面、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而建立的人才培养和招聘计划、根据计划来选择性的决定人才的去留、对企业的工作人员实施相对合理的科学化的绩效管理、完善企业考核机制促使人才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源对企业在竞争力方面的提高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第一,在现代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全面爆发的时代,市场竞争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衡量一个企业价值的标准同样也发生了变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是核心力量,但是,没有了人才,知识便无法进行有效的转化,所以,知识需要通过人才这个有力的载体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创造有效的知识,并且有效的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不可缺失的环节,它能对人才的创造力和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所以说,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在市场价值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对企业竞争形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第二,信息化时代伴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向我们迎面走来,这就使得人们对时间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改变,企业也进入了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受限制的时代。所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造成有力的冲击,导致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企业的发展需要,刺激传统企业寻求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也证明了只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才能真正构建出现代化的、符合企业要求的管理模式。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企业竞争范围日趋广泛,在我国,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相对复杂的竞争环境也已经出现。在贸易自由化的大环境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发展环境中不落后于其他同行企业,那就必须将人才的作用发挥起来,通过人才素质的提升来实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也就更加直观的体现出来。

二、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与意义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两者关系紧密、不可分割,而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它的运用就显得至关重要,这种运用不是简单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效益的问题,更多的是在企业整体的运作模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发展不再是传统的,依靠规模和影响程度,而是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全面的人力资源系统,来开发出适合企业、社会发展的理念和产品,从本质上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经济要发展,就要靠企业来推动,因此企业的发展就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人力资源的竞争与企业的竞争之间密不可分,而企业竞争又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在这种发展趋势和环境下,我国的企业与经济发展才能更长远、更有意义。

三、人力资源优势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一)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决定力量

人力资源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是极其珍贵的资源,它的动态性、发展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都是无法替代的。在企业发展中,资金、设备、技术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同样,人力资源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但是,人力资源这一要素比较特殊,它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资金设备等要素,都必须通过人力资源,才能发挥他们该有的功效,实现他们的价值。由此可见,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换句话说,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其实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

(二)人力资源的发展过程就是企业竞争力

在人力资源发展的过程中,从技术能力提升,到爱岗敬业,再到企业精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在企业竞争力的发展过程中,从掌握核心技术、协调企业内部各要素合力、通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性获得市场认可,这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人力资源的发展过程中,员工能力能否提升,决定企业能否短时间掌握核心技术;员工是否具备爱岗敬业精神,决定了企业能否顺利推进内部各要素形成合力,发挥强大的动力;如果人力资源得到良好的建设,员工树立积极的企业精神,企业也能立足本位,那么,企业就可以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可实现可持续发展。很显然,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力是同步发展,同步推进,人力资源的发展为企业竞争力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企业竞争力为人力资源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人力资源的发展,最终是要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目的,如果没有了这个目标,人力资源的发展也是形同虚设,没有了明确的方向。人力资源发展其实就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涉及众多领域和环节,不论是哪一项工作,都需要通过提升企业竞争力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当然,企业竞争力能否得到有效提升,也成为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的标准和依据。概括来说,人力资源发展的规律如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必须如此。

四、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一)堅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非常重要,而人正是行使这一作用的主要核心力量,人,也是使企业在复杂竞争环境中能处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企业只有在内部不断吸取各种优秀人才,才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活力。所以,国有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将人才资源看作企业发展中的第一资源。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人才与知识上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让企业内部员工能够不断成长,才能为企业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的付出。纵观国有企业的管理过程,不难看出,国有企业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可以让人才无忧发展的良好环境。如果一个企业不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或者让员工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那么就会使企业失去各种优秀的人才。因此,国有企业如果想在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有所建树,必须先做好以人为本的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着这一理念,再加上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不再是以前传统模式上的员工为了生活,为企业工作的服役关系,而是渐渐转变为企业员工成为知识资本的参与者与投资者。而企业是物质投资者,两者更趋向于合作关系。

(二)科学选拔人才

国有企业在招聘和选择人才时,应提前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规划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分析,才能真正了解企业到底需要哪种类型的人才,或者说需要具有哪种工作优势、具有哪种工作技能的人才等。大多数国有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制定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导致在招聘过程中盲目进行,没有将真正有用的人才引入企业。因此,国有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建立一套合理的企业内部的人才评估中心,人才选拔通常以程序化和模式化的形式为依据来进行,人才面试的环节包括填表、笔试、筛选、情景模拟、体检、专业面试、背景调查等,在不同的环节上,应该采取不同的选拔方法,方法应该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评估过程中应该将工作能力与个人品质作为同等重要的考量标准。招聘过程应该择优录取,例如可以通过组织统一的考试来选拔经营者,让其负责整个企业的运营,这样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基础技能,因此可以建立一套国有企业的相关考试制度,通过让管理者持证上岗,来提高管理者的整体能力,从而对其进行评估。对于企业的高层人员,可以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进行招聘,让企业的董事会机构参与选拔的整改过程。最后,还应该重视员工参与制度的建立,让基层员工都参与到管理者的选拔工作中,或者参与到管理者的监督工作中,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加强基层员工的责任心与担当意识,让企业的凝聚力越来越高。

(三)提高职员培训力度

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建立良好的培训制度,这些制度是为了让职工能在工作中用更高的服务态度、更专业的技能以及更专业的知识来处理和解决问题。不论是哪种企业,都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而很多时候,在企业招聘过程中,很难招到此类人才,因此就需要加强人才培训。具体的做法可以下面几点作为参考。第一、提高人力资源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雄厚的资金支撑是企业培训的基础保障。尤其是那些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企业,可以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企业整体的发展投资中的重要规划,但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财务预算,并且对培训费用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防止资金浪费或资金挪用等问题的发生。第二、企业要将培训观念及时转变过来,不仅要对员工进行知识培训和业务培训,还要注重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及管理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在企业培训的同时也培养了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让员工将企业文化铭记于心,对提高企业凝聚力也能起到积极作用。第三、为员工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在好的环境和气氛下,员工才能更好的理解培训的重要意义,并且能提高参与度,从而使员工能一直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中。第四、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体系,为员工提供最基本的制度保障。第五、重视培训后的效果,只有保证培训有个良好的效果,才能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表现。

(四)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

员工通过招聘进入企业后,企业如果想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还需要用有效的激励制度和相关的报酬激励政策,来鼓励企业中的管理者与基层员工积极工作,最终对企业尽职尽责,全力以赴。激励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精神激励、目标激励和薪酬激励等。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激励方法,最终都是要达到同一目的,那就是将员工与企业之间进行有机的联系,使企业与员工同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应建立一套有效的奖励机制。与普通的薪酬奖励机制相比,产权激励的方法会达到更高的效果,它的优势在于管理者可以利用所有者的身份获得相应的报酬,管理者在持股时,是以企业代理人和企业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出现,所以他们就会在工作上更加努力,也就会通过很多有效的方法,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同时,具有投机性特征与市场不确定性的期股与期权,对管理者的吸引力往往更大。当然,除了物质奖励外,精神奖励也不可缺少,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情感需求,从而实现健康发展。

(五)健全绩效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促进企业与员工绩效不断提高,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这些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国有企业要保证内部优秀人才不流失,就要建立的绩效考核制度,首先,应根据企业内部岗位需求和行业的发展特点来建立的合理的评估制度,将发展目标有效分解至员工,实现压力等级传递,在对员工进行了准确和公正的判断后,最后将评价结果有效传递给员工。这样就做到了将员工报酬挂钩考核其工作绩效,防止在评估过程中因个人主观因素而影响最终结果。其次,应将评估指标进行量化,从而提高评估的公正合理性,使其操作性更强。最后,考核过程中还应有重点指标,防止无关因素太多,影响考核通过率,应提高考核效率从而降低考核成本。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将提升企业竞争力作为前提条件,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进行提升,是以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为前提,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市场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制度,并提出最合理的规划方案,以这种方法来增加企业的人才知识储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永旺.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和措施[J].知识经济,2018(19):47-48.

[2]龚颖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激励策略及优化方式分析[J].时代金融,2018(27):118-119.

[3]李健民.企业经济效益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18(18):105.

[4]赵越.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方法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8(18):31-32.

[5]王同斌.大型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和实施[J].重型汽车,2018(03):37-39.

[6]陈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8(14):94+109.

[7]曾荷琳.浅谈私营企业人才招聘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8(14):110-111.

[8]卜范信.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8(09):75-76.

猜你喜欢

竞争力人力资源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