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赵廷隐墓伎乐俑服饰材质与色彩的还原推测
2019-10-29毛艺坛
吴 丹,乔 洪,毛艺坛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6)
赵廷隐(884年-948年),后蜀开国功臣,五代甘肃天水人,封为宋王,广政十一年去世,谥号“忠武”。赵廷隐墓是2010年在成都市十陵镇出土的砖室墓,属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随着考古的挖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随葬品,其中有20余件伎乐彩绘陶俑最为细腻与精致,通过对陶俑服饰色彩还原的合理推测,可以进一步了解与研究五代后蜀地区伎乐服饰。近年来对中国古代伎乐俑的研究早已开始,但主要集中于对乐器的归纳与分析,针对伎乐服饰的关注相对较少。通过对后蜀赵廷隐墓出土的伎乐俑的服饰材质进行分析与思考,可以对服装史中伎乐服饰文化进行补充与完善。
1 赵廷隐墓出土彩绘陶伎乐俑
1.1 考古发现的彩绘陶伎乐俑
赵廷隐墓中考古发现各类彩陶俑将近50件,主要分类为文官俑、武士俑、伎乐俑、神怪俑等,其中20余件伎乐俑皆约为0.6 m高,立姿,姿态动作各异且生动形象,按装束及姿态可以分为乐俑、歌俑及舞俑3种[1](如图1所示),乐俑服饰造型层次分明,甚至清晰可见每件的衫与裙,且多描金边,歌舞俑造型奇特,配饰精美。乐俑所执乐器有笛、筚篥、笙、琴、都昙鼓、揩答腊鼓、琵琶、正鼓、方响、排箫等;歌俑面部神态端庄高贵,头佩金簪于高髻,衣着上襦系带长裙;舞俑中两件柔舞俑,着女装扮束,动作与神情柔美,另一件为健舞俑,着男装扮束,动作姿态刚健端庄;其中柔舞俑又称花冠女俑,该花冠女佣服饰的细节刻画尤为精致,从准确的人体结构和比例,到衣物布料折痕的层次效果处理真实而细腻,任何一条褶皱都可以追溯到动作的源头,细腻地表现出服装面料在重力影响下自然下垂且发生的相互并拢的情况,服装色彩的勾勒搭配鲜艳而和谐。
(a)乐俑 (b)歌俑 (c)舞俑 (彩绘陶琵琶俑) (彩绘陶伎乐俑) (彩绘陶花冠女舞俑)图1 彩陶伎乐俑(藏于成都博物馆)
1.2 彩绘陶伎乐俑的服饰风格
健舞俑着男装,头戴幞头,又称折上巾(软裹),五代后蜀时期, 漆纱幞头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幞角可细分为软脚、硬脚, 可长可短。赵廷隐墓出土的男伎头戴红色幞头,幞头两侧露出头巾尾侧,且边缘位置做了描金处理,精美绝伦,幞头的褶皱刻画细腻,可以清晰看到从头部两侧扎起的褶皱与头部造型完美贴合。五代男性乐舞伎多沿用唐末时期的袍服,以圆领窄袖为主(如图2所示)。衣着圆领袍衫,领口处自然流畅的曲线包裹颈部,红色外袍领口透出白色双层领口,造型独特,袖口窄瘦,符合唐代以来的圆领衫造型风格,腰部系束带,挺拔身姿,圆领衫自然的下垂弧度,两侧高开叉至腰部,两侧露出同红色内衣,风格统一又别致。
图2 彩陶伎乐男俑
女乐俑皆梳高髻,大多上身着窄袖短衣,下身露出长裙,长裙内透出一层造型不一的蔽膝作为装饰。这种对襟式的“褙子”穿着于赵墓出土的伎乐女俑身上,统一整齐却又富于变化,统一于其造型结构,皆为双层门襟式外衫,窄袖;变化于其褙子的长短不一,最短的齐腰,最长的齐膝,以及袖子的长短也不一,短的袖子透出内里,充满丰富的层次感,长的袖子褶皱明确,显得手臂修长又纤细。下身的长裙造型别样,有圆形弧边下摆的、有平直下摆的、有花边下摆的。但其造型相同的是皆为前短后长且高开叉,开叉位置于臀部的造型设计。
花冠女俑舞俑,舞姿优美,上身微前躬姿态, 头轻侧右方, 双手上举, 左足直立, 右足微往后翘起, 作舞蹈状,头戴红色描金鸡冠状帽,额前窄缘饰云头纹装饰, 帽子的两侧及后部下垂至覆耳后向上翻折, 帽顶尖角向上靠前方垂下, 帽两侧耳部自后向前各垂一红色长丝带, 从耳后搭于身前, 长度及腰, 长丝带的中部饰双凹弦纹饰, 尖端呈箭镞状并描金边。帽后披长方巾, 垂至腰部位置, 红底金缘, 红黄色花卉纹样作为装饰。外穿红色大翻领右衽窄袖及地白色长袍, 左侧上部脱掉袖子系扎于腰后, 裙边胯部两侧开衩, 前摆收于身前, 后摆自然下垂。内着两层黄色右衽交领衬衣,外侧一层为短袖袍, 袍长至膝盖位置, 两侧腰下拼接带褶衣摆作为装饰[2]。褶袍下前垂一片红色如意云头形边缘裙片, 饰金色描边, 长至脚部位置, 上绘有墨绘的黄色花卉纹样, 形制大体同蔽膝。腰束皮革红带, 饰弦纹, 后有黄色带銙。长裙下着外白内红双层大口裤, 白色裤脚上绘有墨绘花草枝叶纹。
2 赵墓伎乐俑服饰虚拟色彩修复
色彩是服饰材质展示的重要元素,赵廷隐墓出土的彩绘陶伎乐俑拥有鲜艳的色彩搭配与精美的服饰造型,展现了五代后蜀地区彩绘陶俑精湛的制作工艺,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等多方面价值。古代彩绘颜料层分为颜料和胶料,颜料的化学性质又可分为无机颜料与有机颜料,彩绘陶俑多用无机颜料,以采集、粉碎、胶液悬浮、水飞等加工手段获得天然矿物颜料,如鲜红的朱砂、暗红的赭石、蓝色的石青、白色的方解石和黄色的雄黄等,亦或还有研磨的金属粉末。但是这些年代久远的彩绘陶伎乐俑因保护措施不当或外界因素的侵害,色彩上出现了一系列的褪色、氧化和图案的模糊[3],因此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为了不对文物实体造成破坏,通过提出色彩修复的研究方法,来对赵墓彩绘陶伎乐俑服饰色彩进行合理的推测与还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陶俑服饰颜色迁移算法的设想
颜色迁移技术是通过算子(亮度距离)比较彩色图像和褪色纹理图像之间的相似点,最终将彩色图像的色彩信息传递到褪色图像颜色通道的一项技术。首先提出关于全局颜色迁移算法的是Reinhard等,目前,颜色迁移技术是实现褪色图像色彩类比还原化的有力工具。这种基于统计学的颜色变化方法,以laβ空间为基础,实现了一幅图像a的颜色迁移到另一幅图像(图3(a))b中,颜色迁移后的图像c保留了图像b形状信息的同时又学习了图像a的色彩信息[4]。为了更准确真实地推测出赵墓出土的彩绘陶伎乐俑服饰的颜色,选取真实反映五代时期服饰特点和人物生活状态的《韩熙载夜宴图》作为图像a参照对象,图像b随机选取赵墓出土的彩绘陶伎乐俑(图3(b))中出现的服饰颜色进行比对,科学合理探索一种色彩推测的方式(如图3(c)所示),从而可以进一步研究五代后蜀时期伎乐服饰的颜色搭配与使用,对于五代服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2 陶俑服饰颜色HSV空间的移色图像增强算法
赵墓彩绘陶伎乐俑的图像是由高清摄像机所拍摄得到的彩色图像,每个像素由RGB(红色、绿色、蓝色)三色组合而成,其中RGB每一层代表着一副灰色的图像,而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将赵墓彩绘陶伎乐俑图像从RGB彩色空间转换到另一个空间,需要首先选择合适的彩色空间,所以选择的是与人的视觉特性相符合的H(Hue)、S(Saturation)、V(Value)(如图4所示),以HSV模型进行色彩空间转换[5]。针对彩绘陶伎乐俑由于氧化褪色导致颜色信息欠佳,分别对亮度和饱和度进行调整与测试,以相关系数法增强效果,再经色彩合成获得图像,为后续的服饰造型、色彩研究与修复等奠定基础。
(a)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b)赵墓彩绘陶 (c)复原推测图图3 颜色迁移算法示意
图4 HSV颜色模型
为了不丢失赵墓彩绘陶伎乐俑的色彩信息,充分利用图像呈现的所有信息,在HSV的空间中,分别在S(饱和度)和V(亮度)份量上采用合适的方法增强颜色。在实验开始之前,先随机挑选颜色呈现较完整的彩绘陶伎乐俑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服饰的HSV数值(如图5所示)。根据提取出的HSV数值进行关于S和V的增强,取得较为合理的视觉数值范围,主要颜色为红色、黄色、白色3种,饱和度的数值范围在HSV模型中沿着横轴中心向边缘变化,明度的数值范围在HSV模型中沿纵轴变化,在原有3种颜色的基础上分割出其中不同的中间色,同时将饱和度和明度数值按人的视觉差异进行平均划分,通过颜色调试的实验,可以看到整个颜色趋于鲜艳饱和的完整过程[6],具体颜色的实验数值见表1。
图5 赵墓彩绘陶伎乐俑图像颜色HSV数值
通过对赵墓彩绘陶色相、明度和饱和度区域调试的实验。总结出:赵墓彩绘陶伎乐俑的色彩鲜艳丰富,主要以红色和白色为主,黄色作为辅助色,服饰色彩多选用高饱和色和中性色搭配,色彩之间的分割疏密得宜,繁简相适,尤其部分服饰细节做了描金的处理,增添了富丽之态,继承了唐代服饰色彩的鲜艳华贵,又形成了五代时期服饰独有的绚丽、简约趋于大气内敛的色彩审美特征。
表1 赵墓彩绘陶色相、明度和饱和度区域调试划分
3 五代后蜀伎乐服饰材质分析
3.1 五代后蜀伎乐服饰中蜀锦的重要地位
轻柔灵动的服饰面料,绫罗衣袖,回旋飞升的伎乐舞姿是五代后蜀伎乐舞的另一个服饰特征,轻歌曼舞的乐者舞者们的衣裙薄软飘逸,巾带绵长飞舞,其曼妙的身材与动态,唯有精致轻柔的面料材质才能达到这种效果。绫罗锦缎的品种丰富多样,伎乐者喜好用这种薄材质的织物服饰来凸显自身灵动的身姿和舞姿的曼妙,达到凌云飞升的表演效果,就像飞落凡间的仙子,与欢愉的歌舞融为一体,达到宴乐的高潮。
五代后蜀赵廷隐墓出土的彩绘陶伎乐俑由于其本身为陶俑,无法辨别与分析其服饰的材质,但是可以通过同时期出土文物、古画和壁画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来进行合理的推测,甚至可以通过纹样的类型印证其服饰材质。
西南地区代表性的丝织物,蜀锦格外有名,蜀中锦彩称得上为国内珍品,除了每年进贡长安,还以商品的形式在全国市场上大量销售。唐代以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纺织行业的发展壮大,使蜀锦种类不断增多,技艺更加先进、图案更加繁复精致,据记载,唐初窦师纶在成都做官时,就设计出了“陵阳公样”这一精美绝伦的蜀锦纹样[7],所以在唐代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尤其是定都于成都的后蜀,更可谓是坐拥无价之宝,不难想象后蜀地区的女性对于蜀锦面料在服饰上的运用更是淋漓尽致,《韩熙载夜宴图》是目前仅存的五代十国时期写实性绘画的宝贵资料,用连续绘画的方式记录生活的画面,人物造型生动真实,色彩明丽典雅,分别由“听乐”“观舞”“歇息”“清吹”和“散宴”五段组成,夜宴进行当中,有当时著名的歌舞伎出现的画面,歌女唱歌、奏乐和舞女跳舞助兴,真实反映了五代时期的伎乐服饰特点和人物活动状态[8],对于研究五代伎乐服饰具有重要的意义。《韩熙载夜宴图》中出现了蜀锦精美的“陵阳公样”图案(如图6所示),陵阳公样因陵阳公窦师纶所创,而得其名,其特征是用对称形式结构的纹样,也是唐代织锦中经常采用的图案,具有独特风采。通过《韩熙载夜宴图》中服饰出现的这部分蜀锦纹样,为我们推测同时期五代后蜀伎乐服饰面料为蜀锦面料提供一定合理的佐证。
(a)《韩熙载夜宴图》歌舞伎部分
(b)《韩熙载夜宴图》所见陵阳公样图6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3.2 赵墓伎乐服饰的纹样还原推测
赵墓彩绘陶伎乐俑出土的彩绘陶击鸡娄鞉牢俑能够清楚看到在长裙的下摆部分有圆环形纹样的装饰图案,由于氧化脱落,已经不能看清具体的服饰纹样细节,但为了更加清楚地还原五代后蜀彩绘陶伎乐俑的服饰样貌,根据以上对伎乐俑服饰面料为蜀锦织物的分析,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复原思考。随着西汉张骞开通丝绸之路, 蜀锦成为主要的贸易物资,受中东地区西域波斯纹样的影响, 蜀锦的特征为对称、连珠、团窠等花形造型。随着唐朝经济发展,蜀锦织造技术越加精湛,花形也以对称的对禽对兽、团花莲枝类的“陵阳公样”织物纹样居多,由此推测出赵墓彩绘陶伎乐服饰使用的面料为蜀锦,纹样大致以对称、连珠纹和团窠形态为主,具体推测还原图如图7所示。
4 结语
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唐代服饰的富丽华贵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足迹,宋代服饰的素雅严谨也多有述及,但在两朝交替的夹缝中存在的五代十国服饰却少有提及,五代十国的服饰经历了从唐代到宋代服饰的巨大转折,研究其服饰文化十分必要。五代后蜀赵廷隐墓出土的彩绘陶伎乐俑所呈现的服饰信息,真实完整地为我们再现了当时的伎乐服饰文化,所采用的蜀锦材质精美,纹样图案饱满别致,色彩明艳富丽,极具艺术价值,同时也是继续探究整个五代时期服饰文化史的重要部分,值得继续挖掘与思考。
(a)彩绘陶击鸡娄鞉牢俑
(b)团窠蕾花对狮纹锦局部 (c)裙摆纹样复原推测 图7 彩绘陶击鸡娄鞉牢俑服饰纹样还原推测过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