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NO和NOS检测在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2019-10-29河南省长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61500李小惠徐学军张建辉郭伟超
河南省长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61500)李小惠 徐学军 张建辉 郭伟超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患者110例作为乙肝组,并选择同期入院检查的非乙肝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乙肝组男67例,女43例,年龄25~45岁,平均(35.16±3.59)岁。对照组男2 6 例,女1 9 例,年龄25~46岁,平均(34.97±3.61)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年龄25~50岁,男女不限;②患者在本院检查确诊为乙肝,病程为1~3年;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自愿参与本项研究,签署《科研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他因素引起的肝脏疾病;②肝癌患者;③患有严重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所有人员均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分离上清液并保存在零下20℃待用。①NO的测定:使用硝酸还原酶(上海远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将血清中NO3-还原成NO2-,再通过显色剂显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血清中NO浓度。②NOS的测定:取适量血清加入足量底物L-精氨酸(无锡久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让NOS催化L-精氨酸生成NO,再将生成的NO与显色剂结合,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值推算NOS活性。③内毒素的测定:采用鳖试剂盒(厦门鳖试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血清中内毒素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①乙肝患者和非乙肝患者均按照1.2中方法测定血清NO、NOS浓度。②根据慢性肝炎症状将乙肝患者分成轻度:肝细胞变性,点、灶状坏死或出现嗜酸小体;中度:肝细胞变性或坏死;重度:肝病累及多个小叶,小叶结构失常,多小叶坏死。对不同严重程度乙肝患者均进行NO、NOS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组间血清NO和NOS、内毒素比较,采用t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乙肝和非乙肝患者血清NO和NOS、内毒素水平比较 乙肝患者的血清NO、NOS及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不同严重程度的乙肝患者的血清NO和NOS水平比较 重度肝炎患者的血清NO、NOS水平高于中度肝炎和轻度肝炎患者(P<0.05),中度肝炎患者的血清NO、NOS水平高于轻度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附表1 乙肝和非乙肝患者血清NO和NOS、内毒素水平比较
附表2 不同严重程度的乙肝患者的血清NO和NOS水平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乙肝患者的血清NO、NOS及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非乙肝组(P<0.05),说明血清NO、NOS水平过高是机体发生异常的警示指标,其升高可能与内毒素水平升高有关。杨红云等[1]研究发现,血栓通单体成分人参皂苷Rd抑制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产生NO和iNOS,有疏通血栓和神经保护作用。此外,重度肝炎患者的血清NO、NOS水平高于重度肝炎和轻度肝炎患者(P<0.05),中度肝炎患者的血清NO、NOS水平高于轻度肝炎患者(P<0.05),说明患者的血清NO、NOS水平越高,其肝炎程度越严重。李晓峰等人的[2]研究表明,病毒性肝炎患儿体内NO和eNOS水平与患儿肝脏功能损伤呈正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乙肝患者的血清NO和NOS水平显著上升,且上升情况越明显,患者乙肝病情越严重,乙肝患者预后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