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19-10-29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刘玲王晓芳刘欣欣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刘玲 王晓芳 刘欣欣
近年来,随着变异性病原体数量的增加,感染性疾病属于我国儿科的高发疾病[1]。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全,自身抵抗能力较弱,因此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另外患儿的表达叙述其感觉症状的水平与各器官的反应水平不足,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等问题[2]。所以,应加强对临床诊断标准的重视程度。而C-反应蛋白属于机体中肝脏细胞产生的急性时相反应因子,常用于检测炎性反应[3]。为了进一步探讨血液指标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在诊断感染性疾病方面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本院就诊感染性疾病患儿诊断进行分析,具体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就诊感染性疾病患儿200例纳入本次研究中,患儿的年龄范围在0.5~13岁,平均值是(6.89±2.10)岁。根据患儿感染病原体类型将其分成两组,细菌组100例,病毒组100例,同时随机选取在该阶段参与体检的健康儿童共有5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患儿最大年龄是14岁,最小是0.3岁,年龄均值(6.58±3.22)岁。
1.2 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选患儿静脉血检测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两项技术指标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应用QuikRead快速分析仪对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采用血常规检测仪检测白细胞计数,来自于深圳迈瑞,型号为BC5800。对各组各个指标、联合检测以及单一检测的阳性率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数据采用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分别是(±s)和率(%),组间检验值分别是t和x2,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2 结果
2.1 分析三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 相比于病毒组以及对照组,细菌组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P<0.05),而病毒组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详见附表1。
2.2 病毒组与细菌组采用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单一检测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状况分析 细菌组中,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单一检测更高(P<0.05);病毒组中,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病毒组中,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未见显著差异(P>0.05)。详见附表2。
附表1 三组儿童的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指标状况
附表2 分析病毒组与细菌组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阳性率
3 讨论
如果存在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没有及时给予处理与治疗,致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则会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与身体机能,甚至发生炎症的扩散,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4]。因此需要研究阳性率较高的诊断方案。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方面,细菌组均较病毒组和对照组更高(P<0.05),但是对照组与病毒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中,联合检测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阳性检出率均较单一检测更高(P<0.05);病毒组中,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未见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给予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液指标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可将细菌感染患儿检测出来,但是在检测病毒感染方面较低。当机体受到细菌侵袭时,受到感染的细胞会合成信号物质作用于机体中的肝脏细胞,促进后者迅速产生C-反应蛋白,而且该指标具有一定的时相性,即在六至八小时中该指标的含量会开始升高,在二十四小时至四十八小时该指标的含量会达到最高值[5]。由此可见,一旦机体出现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则会提升C-反应蛋白含量,而且该指标的数值与患儿严重程度存在紧密联系。当机体受到病毒感染该指标的含量则没有较高的增加,因为病毒会侵入细胞的内部发生作用,细胞表面无磷脂蛋白因子,而且使得下游C-反应蛋白被激活,形成了信号传导通路,因此C-反应蛋白的含量没有显著的改变[6]。另外,在临床中对于不同类型病原体感染的治疗药物存在较高的差异,因此辨别感染的类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两者联合检测则能够由各自的途径表示细菌感染,同时增加检测的阳性率,避免因患儿发生漏诊而延误疾病的治疗。
总而言之,在诊断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过程中,应用血液指标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可有效检测出细菌感染患儿,但是在病毒感染检出方面存在一定不足。